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那一个字的风情

第14章 辞职(2)

那一个字的风情 笔墨书生 3464 2022-06-12 12:45

  我怒发冲冠,大喝一声:“哪儿来的混蛋,好大的胆子!”

  那人吓了一跳,扭头就跑,我在后面紧追不舍。

  我们围着我的大棚转起圈来。那家伙没有我跑得快,一会就追上了。那是一个陌生的面孔,想来是外村的。他一看跑不了了,就停下脚步,诚惶诚恐地连说好话。

  “大哥,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一时糊涂,你就别计较了,放了我吧!我这是第一次,真的,第一次!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干这样的事了。”他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

  我怒气未息,看着眼前的家伙,大声吼道:“你他妈的有没有人性!老百姓种一个大棚容易吗?妈的,为了几个臭钱,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你他妈的怎么不去牵别人的牛,怎么不去拆别人的房子?”我气急之下,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嘴里不住地向外吐出脏话。

  那个人唯唯诺诺,不敢顶嘴,只是一个劲地哀求。

  我骂完了,气也消了,好歹还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我一扬手,骂了一句:“滚!你要是再他妈的做这样的事,我非把你扭送到派出所不可!”那人连声说道:“是,是,是。一定,一定!”

  等那个人顺着田间小路走得很远了,我才看了看被他割破的地方。还好来得早,他刚刚划了一个口子,明天用胶沾一下就可以了。

  我定了定神,转身往家走去。还没到村口,后面火光冲天,烟雾缭绕。我回头一看,是我的大棚!我的大棚着火了!

  一定是那个混蛋!偷不着东西,又被我骂了一顿,趁我回家的机会,给我放了一把火。

  救火是不可能的了。今天晚上的风助长了大火的威势,大火中的竹竿噼啪作响,散发着一股浓烈的焦味。不多大功夫,我那个一万三千块钱的大棚连同里面的黄瓜,变成了一堆焦土。

  等我父母赶来,火已经灭了,只有还未烧尽的竹竿还在冒着青烟,在微风下,点点火星四处飞舞。

  我傻傻地坐在那儿,无神地看着那堆废墟,心里空荡荡的。父母也呆住了,嘴角不住地抖动。

  好半天,母亲才哭出声来,嘴里不住的痛骂着那个“天杀的、没人性的东西”。

  这时候,110来了,好心的邻居打电话报了警。他们向我询问了情况,拍了几张照片,又安慰了我们几句,然后坐上车走了。

  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怎么回家的,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回家后,我和父母都痛哭了一夜。

  那天晚上过后,我们一家人都在床上了躺了三天,不吃不喝,好像大病了一场。妹妹知道了这个消息,哭着请假回家照顾我们。我看着妹妹,眼泪流了下来。这是三天以来,我流得最伤心、最痛苦的泪水。

  出事的第四天,我信用社的同学找到我,安慰了我几句,一个劲地说:“那个贷款不着急,不着急。”我知道,他现在最着急的就是那笔贷款,虽然还贷时间还早,但是我们的确再也没有偿还的能力了。

  几天后,我把妹妹劝回了学校。我是家里的老大,我得振作。父亲没有说什么,把家里唯一的值钱的那头黄牛牵到集市上卖了,把卖得的2300块钱递到我手上,果断地说:“铭子,先去把利息还上。其他的我们再想办法。”我说不出什么,只是在心中默默地说:“爸,对不起,对不起。”

  我曾经到周围的几个村庄转了多次,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那个可恨的家伙。我知道,一旦找到那个家伙,我会让他下半生生活不能自理。

  派出所也没有消息,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在痛哭和沉闷中过着,没有一点起色。我每天早出晚归,跟随父亲下地种田。晚上,我大多是呆在自己的房里,怔怔发愣。那只口琴,一直躺在我的抽屉里,我再也没有动过。

  又是一个春节,一家人强打着精神过了一个抑郁沉闷的年。

  正月十五过后,父亲把家里多余的粮食都卖了,又卖了准备给我结婚盖新房的红砖和石头,然后跑遍了所有的亲戚,凑了一万六千块钱交给了我。

  “铭子,去把贷款还上吧。你那个同学也来了几次了,虽然没有催我们还钱,但是他的意思我们都知道的。人家当初也是为了我们,我们不好让人家为难。听说还与人家的奖金工资挂钩。别再拖了,亲戚家的还能缓上一段时间。到时候我们再想办法。”

  我点点头,来到信用社找到了我那个同学。

  他一看到我,非常高兴,客气地问了一下家里的情况,然后有些责备地对我说:“我都说过了,这笔贷款不着急,你看你,跟我还这么客气。”说着,拿出了算盘算了起来。

  由于贷款时间还没到期,这笔贷款连本带息一共是一万六千多块钱,还上这笔钱,我手里还有两千块钱。

  回到家,我把钱交给父亲,父亲没接,看着说:“孩子,你拿着这钱,出去找点事做吧。不管挣钱不挣钱,闯荡一下,再呆在家里,会憋出病来的。”他顿了一下,又说道:“家里你不用管,有粮食吃,有衣服穿,不用牵挂的。地里的收入够你妹妹上学用的。你要是能挣到钱,就自己攒着,和小蝶好好干上二年,就把婚事办了。都到结婚的年龄了,家里看来是帮不了你什么了。”父亲流下泪来。

  我抽噎着对父亲说道:“爸,对不起,都是我无能,拖累你和妈妈了。”

  父亲抬起头来,严厉地说:“怎么这么没出息!咱们老吴家穷是穷了点,但是祖祖辈辈没有出现窝囊废!我的儿子不是窝囊废!你要再说自己无能,就别进这个门!”

  我的内心深处也衍生出一股豪气,是的,老吴家没有窝囊废,我也不是!

  我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坐上了去滨南的汽车,踏上了我漫漫的人生之路。临走前,我把一千五百块钱悄悄地塞进了了父亲的口袋。

  初到滨南,举目无亲,我到处流浪,到处咨询招工信息。但是这个不大的城市好像处处与我作对,所有招工的信息不是工资太低,就是有性别年龄限制,再有的就是一些虚假信息,职业中介用来招揽生意,用来欺骗打工者的血汗钱。<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