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343.复社继承东林党 坑死大明没商量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268 2022-12-24 16:27

  李、郑二人认识到,顺利实现江南改制,第一要做的,就是铲除复社。

  这里,老余又不得不啰嗦一下复社了,诸位看官莫嫌麻烦哈,因为不说明白这个复社,后面的故事实在是没法讲明白了。

  这个复社,最初是江南名士张溥和张采,于崇祯二年在吴江成立的文社。

  说起这位创始人张溥,那可是大大有名。

  直至现代,他还被称作明代文学家,

  但有谁真正注意到,他的所谓“文学家”只是副业,“溜须拍马,结识权贵”才是他的主业!

  他出身于大族,二十多岁在苏州办了“应社”。天启年间,“应社”聚众拦截了押送东林名臣周顺昌的厂卫队伍,酿造了举国震惊的“五人墓事件”,据说把凶横无比的大太监魏忠贤,吓得在深宫里都直哆嗦。

  “五人墓事件”老余就不啰嗦了,大家自己脑补吧,总之就是“流氓闹事”,“对*抗*政*府”事件。

  事件之后,唯一得到好处的,就是这位张溥,从此名震天下。

  从这里,他尝到了“组织社团,对抗*政*府搏清誉”的甜头,也学到了一个快速升官发财的窍门,一发不可收拾。

  崇祯元年,张溥选贡入京师太学,打着读书的幌子,玩命的上下活动。

  以时人陆世仪的说法,“日与京士大夫饮宴,骚坛文酒,笈筐车骑,日不暇给”。

  那时候,大明正是内忧外患,几要灭亡之时啊!张溥却在干这些个骄奢淫逸之事,谁说他是正人君子老余和谁急!张溥就是一败类!

  这张溥这么丢人现眼的事都肯干,当然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和京畿要员拉关系,这和咱们现在某些这样爬上去的官员的做法,如出一辙!

  他在京成立了燕台十子社,和京城的各路名流都搭上线,然后就是东林党的一贯套路,表面是一介名流,背后就是地方土豪,正如王烁所言!

  到这时候,他背后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就是要在朝廷上争权!

  有了在京的社会影响力,他再在江南办复社,那就很容易办的如火如荼了。

  资料记载,崇祯十七年间,许多排名前列的科举中榜生,都是来自他的暗箱操作。

  加入复社能顺利中举当官啊,这众多江南学子,那还不挤破脑袋往里钻啊?

  平日里相轻窝里斗的各路社团,心甘情愿争相前来合并,还有大批精英名流,削尖了脑袋也要在复社里谋个席位,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复社成立三年的虎丘大会上,与会者就有了数千人规模。

  明朝学者陆世仪记载说,当时的各路来宾,从山东到南方的各省份,乘坐的各式华贵大船,几乎把姑苏的河道堵满。

  会议现场更一片人山人海,连大雄宝殿都坐不下,有空隙的地方,全叫这群服装华丽的精英人物们挤得满当当。大明士大夫阶层里平日藏卧的龙与虎,几乎全在这场合凑齐。

  而如此震撼的场面,却只是这个社团辉煌的起点。

  之后的整个崇祯年间,这个社团的规模与影响,似一支疯狂上扬的股票,不断突破历史新高。

  以《复社姓氏录》的记载,社团里有名望的士大夫人数,就有两千零二十五人,算上死忠的粉丝,总数更有数万人。

  社团名流吴应箕家的后人,在清代撰写回忆录的时候也自豪的说,三百年里,从没有一家社团像我们这样。

  而且更让后世无数文学社团汗颜的是,这复社不单有数量,更讲质量。

  其成员群英荟萃,学术业绩更灿烂辉煌。

  以其名字本身的意义来说,“复社”,顾名思义,就是兴复古学,也就是钻研八股学问。

  这研究他们做得相当好,崇祯年间涌现出登榜进士若干,前几名的更有好几位。

  不但如此,复社还很讲究全面发展,诗词歌赋样样都强,杰出的“四公子”,文学成就领一代风骚。张岱等人的小品文,影响也十分深远。

  科学业绩也拔尖,其成员与西方传教士关系要好,热情高涨翻译外国著作,还有再创造总结发明。

  典型人物方以智,代表著作《物理小识》,虽被清代人选择性失明,却漂洋过海,尤其在邻国日本极受崇拜,今天还有粉丝无数。

  这般如数家珍的业绩,也令复社的名声,从晚明到今天一直高涨,几乎成了崇祯年代黑暗岁月里最后一抹亮色。

  就连其中几位才子人物的爱情,都与著名的秦淮八艳,碰撞出无数香艳的交集,还被写进了《桃花扇》等名戏,一代代流传不已。

  复社的崛起,堪称晚明文坛最励志的创业奇迹。

  后世的诸多文人雅士也一致认定,这个组织的杰出精英们,以勇于挑战黑暗的勇气与光辉崇高的理想,迅速召唤起大明王朝民间正义的力量。

  尽管未能挽救大明的衰亡,却以高贵的精神品质光耀千秋,更缔造了大明文化的最后绝唱。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用推理的方法仔细分析,我们却不难得出另一个吓死人的真相:

  美得激动人心的复社,却是晚明病老躯体上一块触目惊心的疮,看似艳若桃李,实乃流毒集聚之地呀!

  他们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拙劣表演,正是是大明灭亡的真正关键所在!

  为什么自从这个社团诞生第一天起,各路的名流学子,就像着了魔搬趋之若鹜,不惜千山万水的跑来加入?更有诸多老牌文社,狠心砸碎自家招牌哭着喊着求复社接纳?

  为什么那些普通成员们,打了海*洛*因一般发狂?各种集会活动里人头攒动,组织者振臂一呼,立刻就是山呼海啸般的人浪?

  在今天看来,即便当世最臭名昭著的恶性传销,跟复社相比,也没有疯狂到如此地步。

  按照复社精英们的说法,如此热火朝天,是因为有伟大理想的感召。

  那么,这个所谓的理想是什么呢?升官发财!

  这就是被注入的狂热的兴奋剂!

  张溥自己亲自说过: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意思就是说,他的复社,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子们的实际能力,让他们将来为官可以大展宏图。

  古代文化人功底深厚,大多都能完全明白张溥背后的潜台词:

  加入我们组织,保你金榜题名,管你官运亨通。

  事实也确实如此。凡是加入了复社的,从名门子弟到穷草根,不出几年就金榜题名,大摇大摆光宗耀祖。

  有如此重量级的金字招牌,还愁没人加入?这特么比当世老鼠会只知宣扬发财的洗脑宣传厉害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