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欣雨霏霏

第二章 福祸因缘冷暖自知

欣雨霏霏 晓月之 5624 2022-12-31 11:51

  当初有多少人羡慕,现在就有多少人讥讽!

  欧阳家刚搬来时,旁人就是看不懂为什么一直高高在上孤傲冷僻的欧阳家会看重临滨村的农户赵鸿武,修房子时,让他做监工,房子修好后,又将他招到家中做事,更让人气不过的是赵鸿武这小子还娶了欧阳家的小姐,真不懂欧阳菲的家人是如何考虑的,也真不懂老赵家是积了多少福。

  那会儿,欧阳小姐还待字闺中时,临滨村方圆几十里,只要有未娶亲的大户人家,都会拿着重礼,来临滨村找欧阳菲父亲向欧阳家提亲,当时着实让临滨村热闹了许多。大家都知道欧阳家的闺女美若天仙,温婉贤淑。谁都不愿放弃,可最后的结果令人咋舌,欧阳家竟选了村上的赵鸿武,让掌上明珠偏偏嫁给了这样一小户。

  在欧阳菲出嫁时,其排场也让众人羡慕。欧阳家嫁女没要女婿一分钱财,不仅在成亲礼上帮衬了不少,还为欧阳菲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这等丰厚的馈赠,足以让嫁到农户家庭的女儿在如此环境中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连当初护送欧阳家来的一位持剑壮年,都再一次出现在村里,来送这位欧阳大小姐出嫁。

  欧阳家总是充满各种奇幻,话说一位千金小姐怎么会下嫁给小户人家,为父母者竟然还满意,准备成亲一切用品,却不将姑爷招赘,这些奇怪的事早就在村上传的沸沸杨扬,村上人都说赵家的祖上冒青烟了,有了这样一户有钱亲家。

  可是羡慕并未持续太久,不久欧阳家就被灭了门,钱财洗劫一空。从此临滨村谈欧阳色变,因为嫁出去而活下来的欧阳菲也从大家称赞的千金小姐变成了唯恐避不开的怪人。也就在这事之后,赵鸿武的母亲开始对这样一个曾经爱护的媳妇变得挑剔,话语总是带刺,开始抱怨当时嫁妆给得太少,最后被强人洗劫一空,大小姐的身份再也供不起,如此瘦弱的身躯在农村怎么能行,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纤纤玉手怎能挑的起水,扛得了锄头,没有庞大家族的庇护,欧阳菲之后的日子可算艰辛,现在难产死掉,留下一个没娘养、奶奶嫌的女婴,亦是可怜。

  从赵家有了这一孩子,赵家好像就再没消停。赵鸿武忍受着丧妻之痛,买了副上好棺材也算将欧阳菲安心送走。生活的艰辛容不得赵鸿武这样一个父亲多做悲伤,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振作起来,可怜的女儿还需要他的照顾。没有母亲的喂养,赵鸿武又不得不去买回一只正在泌乳的母羊来喂养,还不时的提防母亲动歪心思,将孩子抱走。因为在娘胎没有生长好,小孩体质太弱,经常生病,对于一个贫苦百姓家庭,仅靠当初欧阳菲的那些嫁妆,已很难支撑下去。从此赵家的生活日愈拮据。物质上的减少不说,更辛苦的是,赵鸿武精神上的压力,此刻的他不能有一丝的松懈,千万防着母亲又要扔下孩子。

  孩子终于百日。

  今天,暖阳如醉,微风徐徐,正是晒太阳的绝好时机。赵鸿武怀抱着自己的女儿赵心叶在院坝里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他不时逗着小叶,和女儿说着话,一会又轻轻摇着爱抚着自己的心肝宝贝。柔柔的光线下,父亲的身体四周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对他崇高的伟大的敬意。如果单单抛开现实的艰辛,就只看这充满父女温情的画面,是多么美好,让人感动啊!

