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赝品

章节目录 第四章 海客瀛洲

赝品 叨狼 7603 2022-04-30 14:41

  到了基地的时候正遇上一炉钢水出炉通天的红光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灿烂的金光钢水翻腾的景象很是令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两女感到震撼。

  工匠们的自研究能力还是很强的至少现在这个平炉炼钢法就被他们运用到了极至虽然还缺少一些先进的元素但是在他们的奇思妙想之下却总能找到各种离奇古怪的办法来替代而且看起来效果不错!

  苏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冶铁的传统优势否则也不会有吴王的剑池了我们这个钢铁基地的建成不但解决了大量的手工业者的吃饭问题也相应的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增长昆山当地的乡绅百姓们都对此乐观其成表示出极大的热情。

  “大人——”李若虚正好在此地接收一批新制好的兵器听到我已此地的消息后立刻迎了过来。

  “若虚辛苦你了!”我看着行色匆匆的李若虚温和地说道。

  李若虚谦逊地答道“也算不上辛苦了!我倒是对这个地方比较感兴趣所以有事没事都要过来转转看着钢锭制好的那一瞬间似乎有种想要亲自赤膊上阵的冲动可能我天生和这个行当有缘分吧!”

  “六哥——”七郎忽然在一旁叫道“那些黑黑的东西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

  我看了看也是不得要领毕竟我也不是干这行出身的。

  李若虚看了一眼却答道“那些是用来冶炼金属时废弃的坩埚已经没有用处了却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理只好先堆积在那里等到积得多了后一并拉走。”

  “哦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

  不多时负责冶炼的工头儿跑了过来拜见我们这些东主此人姓黄名叫大行年纪在四十多岁。

  “你也不必多礼了——”我对正要行礼的黄大行摆了摆手微笑着问道“黄师傅我前些日子吩咐过的事情你可曾做好?”

  “大人的吩咐小的怎敢怠慢?”黄大行恭谨地回答道“按照大人所示的方法小的已经从北方购得了不少的煤炭并且烧制出了焦碳用来冶炼。火力果然强盛了很多今日这一炉钢水就是靠这东西烧出来的。”

  “往日不是都用木炭和竹碳的么?”李若虚虽然经常出入此地但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于是很好奇地问道。

  “回大人的话江南虽然盛行用竹碳和木炭来冶炼但是耗时太费比不上用焦碳省时省力同样一锅钢水用焦碳就可以节省一半时间都多啊!”黄大行解释道。

  “那焦碳可是用煤来炼制?”七郎在一旁问道他出身北方自然是用过煤炭取暖的听说了煤炭还有这般功用自然也很关切。

  “炼制焦碳非常简单就在那边儿——”黄大行一指远处冒着黄烟的地方说道“就是冒出来的味道有些刺鼻诸位大人可能有些忍受不了!”

  我看了看那边儿有些昏黄的空气心中也有一些无奈土法炼焦碳的优点是很明显的成本低廉见效快可是缺点同样显著就是污染太过严重了。不过这个问题在建设初期大家都会遇到的只不过本来应该在山西污染的现在放到了江南而已我心中甚至有些恶毒的想道要污染大家就一块儿污染吧总不能让你们坐享其成不是?

  制作焦碳的方法也很简单用的是干馏之法。将煤块儿分为上下两次铺设中间有湿泥相隔下层煤块点燃生成明火升出热气将上层煤块之中的可挥杂质蒸馏而去并且使气孔增多到了一定的火候所炼煤块就成为焦碳。

  其实使用焦碳作为燃料不仅是因为它的热力高火力猛木炭是因为火力不够持续时间短而煤块儿在燃烧时容易破碎混入钢铁之中就会影响到钢铁的质量而使用焦碳则好处多多。

  众人又向前走了一阵子就看到了新建成投入使用的巨大平炉。

  工匠们利用水力带动巨大的风箱通过连接到进风口的通道向炉内送入热风顶端则有进料口可以添加各种脱碳脱氧的渣料。

  将铁料和焦碳添满之后点火后封闭炉门过不多久炉内火越烧越旺四周空气也渐渐灼热起来风箱在水力的驱动之下不知疲倦地向炉内送风不一会就看到炉内钢料变得通体暗红由硬变软渐渐的成了海绵状此时工匠们将石灰料由顶端的添料口送入炉中帮助铁水脱碳去除混在铁水中的以及焦碳燃烧时所产生的杂质。

