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梁仕容传记

《梁仕容传记》正文 300章 背着娘亲上天露山

梁仕容传记 洪韵 4268 2022-06-12 12:47

  慧能罢脱影隐等一行同门师兄追杀,好不容易在宝林寺驻足,安顿下来,但影隐他们也沿着大庾岭前的丘陵小路,向东绕行了整整一百里路程,到达江西信丰。

  这里,是中原官道通向广州的必经之地。他们再三打听,当地人没有一个见过慧能。

  惠明心知肚明,趁机说:“或许,慧能根本就没有回岭南。他渡过长江之后,很可能隐居在庐山一带潜修去了。”

  “是啊,那一带风景秀丽,寺庙星罗棋布,是隐居的好地方。”那些厌倦了继续奔波的禅僧附和着说。

  尽管影隐苦口婆心,晓以大义,动之以情,封官许愿,将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但以惠明为首的十来个僧人死活不肯再追下去了。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一路北返,一路继续南下。

  惠明没有再回黄梅东禅寺,而是去了庐山布水台潜修。三年之后,他在袁州蒙山呼啸出世,大弘禅法。

  而影隐他们一行二十多人,先到了广州横林岗,后又赶到新州夏卢村,当然处处扑空——慧能压根就没回这些地方!

  影隐不死心,在广、新一带寻找了好几个月,仍旧一无所获。他手下的僧人们沮丧极了,纷纷要求返回黄梅。

  唉,莫非,那个南蛮子入地上天了不成?不然,他就是变成一头水牛,这九个月梳头一样的寻找,也早就抓住他了。

  影隐无可奈何,只好打道回府。

  巧的是,他们回去走的是当初慧能北上求法的路线:途经韶州,过大庾岭,进入江西。那天,路过韶州城,口干舌燥的他们走进一家茶馆买茶解渴。没有找到慧能,夺取衣钵的黄粱美梦自然泡汤,他们个个无精打采,少言寡语,只是闷头喝茶。

  这时,邻桌两个人的对话引起了影隐的注意,他竖起耳朵来仔细倾听。

  一位头戴幞巾的儒生说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听说过吗?一个没进过学堂的打柴仔,居然精通深奥的佛法。”

  坐在他对面的那位老者回应道:“你说的可是曲江县曹溪山宝林寺的卢行者?”

  “正是。”“若说此人,那可是大有来历的,他是弘忍大师的亲传弟子。我亲自去听过他讲法,那真是头头是道,口吐莲花。不仅如此,听说,他还精通儒、道。”

  “真是咄咄怪事,他仅仅二十几岁,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习,也不会具有如此广博的知识,何况他还从未进过学、识过字呢。”

  老者低声说:“据说,他之所以无师自通,是大菩萨下界。所以,你千万别口吐恶言。小心遭报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影隐他们在不抱任何希望、几乎已经完全放弃的时候,却听到了慧能的下落。影隐使了一个眼色,僧人们放下茶杯,急匆匆出了茶馆,来到城外一个僻静的地方。

  影隐按捺不住惊喜,喜形于色地对众僧说:“现在我们知道了南蛮子的下落,绝不能打草惊蛇,再让他给溜了!事不宜迟,先派一个他不熟悉的人去打探清楚,然后我们出其不意,杀入宝林寺,夺回袈裟!”

  冬月(农历十一月)时光,昼短夜长。因为天气寒冷,人们极少出门,越发显得夜阑人静。曹溪水在星光下唱着古老的歌谣。白天的讲经法会曲终人散,热闹了一天的宝林寺似乎也疲惫了,静静地卧在夜色里,一任风儿轻轻吹拂。

  夜色清清佛入定,星光疏疏天为高。忽然,几声石块相击的声音,打破了自然界的静宁。“嗒、嗒、嗒。”近处三声石响。“啪、啪、啪。”远处回应三击掌。一个黑糊糊、身穿夜行衣的神秘人影,从一块巨石后闪了出来。随即,曹溪下游悄悄摸来一队人影。

  他们愈走愈近,带头的正是东山寺知客影隐。他快速走到那神秘人面前,悄声问:“他在不在这里?”

