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沧海情殇

章节目录 第六百二十三章 叙旧非结党

沧海情殇 东方晖 3567 2022-06-06 02:57

  一连数日过去,赵扩并没有找理由停止授课,不过朱熹的脸上却一天比一天阴郁,好几次甚至都没有用早膳。

  这一天从宫中返回,李仲飞正陪着朱熹在前厅用茶,忽见门房疾步走来,手里好像拿着封信札,看样子有事要报知朱熹,却在将至雨廊时被监督洒扫的紫英一把拦住。

  二人不知说了些什么,门房将手里的信札交给紫英便转身走了,而紫英向厅内瞅了一眼,稍作犹豫,冲李仲飞招了招手。

  “先生出去看看。”李仲飞为朱熹斟满热茶,迎向紫英。紫英拉着他的手离开朱熹的视线后,才亮出信札道:“韩侂胄邀你去他府上赴宴,这是给你的请柬。”

  李仲飞看她手里一共两份请柬,于是笑着伸手道:“也邀了先生?我一并带去吧。”

  “不用!”紫英神色异样,将手藏至了背后,李仲飞奇道:“不是给先生的吗?”

  紫英黛眉微促,沉吟片刻才道:“是给家父的,却不是韩侂胄。”

  “那是谁?”李仲飞虽有些奇怪她的不自然,但也没怎么往心里去,随口道,“我帮你送给先生吧。”

  “说了不用,你怎么这么多事!”谁知紫英俏脸冰寒,瞪了李仲飞一眼,转身便走。

  这时,朱熹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出什么事了?”

  “没,没什么。”紫英摇着头向后退去,李仲飞不明所以,脱口道:“大姐手上有您封请柬。”

  闻言,紫英脸色大变,看着李仲飞的眼神也愈发冰冷,李仲飞挠了挠头,更加莫名其妙。

  “哦?呵呵……是谁啊?竟会邀请老夫?英儿,快将请柬拿来。”朱熹笑声中难掩苦涩,语气却不容置疑。紫英无奈,只好磨磨蹭蹭将请柬交给朱熹,仍不忘恶狠狠地瞪了李仲飞一眼。

  朱熹打开请柬,笑道:“原来是彭子寿,老夫此番进京,尚未来得及登门拜访老友,倒是子寿老弟先忍不住了。好好,老夫前些日子还打算让仲飞代为探望老友,没想到大家竟想到一块去了。”

  “先生,谁是彭子寿?”李仲飞问道。

  紫英语气不善,抢言道:“就是彭龟年。”

  “原来是彭大人啊。”李仲飞挠着头,不明白紫英为何会有如此反应。

  见朱熹有意应邀,紫英忙道:“父亲,您忘了入京前辛大人是如何提醒您的了吗?”

  朱熹愣了愣,点头道:“幼安确实叮嘱过老夫,不让老夫与朝中大臣过从甚密,但与子寿何干?”

  “彭大人即是朝臣,又是玉笏门人,怎能说与他没有关系?”紫英急道,“不止辛大人,陈大哥也曾说过,如今圣上猜忌玉笏门甚深,父亲更应该独善其身,避免结党之嫌。若父亲今日赴宴被圣上得知……”

  她不提则罢,一提到陈博,朱熹顿时眉宇间怒气隐现,不耐道:“他知道什么!朝臣之间是不应该结党营私,可彼此老友之间见见面,饮酒叙旧,这等正常的往来乃人伦常理,若如此都要被称为结党,那天下士人不都成党徒了吗?”

  “父亲!”紫英跺脚道,“在您眼里,这叫老友往来,可在别人眼中,你们就叫结党!您真的想逼得圣上对玉笏门欲除之而后快吗!”

  “玉笏门所作所为,天下共知!”朱熹怒道,“老夫去意已决,你无需再劝!”

  “可……”紫英劝无可劝,转而迁怒李仲飞,柳眉倒竖道,“都怪你,收好自己的请柬便罢了,为何偏要多事?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李仲飞无所谓地耸肩道:“彭大人与先生乃故交好友,又同为玉笏门人,聚在一起正好可以商议国事,大姐休要小题大做,杞人忧天。”

  “仲飞所言极是,”朱熹深吸口气,笑道,“你也受到请柬了?”

  李仲飞刚要开口,紫英已抢先道:“他是去赴韩侂胄的邀约。”

  “哦?”朱熹有些意外,但想了想随即恍然道,“仲飞与韩大人交情非浅,有所来往实属正常。天色不早,仲飞,不如咱们现在便分头动身?哈哈,老夫等不及要与子寿斗酒斗诗了!”

  李仲飞之所以支持朱熹前往彭府赴宴,只是不愿看到朱熹整日闷在家中郁郁寡欢,希望能借着这次和故友相聚的机会散散心,而对于韩侂胄的邀请,他却有着自己的打算。

  看到朱熹难得如此高兴,又念及在韩侂胄那里难免听到不利于朱熹的话,他觉得与其让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还不如暂避一时,另找机会与韩侂胄开诚布公的谈谈。

  主意打定,他试探着问朱熹道:“先生,学生不愿去韩府,倒想陪着您见见彭大人,兴许还能见到赵相呢。”

  “你是说子直?嗯,不错,十有八九子寿也邀请了他。”朱熹笑容更盛,就此执了李仲飞的手向外走去,“咱们说走便走,饮酒闲谈就要图个自在痛快,何必勉强自己!”

  紫英拦之不住,也不愿因此与朱熹闹僵,落得闷闷不乐,只得叮嘱李仲飞千万莫让朱熹过度饮酒。李仲飞自然满口答应,请紫英派人代为推掉韩侂胄之邀,与朱熹一起出了府门。

  彭府与朱府同在西城,相隔仅三四条街而已,二人也不乘车,一路聊着朱熹与彭龟年等人的旧日趣事,徒步前往,未及半途,竟遇到了彭府前来迎接的马车。

  原来,彭府午时前后便曾送过一次请柬,想必被紫英压下了,彭龟年等到此刻仍不见朱熹登门,又听方才回信的家丁告知紫英有意推辞,干脆派人驾着他的马车直接去朱府接人。

  朱熹听了彭府家丁的解释,不禁有些嗔怪紫英擅做主张。联系到近段时间韩侂胄及圣上对朱熹的态度,李仲飞倒觉得紫英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开始对今晚之行有些担心起来。

  二人各怀心思,话自然少了几许,车厢中不觉有些沉闷。好在不多时,彭府已到。

  李仲飞扶着朱熹走下马车,早有门房进府通报,朱熹见台阶下还停着顶小轿,便问车夫彭府都请了何人做客,车夫忙道:“回老大人,总共多少贵客要来,小的并不知晓,不过小的倒认识这顶轿子乃赵相所乘。”

  “什么?子直果然来了?”朱熹激动地两眼放光,竟一个箭步窜上了台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