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156.你方唱罢我登场 潞王唐王继弘光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139 2022-12-24 16:27

  锄头“嘭”一声落在神案上,李自成被猛然惊醒,从神案上坐起来。看看眼前情景,方知若不是李过及时赶来,自己定无侥幸,要丧命于此了。

  他不由大怒,抽出身边宝剑,就要杀被李过打倒在地的农人。

  李过急忙拦下李自成,命亲兵将那农人扶着坐起来,问他道:“汝何人,为何要加害我家陛下?”

  那农人听的“陛下”二字,顿时吓得面如土色。甭问,在这荒山野岭里,称陛下的,自然是逃到附近的李自成无疑了,这几日官府已经多次下令民团通缉此人了。

  自己刚才要杀的居然是他,还以为是个流寇小头目呢。这下落在他手里,恐怕凶多吉少了。

  那农人吓得慌忙冲已经坐在神案上的李自成跪倒,战战兢兢说道:“小人名程九伯,是这山下村民。进来村寨周边多有土匪袭扰,我等众民深受其害,故自组乡团以防盗也。

  今日见大王衣衫褴褛,误认做盗匪,实不敢有心伤大王也。求大王饶命!”

  李自成冷“哼”一声道:“吾于尔眼里即盗匪也,休以为吾不知。今当率军下山,屠戮尔等干净,方解吾胸中恶气!”说罢跳下神案,擎剑上前,欲亲手宰杀程九伯,又被李过拦下。

  李自成怒目瞪视李过道:“汝拦我作甚?”

  李过道:“今日之事,千钧一发,叔父可知命险险丧掉?”

  李自成道:“正因为如此,吾才杀此刁民,以报此仇!”

  李过摇头道:“此命也,与这乡民无干。”

  李自成疑惑的看着李过问道:“此话怎讲?”

  李过道:“吾能及时赶来救下叔父,实非侥幸,乃是有人指点。那人言道,叔父不可过长江,否则逢九必有杀身之祸。今叔父九江大败,有九也。此地九宫山,此人名叫程九伯,都有九也!

  我若不得此人指点,直奔这有九之地而来,又如何能救得叔父?故侄儿言道,此叔父命也,于这程九伯无干。若不是此高人泄露天机,叔父当薨于此矣!”

  李自成皱眉问道:“此话当真?”

  李过点头严肃道:“断无半句虚言。若非此人指点我一路直奔此地,又哪能救得叔父?”

  李自成冷声问道:“你见到军师了?”随即“哼”一声道,“即便是他要你来救我,我也不感激他!他若不离开我,我怎会有此惨败?!”

  李过道:“叔父,你若肯听军师的,军师非薄情寡义之人,又如何肯舍得离开叔父?”

  一句话堵的李自成没了话语。此时他又一无所有了,又变作了那个能听的进别人话的,谦虚谨慎的李闯王。

  李过接着说道:“军师我见到了,还见到了李公子。他们都担心你的安危,才催着我来找你。”话锋一转又道,“不过,算出你逢九有祸的那位高人,却不是军师。”

  李自成满脸疑惑,看着李过问道:“那是何人?”

  李过一字一顿说道:“西北守土大将军,王烁。”

  接着,李过就将自己和高一功的部属脱困和在宁夏安家的经过,对李自成详细讲述一遍,将王烁写给他的书信给李自成看,李自成方才相信了。

  李过然后说道:

  “叔啊,咱们只知道傻拼,只知道和官府做对,不行啊。要推倒这个旧世界,建一个平民百姓当家做主的新世界,可不简单咧!和王大将军比起来,咱们的见识差的远哩!

  当初舅爷爷把小姨姨托付你,做了我婶婶,也是指望你带着婶婶过好日子,舅爷爷最疼的就是婶婶。”

  李过说的婶婶,就是老闯王高迎祥的小女,高桂英了。

  李自成当初和李过杀了兰州千总,就是投奔舅舅高迎祥的义军,从此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只听李过继续说道:“舅爷爷已经死了十几年了,他若是知道,这天下有穷人存活的地方,而你却不去投奔,仍旧带着婶婶东奔西走,四处流浪,让婶婶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受尽辛苦,舅爷爷会怎么想?”

  李自成没有回答李过的问话,也没有坚持要去杀那个跪在地上哆嗦的程九伯。他紧了紧披在身上的黑色斗篷,大步走出土地庙门,向着山下去了。

  此时正是1645年的夏天,九宫山山上山下郁郁葱葱,正是一年当中最具有活力的季节。

  这个时候,南明的弘光帝朱由崧已经被满清擒获,南京政权灭亡了。

  南京政权灭亡之后,明太祖留下的子孙却没有死绝。

  接着潞王朱常芳在杭州宣布“监国”,继续反清复明大业。

  只可惜,这位王爷也不咋地,清军逼近杭州,潞王爷一看人家玩真的,直接带着文武大臣投降了。

  收拾了朱常芳,清军一路南下,到达福建时受阻了。

  福建那位闻名海内外的,当时中国最大海盗头子,郑成功的亲爹,郑芝龙,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这就是南明隆武帝。

  郑芝龙可不比史可法、马仕英这般废物,他是海盗出身,手下中国人、日本人、马来菲律宾一带的海岛人,还有非洲的黑人,不下二十万,全都是骁勇能打的海盗。

  郑芝龙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从一个普通百姓,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步步爬到海盗头子这位置上的,绝对不会白给。

  因为后面要讲到郑成功,老余不得不盐从哪咸,醋从哪酸的多啰嗦两句,列位看官莫怪。

  郑芝龙,原名一官,字飞黄,祖籍河南固始县,福建泉州安平镇人,他爹在镇上做个小吏,日子过的也算可以。

  但郑芝龙平日不喜读书,好结交一般地痞舞刀弄枪的地痞,就跟当年刘邦一般,有点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就不务正业吧,他爹管不了也懒得管他。关键是他也太不务正业了,十八岁那年,他和自己的小妈搞到一块去了。

  这下他爹脸上实在挂不住了,人丢大了!

  自己的亲生儿子,又不能为这个就宰了他。没了办法,就把他送广东香山澳,也就是现在的澳门,他舅舅黄程那里,学着做生意。

  黄程是做海上贸易的,从内陆弄些白糖、瓷器、奇楠、毛皮一类货物,通过海船,贩运到南海诸岛和台湾(那时称琉球)、日本诸岛一带,再换些当地的特产,从中渔利。

  大凡不务正业的人,脑子都好使。因为这种人能够看出“正业”太艰难,不如瞅机会搞歪门邪道省时省力还发达的快。

  平日里没机会,就凑合着活,一旦发现机会,让他抓住就不得了。

  刘邦是这种人,郑一官也是这种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