  屋内传出老妇人的声音:“鸿武,你看,孩子都百日了,也长壮了不少。咱家已经经不起那样耗了,田里的活也出来了,你不能一直守着她啊,她娘留下的东西没多少了,你看…”老妇人在厨房一边做饭,一边扯着嗓子对院坝里正在哄孩子的赵鸿武说道。

  听到老母亲的话,赵鸿武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他随即进入屋内,来到老妇人身旁,情绪激动,竟而以一种几近哭腔的声音说道:“娘,已经百日了,你还想将孩子抱走吗。我知道农忙季节来了,可我怎能放心将孩子交给你,娘,你为何就是容不下她呢?”

  一听儿子如此反应,老妇人刚刚还紧皱的眉头却倏的舒展来开:“儿子,她也是我的孙女,和她朝夕相处生活了那么久,肯定是割舍不下了的啊,作为孩子的祖母,我不会把她丢下不管的。你想想,现在也只有为娘的带着她,你才可以放心去干活挣钱啊,不然怎么养她啊,是吧。”老妇人过来将小叶抱到她的怀里,轻轻拍着,言语亲和:“小叶该喂奶了,我去拿羊奶。”说完便抱着孩子出厨房了。

  赵鸿武没有马上回母亲的话,他跟随在后面,看着母亲动作熟练,并未有任何异常举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娘,你能这样想,我自然很高兴,菲儿泉下有知,也会很高兴的。”赵鸿武欣喜道,仿佛都要跳起来了。

  一切就那样顺理成章,平稳的过去。

  午后,老妇人便开始催促赵鸿武去田里干活:“鸿武,田里的草已经很深了,再不除,庄稼可不好种啊。你还是快去田里吧,小叶我照顾就行了,你放心,娘肯定照顾得比你好。”老妇人抱着孩子,将镰刀递给儿子。

  赵鸿武看了看老妇人又看了看小叶,思索了片刻,然后回道:“嗯,那我去了。”说完深情的望着那张可爱的小脸,然后不舍的离开,朝田里走去。

  ……

  春天午后的阳光格外温暖,田里的小麦在春风中一浪接着一浪,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然而乡间再美的画景却总难消除田里割草的男子的愁容。

  “娘之前连看都不看小叶的,今天娘忽然带,小叶会不会认生,这会子有没有安睡?”赵鸿武自言自语小声嘀咕道,随后便拿起镰刀往家里跑去。

  离家还有一段距离,男子顾不上自己满头大汗,扯着嗓子就已经开始呼唤了。

  “娘!”

  “鸿武,怎么了,那么急?”小路旁边麦田里,一位正在劳作的妇人看到赵洪武急忙跑过,随即问道。

  “婶子,你看到我娘了吗?”赵鸿武大喘着粗气。

  “你娘抱着孩子往滨河方向去了,好生奇怪,这老婆子居然不搭理我,不过她去滨河干什么,现在春水涨起来了,河边可湿了呢。”田里老妇人只一面的埋怨道。

  赵鸿武似乎明白了什么,脸刷的一下白了,立刻掉转头也往河边跑去了。

  “嘿,这小兔崽子,竟然和他娘一样,也不理我,就走了,真是怪都怪在一家啦。”老妇人看到这风一般急冲冲的男子,实在搞不懂情况,接着叹了一口气,蹲下去割草了。

  似与春风竞跑,赵鸿武已近虚脱,可他不能停歇,他是在追回自己可怜女儿的命,他终于知道娘亲今日异常举动的真正目的了。

  拐过弯儿,赵鸿武真的看见了母亲的身影。此时老妇人蹲在河边,正将孩子放在水盆中,然后准备一推水盆,让这小孩随着哗哗的流水远去。

  “娘,你住手!”男子见状,立即叫住自己的母亲,往河边冲过去!