  铁水逐渐从海绵状熔成液体加入脱氧剂后不一会工夫那钢渣就在钢水上浮起一层。

  又过了一阵子后钢水终于出炉众人以勺除去钢渣将钢水一勺勺注于模具之中铸成钢坯乘热锤制成刀剑再于清水之中淬火一把明亮闪着寒光的长刀就出现在我的手上。

  “看上去还是个毛坯子不过应该可以使用了。”我笑着举着那刀在众人眼前晃来晃去。

  “果然是好东西!”七郎用手指在那刀背上面弹了两下声音清越不由得高兴地抢在手中舞动了几下一刀挥出仗着力大竟然将一颗尺许粗的槐树轻松地砍成了两截。

  周围观看的人虽然连声叫好纷纷称赞这钢刀的质量却也暗暗为七郎的力道惊心不已。

  “叔叔的力道真是大得惊人!”公主有些惊讶地对我说道。

  我点点头道“单以天生的力气来看我还没有见过有谁能够比他更厉害!若是他飙的时候那就更加怕人了!”

  正在说话之间一阵卷地风忽然毫无来由地升了起来众人抬头望去空中的云彩飞地流动起来彩色的云朵连绵不绝的滚动翻腾着奇异的流光闪烁变换着组成了光怪6离的景象一条巨大的金龙从云层中钻了出来在空中将身子搅动了两下后消失不见接着诸般景象都收敛回去空中重现晴朗无数光彩在空中交织着映亮了整个天空无数琼楼玉阁一层层的在空中垒起形成一个堪称无匹的庞大宫殿群。

  “南天门——”有人叫了起来如同看到了神迹。

  所有的景象在空中停留了有两分钟的样子方才渐渐地敛去空中重回平淡。

  “海市蜃楼。”我看着周围一片迷醉的人群心中好笑但却没有点破。

  “天神显灵!神迹现于空中我们这块地方有福了!”有人激动地跪下对苍天叩拜道。

  “天可怜见我张老三行善二十年今日终于目睹了造化的神奇真是不枉此生了——”一个黑黑粗粗的铁匠如是说道。

  民心可用啊——忽然之间我现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于是挺身而出双手高举向天大声喊道“上天有德泽被我方金龙现世必定兴旺天神佑我万世盛昌!”

  “万世盛昌啊——”众人的情绪纷纷叩拜上天。

  过了好一阵子后大家的情绪才稳定下来继续各干各的事情。

  “大人——有客人来访。”负责守卫基地大门的人前来通传道。

  我接过拜贴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的是“高丽国济州府佥事金永南顿百拜”心中不禁疑惑起来高丽棒子找我有什么事情呢?

  “请他到会客厅说话礼节上面周全一些人家可是外国人呢!”我对那人吩咐道。

  “夫君高丽国的人也同你相熟么?”公主有些惊奇地询问道。

  七郎与宋迪也有些疑惑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身上还有多少他们所不知道的秘密。

  “怎么可能?”我一本正经地答道“难道你们看我象是里通外国的家伙么?我可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呢!”

  “那他怎么会来找你呢?”七郎问道。

  “拜托兄弟——”我没有好气地说道“人家千里迢迢地来到中土自然是有为而来恐怕是为了购买兵器吧?虽然素不相识不过在商言商我倒是很乐意敲一敲高丽竹杠的!”

  “高丽苦寒之地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恐怕没有什么竹杠可敲吧?”宋迪冷静地分析道。

  “夫人此言差矣——”我微微一笑道“人道是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怎么能说是没有竹杠可敲呢?高丽出产的极品人参可是大补呀为夫我自然是不会介意多收一些的相信两位夫人自然也不会反对在寒冷的冬日可以披上几件华丽的貂皮大氅吧?”

