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种田之流放边塞

102 权宜之计

种田之流放边塞 四月流春 8658 2022-04-30 10:41

  “论身手,我自知略差些,但论打猎,我比他强”九皇子胸有成竹。

  励王看着信心百倍的胞弟,颇为头疼,本欲直白训导一番,转念一想,却问“莫非你曾与郭弘磊较量过武艺”

  “总共较量过三次,一负一胜一平手”

  九皇子长相随母,眼睛大而圆,一笑便弯起。他忆起往事,意气风发,愉快透露道“当年,我正是在猎场上发现那小子身手不凡的,因同时看中一头鹿,争来抢去,莫名打了一场。初次交手时,我人生地不熟,败了,不太服气,遂约定日期,再比两场,最终打成平手。”

  “打成平手”励王长相随父,方脸浓眉,虎目刚毅。他吃饱了,放下碗筷,侍从立即奉上巾帕和漱盂,他漱口擦嘴擦手,端起茶盏。

  “对”

  九皇子吃不惯简陋饭菜,胡乱吃了个半饱,一见长兄搁筷,顺势也推开碗。

  励王喝了口茶,摇摇头,“其一,母后担忧,从不赞成你去郊外打猎,结果你不仅悄悄去了,还约人比武;其二,初次交手时,郭弘磊必定不知对手身份,无所顾忌,但余下两场,他多半已知对手是皇子,有所顾忌,刻意打出个平局,给你留面子。”

  “皇兄英明咳,其实我极少出城的,只偶尔打猎罢了,你千万别告诉母后,免得她生气。”

  九皇子年轻好胜,至今仍不服,叹了口气,感慨道“唉,我也明白郭弘磊的顾虑,一直想再比几场,可他死活不答应,坚持君子动口不动手,只肯比打猎,不肯比武。”

  “后来、后来始料未及,他大哥参与贪墨军饷一案,连累郭家上下遭流放,我深知他品行端正,却不能为其求情。”

  励王若有所思,却威严问“国有国法,他既然姓郭,就必须承受朝廷依律惩治,有什么冤枉的”

  “证据确凿,参与贪墨案的几个家族,一点儿不冤枉。我只是觉得可惜,凭那小子的才华,假如没被家人牵连,十有八九已经金榜题名了。”九皇子十分惋惜。

  励王状似纳闷,明知故问“你一口一个那小子,郭弘磊多大年纪了”

  “比我小一岁。”九皇子有些讪讪的。

  “哦”

  励王低头,品了品茶香,慢条斯理说“本王还以为你比他年长十岁八岁。”

  “怎么可能我比武若是输给一个孩子,岂不丢尽了皇室的脸”

  励王抬头,皱眉训诫“从前比武,只当你们年少不懂事,往后不可动辄耍拳弄脚,有失体统”

  九皇子悻悻答“知道了。他在军中历练已久,估计武艺愈发高强了,我才不贸然同他较量,万一当众惨败,多丢人。”

  “你知道就好。”励王莞尔。

  九皇子生性健谈,有感而发,继续叹息,怜悯地说“那天在官道上碰见的女人,正是他妻子,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抛头露面,屯田做农活,实在可怜。据说,姜氏才刚过门,夫家就犯事被查抄了,她够无辜的。”

  “哼。”励王心知肚明,笃定指出“你当时说恰巧路遇被游街示众的犯人,分明撒谎,你必定是专程为之。”

  “皇兄英明,果然什么事儿都瞒不住你”

  九皇子笑眯眯,弯起圆眼睛,坦言相告“碍于律法,我不能帮他,但毕竟相识一场,故悄悄儿地送一送。”他抬袖掩嘴,打了个哈欠,顺口提道

  “另外,有件奇事当时,其余女子或羞愤或哀哭,姜氏打头,却竟然撑住了,不哭不恼,不像游街示众,倒像闲庭信步,令人惊奇。”

  励王喝茶的动作顿了顿,“兴许是被吓呆了。”

  “不是。我仔细观察了,她的眼睛很有神采,并非吓呆,而是天生胆子大”

  励王忍无可忍,打断问“九弟,你为何如此关注一个女犯人”

  “我、我”九皇子愣了愣,倏然坐直,“我好奇,好奇而已皇兄想到哪里去了”

  远离皇宫,励王责无旁贷,提醒道“姜氏乃郭姜氏,有夫之妇,非亲非故的,你这般谈论她,像什么话”