  老妇人一听声,回头看到自己的儿子,下一刻却是未做任何停留,心一横,手一用劲,把放有孩子的水盆推了出去。

  看到母亲这般心狠,赵鸿武急得心发紧,他顾不得自己安全,咚的一下跳入没胸的河里,然后向河中间飘荡的水盆靠近。新涨的春水凉如冰,冷透肌骨,河中间的水深更是可以将身影还算高大的赵鸿武淹没,但是作为父亲,他真的来不及思考自己的安全。

  看到儿子这般不顾及自己生死,在水里翻泳,老妇人已经吓得开始手足无措了,她只是浑身抖动着,扯着嗓子大喊着“儿子,儿子!快回来,危险!”

  当赵鸿武抓住水盆,将正在盆里熟睡的孩子抱住,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可他的眼里却是一片汪洋,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和着汗水春水一颗颗滚落,滴入这滨河春水,流向远方。

  赵鸿武完全不顾自己还站在水里,他脱掉自己的衣服,怕自己湿漉漉的外衫沾湿了小叶的棉袄,他就这样**着胸膛,将孩子抱在怀里,然后小心向岸边靠近,最终爬上了岸。当上了岸,赵鸿武立即瘫软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喘着粗气,向上死死盯着自己的母亲。

  那个刚放了小叶的空水盆就这样随着河里的春水荡漾着,向下流飘去,直至转弯被春草掩盖看不见。

  ……

  老妇人亲眼看到儿子不要命地把小叶给捡了回来,是失落;是难堪;是愤怒?总之她的表情异常的难堪,索性老妇人也瘫坐在湿漉漉的河边,盯着自己的儿子,慢慢地老妇人眼里噙满了泪水,下一刻便要哗啦啦地留下来!

  赵鸿武刚从河里上来,两只手就这样将孩子端着,以免沾水冻着,而他自己,浑身都湿透,裤脚驮着的水也由于重力不停地沁出,向低洼处流去,最终汇入滨河。

  也许是春风微凉,也许是流水声,将小叶唤醒,小叶发出了一声啼哭,这声音打破了母子两的沉寂,两人同时望着在襁褓中的小叶。

  这样一位父亲为了孩子连命都可以不顾,他忽的从地上起身,去捡起之前扔在一旁的镰刀,然后直直的跪在母亲面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镰刀,将镰刀放在自己脖子旁边。镰刀的弧线锯齿正好贴合脖子的弧度,稍一动,仿佛就会割破皮肤。

  “娘,我说了,放弃小叶就是要我的命,抛弃小叶,她也会没命,我俩父女的命连在一起。娘,我不想忤逆您,如果您容不下小叶,对小叶的生命不管不顾,那还不如就先要了我的命,我再到阴曹地府向菲儿赔罪。”赵鸿武言语坚定且冰冷。说完他右手一移动,脖子上的肉因为镰刀锋利的锯齿被割开。

  老妇人看到这样情形,也老泪纵横,伤心绝望,声音略显颤抖,身子也有些摇摇晃晃:“儿子啊,你快停下!娘都是为你啊,小叶生下来就注定活不长,到现在,她花了多少钱你不是不知道,我们这种家庭供不起她,也养不活她啊。她这样只会拖累你,你又怎能再娶妻生子呢?”老妇人捶打着自己的心口,悲痛欲绝,像极了一个身处地狱,遭受了万千折磨,濒死的人。

  “我不能再对不起菲儿了,菲儿嫁给我吃了那么多苦,若我连孩子都要抛弃,我简直就不是人,娘,有小叶一口,就会有您一口,求你不要再逼我了。”赵鸿武再次向老妇人磕下重重的一个头。然后抱起小叶往家走去。

  望着儿子黯然离去的背影,老妇人缓缓爬起,她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最后抹干鼻涕眼泪,哭笑着摇着头又叹了一口气,抚着自己的胸口,往家方向走去。

  ……

  经过如此的折腾,老妇人亦是看清了儿子的决心。她知道,以后日子恐怕就得这样过下去了,赵家血脉怕是无望。一切的祸源就是这个原本也是苦命的孩子,而小叶亦是成了奶奶吐露生活无望,发表难听的、埋怨言语的出气桶,有奶奶细心的照顾就更是遥不可及。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