  神秘人轻声说:“在。我打听准了,他已经在这说法九个月了。这两天,我曾多次潜伏,将他睡觉的地方摸准了,才通知师兄的。”

  影隐一挥手:“好,你带我们去!”

  神秘人招招手,带着大队人马,向前方影影绰绰的宝林寺摸去……

  宝林寺方丈内,昏黄灯光下,慧能跏趺而坐,深入禅定之中。在深入禅定时,人的心灵处在灵灵明明的直觉状态,与天地万物是相通、相应的,所以各种感官异常灵敏。古人称之为“澄潭秋月,灵明不昧”。也就是说,不管是心中的杂念,还是外界的动静,都能明察秋毫。

  慧能在禅定之中,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人正在蹑手蹑脚悄悄向宝林寺靠近。恰在这时,一缕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飘飘荡荡的吟唱声传来,他睁开眼睛,侧耳倾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冬月,自然没有蝉噪;深夜,也无鸟鸣。如果有不和谐的噪声,只能是人。吟诵之音,慧能似曾相识,影射的意义,他也了然于心。

  他从容一笑,道:“谢谢示警,我已经觉察到了,到时候了。归去吧,归去。”

  因为有人带路,影隐一行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宝林寺方丈门口。影隐猛然一挥手,方丈木门被轰然踢开,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禅僧抢先闯了进去……然而,哪儿还有慧能的人影,唯有彻开的后窗在风中哐当作响。

  影隐高喊:“南蛮子开溜了!点火把,快点火把!大家散开找,一定要抓住他!”

  众僧高举火把,在寺中乱窜。此刻,在大雄宝殿里,慧能不慌不忙,从容地给佛祖释迦牟尼上香,磕头,然后双手合十。

  他站在蒲团前轻轻说道:“弟子被人所迫,暂时避离,来日再来供奉本师。”

  大殿之外人声鼎沸,殿内灯火通明,金色的释迦牟尼佛像在摇曳的灯光下闭目垂眼,神秘微笑,仿佛对这一切早已预知。

  影隐率领众人闯入烟气氤氲的大殿,慧能已神秘消失。众僧不敢造次,放轻脚步在供桌下、佛龛后寻找。

  大殿后面的小门未关,突然,殿后有人喊:“南蛮子跑啦!南蛮子从后山跑啦!”众僧闻声从殿中穿过,翻越围墙,向后山追去……

  宝林寺后山林茂草密,山路崎岖。慧能在前面跑,一条长长的火龙在后面紧紧追赶。火龙越来越近,双方人影可辨。影隐喊道:“站住,你跑不了啦!慧能,你乖乖将师父的衣钵拿出来,我们不伤害你的性命!”

  慧能置之不理,离开小路,闪身蹿入林木深处,藏入一个树洞。影隐发觉不见慧能的踪影,喊道:“大家散开,快,包围这片树林!他就藏在这里面!”

  火把组成了一个硕大的圆圈,将慧能藏身的密林围了起来。影隐坐在一块石头上,得意地说:“这回,我看你是插翅难飞了!”

  僧人们在树林中拉网一样寻找,但未发现慧能的藏身之所。

  一个年轻僧人对影隐说:“我们找遍了树林的每一个角落,没发现他藏在里面。”

  影隐咬着牙,恶狠狠说道:“烧,烧山!用火将他逼出来!”

  年轻和尚说:“对,不出来,就烧死他!”

  众僧放火烧山。时逢冬季,齐腰深的茅草早已干透了,满山遍野的枯叶也是上好的引火柴,于是,熊熊大火在树林中燃烧。冬夜北风强劲,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势越烧越猛,越燃越烈,连树枝、树干都燃烧起来。一棵棵树木,俨然成了一支支硕大的火炬,整座小山成了一片火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