  “随口闲聊而已。”九皇子讷讷答。

  励王端详胞弟,倍感头疼,正色道“父皇仁慈,轸恤勋臣后裔,只是下旨除爵抄家流放,而非满门抄斩,郭弘磊若有真才实学,大可将功赎罪,至于具体前程,端看其本事”语毕,他一挥手,叮嘱道

  “行了,歇会儿去吧。莫忘了,未时四刻商讨军情。”

  九皇子想了想,试探问“唉,战况复杂,我听了半个月,整天干坐着,插不上嘴,能不能”

  “不能”

  励王搁下茶盏,起身走向书桌,沉声问“当初是谁再三恳求父皇准许历练的”

  “未时四刻,我一定准时赶去议事厅”九皇子立刻改口,自幼敬畏长兄。

  “唔,很好。歇息去吧。”

  “那就不打扰皇兄钻研军情了。”九皇子哈欠连天,失望地去小憩。

  几个亲信习以为常,饭毕,他们一直待在角落里,专注分析战势图,小声商议。

  励王端坐,目送胞弟被侍从簇拥离去,再度气笑了,叹道“九弟玩心太重,把军粮运来西苍,其余就不管了吗你们听听,他居然想上阵杀敌”

  众亲信乐呵呵,纷纷凑趣似的说“九殿下年纪小,初次外出历练,难免不熟练,须得您从旁指点。”

  “是啊。这趟差事不简单,九殿下已算尽心竭力了。”

  “术业有专攻,战场刀光剑影,您可得劝住他,”

  “九殿下至善至纯,他的那一种玩心,无伤大雅。”

  励王作为嫡长皇子,有十个弟弟,其中不乏精明能干者,但“一山不容二虎”,他自然更乐意提携“至善至纯、胸无城府”的胞弟。

  “上阵杀敌简直胡闹,本王绝不会准许的万一出了闪失,为兄的无颜面见父母。”励王笑了笑,无暇休息,开始与心腹商议军情。

  未时四刻,帅帐议事厅内,在营的众将领齐聚,献计献策,缜密商定攻城事宜。

  期间,有几位将领素日不和,言辞激烈,几乎吵起来,争辩得脸红脖子粗。

  励王始终冷静,只谈军情,并不管军纪;窦勇主持大局,见多不怪,镇定稳住了局面。

  申时中,方胜和周延躬身道谢,领取了嘉赏。

  “不知我们该向哪一位大人谢赏”周延请教道。

  相熟的军中大夫皱眉,为难答“这按例,王大人可以,李大人也可以,但不巧,众将领正在议事,一个也见不着。”

  “那,相关的大人何时才有空呢”周延又问。

  “至少酉时,等他们用饭前的空闲,我趁机去通报。”

  方胜和周延略一商量,郑重表示“那我们就等到酉时受赏却不谢赏,这便失礼了。”

  于是,两人耐心等候,直等到酉时。熟人尽职尽责,打听得议事厅门一开,立马赶去回话。

  谁知,众人虽然暂停议事,却仍待在厅里,谈些其它。

  医帐老大夫在厅门外,犹豫半晌,天黑了,军规禁止外人夜宿营里。他无法,只得一咬牙,请人通报。

  须臾,窦勇在上发问“什么事”

  老大夫躬身拱手,恭敬答“月初,医帐奉令前往刘村办差。郭家献出半亩姜苁,顺利制成一车金疮药,现已运回营中,并遵照事先的吩咐,嘉赏了郭家。如今,他们想当面谢赏,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差事办妥了即可。”窦勇和颜悦色,吩咐道“嘉赏是他们应得的,眼下正忙着,叫他们回去吧,不必谢赏了。”

  “是。”老大夫松口气,躬身告退。

  九皇子听了,心思一动,好奇问“郭家献药哪个郭家什么药”

  窦勇不疾不徐,温和答“郭弘磊家。其妻姜氏,于山村屯田时,偶然发现一味药材,取名为姜苁,乃止血良药。老朽曾身受重伤,险些丧命,幸得郭家及时赠药,才保住性命。”

  “原来如此。”九皇子欣然颔首,不假思索,提议道“既然是良药,如果能造福全天下人,岂不更好皇兄,你说是吧”

  励王赞同答“确实。”

  窦勇解释道“二位殿下所言极是。老朽早已交代下去了,叫郭家明春给营里准备些幼苗,医帐尝试栽种,兴许过两年,就能造福更多人了。”

  励王点点头,含笑说“如此甚好。”

