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339.定下决策下江南 先说名士倒黑白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231 2022-12-24 16:27

  李定国挨一顿剋,灰溜溜出来了。

  不管怎么地,王烁不当皇帝就成,那些个破宫殿,他爱怎么办怎么办吧。

  回过头来他就问李岩,什么叫博物馆啊,让百姓参观这个有什么用?再说谁吃饱了撑的没事跑紫禁城里转圈儿去?

  这地方大的,一天你累死都转不过来!

  放着这么大一块平整地儿,不拆了盖水泥高楼,这不白瞎了吗?

  李岩幽幽说道:“大将军行事,往往乖笃而匪夷所思,但往往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明白的,你就慢慢琢磨,早晚会明白地。”

  切,感情你也不明白!

  王烁顾不上大家明白不明白了,他得赶紧解决目前的问题。

  这北京城除了军人什么也没有。军人最不靠谱,没准儿他前脚一走,后脚他们就进来捣乱。

  他给西安发电报,让教导大队赶紧派部队过来接收清军,同时,最高决策层立刻研究对策,如何恢复中原的生机?

  你想恢复生机,你得有人啊。人都让满清给弄关外去了,总不能把西北的人都迁到中原来吧,那西北不要了?西北现在也是空地多人少啊!

  这时候,梁敏提出一个建议,先放一放关外的满清问题,立刻着手解决江南问题。

  江南人多啊,而且土地更加集中。解决了江南,把人迁移一部分,进入没人的中原和四川,没人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而且这有利于合理压制江南的大地主。你不觉得你有地了不起吗?我把人口给你减少,让你有地也没人种,减少佃户间的竞争,看你还怎么剥削百姓!

  地主雇不着足够的佃户,根据西北政府的土地法,无故撂荒土地,土地就得没收归国有。这就减小了土地国有化的难度。

  土地国有化实现了,才有利于国家工业化。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放着满清不管,它哪天发展壮大了,再打回来祸祸怎么办?

  可以加快迁移百姓的速度,尽量争取在一年内大体完成。一年以后,在后方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有能力出兵关外。

  一年的功夫,能死满清它也发展不到哪里去!

  西安和北京之间电报往来频繁,几经研究讨论,最后最高决策层达成一致意见。

  同意梁敏的提议,在确定详细施行计划之后,由梁敏牵头,组织专门领导团队,解决迁民和恢复江南行政秩序工作。

  由王烁和李定国、郑成功,带已经经过整编的江南骑军和李达的河南兵团,白旺的襄阳兵团,施大柱的一万教导大队教官,南下江南,解决江南军队整编问题。

  由王烁暂代江南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李定国和郑成功副之,率江北老根据地遴选的大批各级干部,接收江南行政、司法职权,组织新政府管理机构,协助江南推行民选机制和培养政府管理人才。

  由李岩率领机动兵团和王建国的江淮兵团驻扎北京,接收长城各军事要塞,占领山海关,继续和满清保持对峙和军事接触。

  向北防御满清的同时,剩余兵力帮助文物局专家修复北京故城,配合招募来的私人房产公司建立北京新城。

  王烁曾透露过,他有将西北政府迁都北京的意思。

  宋献策拿着风水盘摆弄半天,也说北京是当世最适合建都的风水宝地。

  旧城王烁不让住了,那就只好在旧城旁边建水泥高楼的新城了。

  由辛思忠的陇中兵团,暂时驻扎河北、山东、江淮一带,协助新政府完成百姓迁徙工作,恢复中原生机。

  由李过的陕西兵团暂时驻扎山西,帮助进入山西的行政干部团恢复秩序,建立新政权。

  西安行政中心,只留下梁敏、宋献策和王平主持大局。

  从北京临去江南,王烁反复嘱咐李岩,北京城,从城墙到紫禁城,给我看住了,不许驻军,不许搞一丝一毫破坏。

  记住喽,一草一木不许乱动!

  李岩说你赶紧走吧,让你唠叨死了。你大将军要的东西,谁敢动啊!

  王烁这才带着李定国、郑成功和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开向江南。

  郑成功依旧率领那六艘铁甲战舰和自己的所有战船,沿海路向南京进发。

  王烁一琢磨,嘿嘿,这小子倒会享福,每天坐船上,一路吃喝玩乐就到家了。

  不成,咱们也得享享这个福,便宜不能让他一人占了。他把军事指挥权交给白旺和李达,自己和李定国找郑成功坐船去了。

  他要坐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利用路上这一个月的时间,和李定国、郑成功商量如何尽量和平的解决江南问题。

  江南不仅仅是解决军队问题呀,最关键的还是土地兼并严重和朋党问题。

  要施行土地国有化,就必然损害到那些土地拥有者的利益。

  这些土地拥有者是不可小觑的,自明代开国以来,他们就和官家势力相互勾结、牵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们通过这种互相勾连的的方式,织就了一张覆盖整个江南地区的大网,残酷剥削失去土地的贫雇农,欺行霸市,无恶不作。

  当年崇祯朝廷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国家已经岌岌可危,却始终不能从富庶的江南获得足够的支持。

  这些土地拥有者有足够的经验,勾结那些地方朱家子孙势力的同时,投资朋党。

  那些所谓东林党的名流、清士,之所以不务农工而吃喝不愁,专事和朝廷做对,就是他们在后面投资的结果。

  可以说,江南社党,都是这些人培养出来的走狗。

  他们掌握着舆论话语权,就如今天培养某些明星的娱乐公司一般,培养所谓名士,为他们收买大量粉丝,扩大“名士”们的知名度。

  “名士”们有了“大噪”的名声,连朝廷都要顾忌,不敢对他们如何。他们则利用这“名士”之名,投机钻营到朝廷里面去做官,形成“朋党”,最终为那些土地拥有者们服务。

  这就形成了一种“套路”和机制,明朝廷的朋党之争,后面的真正策划者,就是这些土地所有者。

  “名士”们利用取得的“清誉”和官位为土地拥有者服务,土地拥有者不断给“名士”投资,又形成一种新的官民勾结新方式。

  朝廷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打击土地拥有者,则“名士”们在朝堂和民间共同发声反对,甚至不惜以死相搏,以报土地拥有者投资的恩惠。

  加之不明真相的江南民众充当他们的粉丝,跟着起哄,完全就可以达到“颠倒黑白”的目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