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157.聪明伶俐郑一官 结交权贵成大器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3914 2022-12-24 16:27

  到了香山澳,郑一官一眼就看出海洋贸易这个事业,正是他梦寐以求,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对此表现的出了浓厚的兴趣,人也一改往日的懒散,变得聪明和勤奋起来。

  黄程见郑一官聪明能干,对他格外器重。

  明天启三年(1623年),黄程让郑一官跟着日本平户华侨李旦(也是泉州人)的大海船,押送一批货物,从香山澳放洋,远赴日本。

  从此,郑一官离开他舅舅,侨居日本长崎,长期居住下来。

  他又看到了更好的机会。

  那郑一官跟随来日本的大海船,是属于日本平户华侨李旦的。

  李旦可不是一般华侨,他是当时在日本华侨的总头领,资本雄厚,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

  这是说的好听的。不好听的,就是李旦是当时海盗的大头目。

  正常贸易,需要占用资金,没钱干不了,哪比得上做海盗来的快?郑一官从此准备刻意结交巴结李旦,开始他的海盗生涯了。

  刚到日本,他并不认识李旦,不能直接跑人家门上去呀,人家知道你是干啥的?

  郑一官人地生疏,得先想法活命啊。开始,他以卖履为业,或兼为人缝纫以糊其口。

  看来这位未来的大海盗会的还真不少,多才多艺,连做鞋缝补都会,这也间接证明了他的聪明。

  再后来,卖鞋缝补弄了点小钱,他开始经商,和李旦的部下们打交道。

  终于有一天,他的聪明伶俐被李旦发现,收留他在门下,帮助他做生意。

  为巴结李旦,郑一官“以父事之”。李旦也觉得一官能干可靠,“抚为义子”,交给他一部分资产和船只,让他到越南、柬埔寨一带做生意。

  机会来了就得抓住。没用几年,郑一官成为巨贾,常往来中国、日本。

  居日华侨,“咸推重之”,成了在日本的那些兼职海盗的华侨们的,除却李旦之外的另一位领袖之一。

  混到这一步,已经出人头地,彻底发达了,一般人也就满足了,可是郑一官没有。

  他又看到了更大的机会,那就是结交当时日本的当权家族,德川幕府。只有官匪勾结,利益才会最大化。

  郑一官是颇有心机的,他先为自己设计好了勾结上德川家族的一系列计划。

  先是以热心学习剑术为名,认识了“为邑主锻刀剑”起家的“泉州冶工翁姓者。”成功进入日本贵族圈。

  在日本贵族圈里混的熟了,有了些小名气,他才以领袖华侨之资格,晋谒日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于骏府(今之静岗),献药品。

  家康亲问以中国事,大喜,命招待于长崎宾馆,赐赉优渥。

  日本等级观念十分严格,能受幕府召见,在日本人眼里,那郑一官也绝对不是一般贵族了,那是光荣显赫的大人物!

  从此,他成功立身地方豪贵之中,隐隐成为举足轻重的领袖,时被日本人称为“老一官”。

  郑一官在日本居住的平户岛,是当时日本对外贸易中心,各国商船云集。由于郑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为日本政府所重视。

  自被德川家康召见后,他又“屡访藩士家”,名声大噪,因此受到松浦侯优遇。

  松浦侯为他在长崎附近,平户的河内浦千里滨(即今长崎县松浦郡千里滨)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侯的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给他当了媳妇。

  田川昱皇即翁昱皇,是中国迁平户的侨民(一说是泉州驻日本的海商),在日本为田川氏。

  田川松是日本人,系翁昱皇养女,故又称翁氏。

  明天启四年(1624年),田川松生长子郑成功,原名郑森。成功的名字,是以后隆武帝朱聿键赐予的,国姓爷的称号也一并就此而来。

  就在这一年,郑一官奉义父李旦之命,到台湾澎湖,给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翻译。

  郑一官在开始做贸易的时候,和荷兰人、西班牙人打交道,竟然很快学会了荷兰语和西班牙语,不是一般聪明。

  那时的大明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退出了海外的争夺。而原来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也日薄西山。

  在东南沿海一带,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崛起,主要和西班牙人争夺贸易领地。

  由于和中国官方打交道极少,郑一官这个通译基本没有事做。

  荷兰人就给他一部分商船,让他到海面上去抢掠西班牙的商船,偶尔碰到中国的商船,也抢回来,让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其余的商船无法贸易。

  从此,郑一官算是开始了他的海盗生涯。

  第二年,有了足够的海盗经验,郑一官离开荷兰人,正式开始了他独立自主,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

  这一年,大头目李旦死了,做为养子的郑一官继承了李旦台湾和日本的大部分财产,势力愈发变得强大起来。

  这时候,在日本的另一个海盗头目,华侨首领颜思齐,因为试图推翻德川幕府,事泄遭日本政府通缉,也从日本跑到了台湾。

  颜思齐势力要比郑一官大的多,他到台湾以后,和郑一官还有其他小股海盗联合起来,用商船从福建一带运来许多无法生存下去的百姓,在台湾开垦荒地,建立城寨。

  当时的台湾,只有南面,现在的台南一带少部分地方,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其余则是颜思齐、郑一官等一帮海盗的天堂。

  后来郑成功攻打台湾荷兰人,理由也是台湾本来就是他们郑家的,应该归还给他。

  没多久,那位颜思齐大头领享受无节制,暴饮暴食,把自己给撑死了。

  台湾势力最大的,除了颜思齐就是郑一官了。

  海盗头目们就公推郑一官为盟主,从此其成为台湾之主。

  郑一官自立门户后,从福建老家招来了自己的兄弟,以及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一般子侄和部将。

  他将部下分为十八先锋,结为“十八芝”,并从此改名为“芝龙”,而不再称“一官”,郑芝龙的名字由此而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