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梁仕容传记

《梁仕容传记》正文 第1044章 菩萨行(5)

梁仕容传记 洪韵 2622 2022-06-12 12:47

  回到原来的行一切善,除一切恶,除一切恶要做到净身口意三业。

  佛学的观点认为我们凡夫的身口意,随时都在造恶业。

  口的恶业最多,有四种: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妄语是说谎话,我们几乎无时不在说谎话,日常寒喧最多,几乎是惯性说谎;恶口是骂人,不一定是骂粗野的话才是骂人,有时文人骂人是转个弯来骂,那骂得更厉害,也是恶口;两舌是挑拨是非,人与人在一起最喜欢讲是非;绮语是俏皮话,油嘴滑舌的话,不正经的话,空话都是。

  意识的恶业有三种:贪、嗔、痴,是心理思想造成的。

  贪就是占有的欲望,我们无时不在贪欲中,连你请人顺便帮你做个什么事,也是贪小便宜;嗔是愤怒、埋怨的心理。

  怨天尤人也是嗔念。人没有不埋怨的,连老天爷下雨吹风都要怨,有诗曰:

  作天难作四月天

  蚕要温和麦要寒

  行人望晴农望雨

  采桑娘子望阴天

  一个人任劳还容易,能任怨就很难了。

  历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劳,还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

  好多人物真把冤枉都带进棺材,历史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痴就是智慧不够,道理不明。

  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成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

  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能把身口意三业改过来,就是除掉一切恶,不犯过错。

  能把人道的十善业道修好了,再修天道,然后再修声闻道,然后修缘觉道,再修菩萨道,最后成佛。

  这就是所谓的五乘道。黄教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论》,就是走这个路线。

  他是根据印度一位祖师阿底峡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炬论》扩充而来,而《菩提道炬论》是由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演化而来。

  很多人学密宗,不懂这个教理,学了个咒子就回来轰隆轰隆地念,真是胡弄胡弄。

  中原佛法也是走这个次序,看永嘉禅师的文集,就知道他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所以我常感叹,你们读的是什么佛学概论啊!真佛学概论是《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摩诃止观》、《宗镜录》、《菩提道次第论》,现代人写的概论是“盖”论,是吹牛的。

  佛法五乘道是五个阶梯。千万要注意!先学人道,就是十善业。

  再修天道,以至善配合禅定。

  然后才是小乘的声闻、缘觉,那禅定就更进一步了,配合解脱知见修的,最后才是修大乘菩萨道。

  中原佛法往往一上来就是大乘菩萨道,学得太大了,所以中原学佛的人变成专门吹大牛,连人道的基础都没有打好,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反省。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要注意啊!很多人的心态是只想修这一世,以后不来了。

  你不来是去哪里?

  要跳出三界外,可是哪里有第四界?

  佛菩萨都在三界之中转的,化身千百亿,以不同的身分和不同的姿态来教化众生。

  小乘罗汉以了生死为目的,以为可以了,可以不用再来,其实是不可能的!

  你定得再久,终究要出定的。非要回心转大乘不可,才会不畏生死,才敢入世,才真是了生死。

  有人说要度众生,我就对他说,少吹牛了!连你家里几个人都度不了,还度什么众生?

  他说他家里宗教自由。

  是啊,因为你度不了,只好自由了。

  我可不敢吹这个牛,有时人家说我在度众生,我就说,对不起,我是为了吃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