  边塞的十月底,天黑得早,晚风一起,冷得人瑟瑟发抖。

  方胜和周延得知将军发话“不必谢赏”,才敢安心离开,匆匆返家。

  熟人厚道,设法请将领派了兵护送,避免朋友途中遭遇意外。

  当两人携带赏赐之物拍响院门时,已是戌时末,夜色如墨。

  姜玉姝闻声赶出来,心头大石落地,欣喜说“哟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们提心吊胆半天,误以为人被军营扣下了。”

  “就是呀”翠梅拍拍心口,“为什么这样慢”

  “我们何尝不想早些回家皆因谢赏时等了好一阵子。”

  方胜和周延你一言我一语,仔细解释原故,而后禀道“这趟得的赏赐,与上回差不多,也是赏银、赏皮子,请夫人过目。”

  姜玉姝接过单子,粗略一扫,便递回给周延,安排道“时辰不早,今晚来不及收拾,皮子先放着,明天再整理。你们辛苦一整天,快去用晚饭吧”

  众人说说笑笑,院子里热热闹闹,合力把沉甸甸的皮子搬进厢房,个个盼望多得一件冬衣。

  一晃已是十一月。

  大清早,姜玉姝侧躺酣眠,却生生被冻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左胳膊搁在被面上了,手指冻得发僵。

  “嘶,难怪这么冷。”她喃喃,飞快一缩,把胳膊藏进温暖被窝里,难得空闲,正欲再睡一觉,却听窗外响起喊声

  “下雪喽”

  “啧,好冷。”

  “今年的雪,比去年早一些。”

  “早了天吧。”

  下雪了

  姜玉姝一惊,倏然睁开眼睛,睡意消失得无影无踪,暗忖一下雪,很快会滴水成冰,牧河、苍江逐渐上冻,冰层将厚达数尺,冰面可骑马。到时,西苍边军才能大举攻城,夺回庸州。

  如今,不仅有军令状,还有皇子督战,将士别无选择,必须奋勇冲锋。腊月里,势必与北犰决一死战。

  他会平安吗

  姜玉姝千愁万绪,冥思苦想,直到翠梅推门催用早饭,才起身穿衣洗漱。

  “下雪啦,外头好冷,得多穿两件衣服了。”翠梅挽起帐子,惯例询问“今天感觉怎么样孩子乖不乖”

  姜玉姝顿时笑了,自豪答“乖,十分乖我猜,八成是个温柔文静的姑娘。”

  “也可能是个斯斯文文的小公子啊”翠梅认真道。

  “嗯,当然也有可能。”

  姜玉姝心怀歉疚,由衷表示“忙忙碌碌,一直没空休息,这孩子却几乎没闹过我,简直打从娘胎里就懂事,让我心里特别内疚。”

  “嗳呀,内疚什么等孩子生下来,做母亲的多疼疼他,不就行了”

  姜玉姝愉快答“这倒也对。”

  边塞飘雪,北风呼啸,凛冽刺骨,村里家家户户陆续烧炕,不然夜里冷得睡不着觉。

  次日傍晚,郭家接连收到几封信,送信人连连致歉,“我家里人生病,忙得迟了几天,莫怪。”

  东屋门窗紧闭,烧着炕,暖意融融。

  翠梅和小桃坐在炕上,正缝制冬衣,关切问“谁的信写了什么呀”

  姜玉姝一目十行,一口气看完三封信,缓缓答“分别是你们二公子、裴表哥、以及县令夫人。信上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说此地危险,让我尽快动身,去县里过年。”

  “啊”

  翠梅和小桃对视一眼,呆了呆,旋即赞同“好主意我马上收拾行李,明儿一早就动身吧免得积雪阻路。”

  “去年冬天,贼兵没少袭村,夫人这双身子,一旦遇见危险,跑不动逃不了,岂不糟糕”

  “其实我们心里正发愁呢,能去县里暂避一避,再好不过了”

  她们撂下针线,兴冲冲跳下炕,麻利收拾行李。

  “哎”

  姜玉姝欲言又止,垂首凝视自己的肚子,轻轻抚摸,沉默半晌,最终说“为了孩子,是应该寻个安全的地方。那就去县里避一避吧。”

  与此同时赫钦县衙

  裴文沣皱眉,目不转睛,里里外外地查看,嘱咐“估计过几天,她就到了。这屋里的所有物品,你们务必用心,尤其多备些炭,姝妹妹一向怕冷。”

  “是。”蔡春和吴亮忙前忙后,布置卧房。

  裴文沣心酸苦涩,却仍暗怀期待,盘算道“算算日子,姝妹妹至少得待到明年三月底,饮食起居,可不能让她受委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