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210.危局再现王烁出手忠心大明定国北征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063 2022-12-24 16:27

  杨畏知对孙可望道,您既然不想让别人管着,还想让安西王帮着您,也有办法。

  永历朝廷在广西没几个兵,你不如就直接率兵去广西得了。

  您去了,您手里有兵,还怕皇上不听您的?这么着,您既遵从了安西王的意愿,归顺了朝廷,您还能继续说了算。安西王再找理由和您别扭,那就是他不对了。

  孙可望一听,对呀,我怎么没想起这办法来?南宁离这儿又不远,一两天我就到了,我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呀!

  他立刻写信给李定国,表示愿意接受朝廷封赠,条件就是,李定国必须听他的。

  同时,他收拾兵马,连夜起兵,向广西境内进发。

  孙可望大军很快到达南宁,永历才招的那几千新军,根本挡不住孙可望的大军。

  孙可望进城,杀了瞿式耜等誓死抗争的大臣,逼迫朱由榔改封他为秦王,今后的朝廷的大小事,都由他裁决,他则每年向永历帝提供钱粮,以供皇室开销,等于是把永历给圈禁起来了。

  可怜忠心为国的瞿式耜,虽然历史发生了改变,没死在孔有德手里,还是没保住性命,死在孙可望手里了。

  留在云南的李定国,接到孙可望的来信十分高兴。

  从本心讲,李定国不是不愿意孙可望当大西皇帝,而是他知道,孙可望像极了张献忠。

  他一旦当了皇帝,那就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所以,迫于所处地位的无奈,他才要投靠南明,阻止孙可望的皇帝梦。

  既然孙可望愿意投大明,他也就不再和他闹别扭,一心一意抓紧时间练兵,准备对付满清。

  那时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李定国做梦也不会想到,孙可望已经把永历给控制到自己手心里了。

  1649年五月,孔有德攻陷长沙,何腾蛟还是没有避免死在湘潭的命运。

  跟随他的那些个李自成残部,又都跑进山里当土匪去了。

  接着,孔有德和在江浙的博洛联手,东西两面夹击江西的金声桓和王得仁,江西岌岌可危。

  本来一片大好的江南反清形势,因为这复杂到家的,大大小小的“窝里斗”,眼看就要面临土崩瓦解。

  军队都掌握在大大小小的军阀手里,尔虞我诈,互相攻讦,无论有多少军队也无法避免彻底失败的命运!

  想当年,老蒋有八百万****,各将领视军队为自家财产,争权夺利。老蒋无论采取什么战术,费尽多少心力,等待他的,仍旧是失败!

  伟人的不同就在于,伟人的军队不属于任何个人,它只属于人民。

  人民不能都去指挥军队呀,那就得有个代表出来指挥。

  这代表是谁呀?除却伟人,谁还敢代表人民?

  所以,伟人的军队都听人民代表的,任何将领都无法完全掌控军队为己所用,有效避免了指挥不灵。如臂使指,军令如山,战无不胜。

  从这一点上看,这种方式,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先进,最有效的指挥组织形势,所以才会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奇迹:朝鲜战争,对印战争,珍宝岛……

  说到这里,老余就不明白了,那位自从跟随了伟人,就把伟人的书揣在身边的军事奇才,平型关打出了国人信心,********占其二,解放西南,一只打到海南岛,称的起当代韩信的副统帅,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跟伟人做对,另立中央,这不是要和全国人民为敌,作死吗?

  就这智商,怎么可能打出那么多经典战役?

  咱不管别人明不明白了,反正王烁这公务员没白当,对这个太明白了。

  王烁的军队属于人民,所以,他的军队互相之间,无论谁做主帅,都团结友爱,彼此配合。

  已经将总部前移到西安的王烁,看着江南再一次陷入危局,大好形势瞬间沦丧,也是忍不住摇头叹息。

  决策委员会做出决议,不能等着满清剿灭了南方反清势力,再回过头来一心一意对付我们。

  必须主动出击,支援南方的抗清斗争。

  这时候的中原,不像解放战争时期那样,得到一个地方,就多出一个地方的财力、物力支持,而是恰恰相反。

  经历了李自成蝗虫一般的抢掠,又经历了满清饿狼一般的杀戮,到处赤地千里,渺无人烟。

  侥幸活下来的百姓,也是饿的皮包骨头,等待救援。

  实际上,王烁得到一个地方,就多一个地方的负担。

  要运粮食救济快饿死了的,已经在吃死尸的百姓,要给他们种子,鼓励他们重新定居,开荒种地,还要派出军队四下里剿灭多如牛毛的盗匪。

  本来还算富裕的根据地,因为要支援才解放的地区,物资、人员,不得不大批的向这些地方流动,已经到了支撑的极限。

  所以,在拿下开封之后,王烁才决定暂时停止进攻,休养生息。

  但迫于南方反清形势恶化,他不得不做出决定,留李达、梁安国的河南兵团守卫刚占领的根据地,机动兵团出开封,向商丘前进,占领开封,越过砀山,威胁徐州。

  一旦徐州被王烁占领,在江南的清军就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多尔衮不得不调多铎进山东,自己也从北京出发,准备和王烁争夺徐州。

  就在这时候,山西大同那位地头蛇姜瓖造反了,把阿济格给赶出了大同。

  山西一乱,北京的西大门就敞开了,这还得了?

  多尔衮临时改变策略,急令江浙的博洛回军,和多铎一起支援徐州,他则带兵向西,去山西剿灭造反的姜瓖。

  博洛一回军,江西金声桓压力顿减,开始集中残余兵力对付孔有德。

  孔有德有十几万人马,本来就把金声桓打的节节败退。多尔衮就是考虑到孔有德自己完全有能力消灭金声桓,才将博洛抽回来的。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云南的李定国几次三番向永历进言,要带军北上抗清。他并不知道,这时候的永历朝廷已经变孙可望的了。

  既然李定国一意坚持,孙可望也希望扩大地盘,自然就同意了,以永历的名义,发了明诏,封李定国为扫北大将军,誓师北上。

  这下,孔有德要倒霉了。

  那么,在大同的姜瓖,好好的为什么要造反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