  说话之间客人就来到了厅前一共有五个人当中的一个身着青袍三十出头的样子面容清秀头上戴着高高的乌纱帽远远的看起来的确像是一棵玉米棒子还没有走到我们面前就拱手深施一礼道“高丽国济州府佥事金永南见过大宋苏州刺史杨大人!”

  “好说好说——”我笑着迎了上去将他拉住客气地说道“金大人从高丽国不远千里来到大宋一路上辛苦了本官忝为地主定然令金大人在苏州度过一个愉快的行程里面请——”

  “下官谢过刺史大人的美意!”那金永南诚惶诚恐地答谢道。

  此时距离高丽攻灭新罗百济统一朝鲜半岛建立高丽王朝已有四十多年高丽王朝历来有向中原大汉王朝进贡的传统自宋太祖开国后高丽就遣使来朝自为藩属。

  只不过我知道这些高丽棒子们素来骑墙得很近几年来辽国在北方的势力扩张得很迅控制范围也逐渐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大有将高丽纳入自己的藩属的意思而高丽内部对于选择哪个王朝来效忠的争论也没有片刻停息过。如果我估计不差的话只要是辽国能够在下一次宋辽战争中获得胜利的话这些骑墙的家伙一定会像墙头的芦苇一般顺着风向倾倒过去。

  但却不知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金永南来到大宋是为了什么事情难道是——

  果然金永南在坐定之后从贴身的衣袋中取出一只锦囊来谨慎地对我说道“刺史大人下官有一样东西要交给大人查看请大人一定不要惊讶。”

  “好啊——”我点了点头立刻有侍卫将那只锦囊取了过来。

  抽开锦囊上被火漆封好的丝带里面有一道蜡封的软皮袋子也用了火漆封口。再里面打开之后现是一道白绢里面的字迹尚未看清楚时我先看到了那个题记和印章。

  “啊——”不出那金永南的意料我看到那东西之后果然条件反射一般的站了起来双手捧着那白绢观看。

  里面居然是大宋太宗皇帝的亲笔御书和大印主要是让我想办法为来人筹集粮食与兵器并且要在不惊动地方的情况下将这些东西送到高丽的济州岛。

  “夫君——”公主很担心地轻轻喊了一声。

  “呵呵——”我稳定了一下情绪笑了笑道“没事儿只不过有些出乎意料罢了。”

  皇帝并没有在书信中谈及详细的原因只是一再强调我要用心做好这件事情不过根据字里行间的语气我猜测高丽人恐怕是利用藩属国的地位问题游走于大宋与大辽之间以此来谋求最大的利益心中不由得对他们又多了几分鄙视。

  这次的行动如此低调恐怕也是为了不过分刺激辽国人从苏州筹集粮食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运输上也不成问题我完全可以运用水师来完成这个任务武器也好办光是基地里面出产的就可以满足高丽的要求唯一要注意的不过就是注意把事情办理得隐秘一些。

  我将书信仔细看罢之后已经对这件事情在大致上有一个比较笼统的处理办法况且在粮食和兵器问题上高丽并不是直接索取而是答应以本国的特产来交换倒是一件划得来的买卖处理得好的话说不定还是能大赚一笔的。

  “金大人——”我看了看正在饮酒的金永南呵呵笑道“此事本官已然知晓必然会全力配合金大人做好了!不过诸事繁杂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办好这段儿时间里金大人还得在苏州盘桓几日若有什么需求不妨让舍弟帮你来处理我不在时他可以做主。”

  “多谢杨大人!”金永南见我很轻松地答应下来心中顿时一松欢天喜地地谢道。

  接下来的几日中我都没有闲着一面从太湖周围各县购买粮食一面去昆山的基地定制高丽人需要的各式兵器忙了个不亦乐乎。

  高丽人最喜欢的兵器就是刀和弓箭其次是类似于鱼叉这样形状的兵器据我推测可能是处于公私两便的目的吧?不打仗的时候还是可以利用到生产中去的提倡使用的人倒是个有远见的家伙。

  因为新粮已经收了上来所以粮食的征集非常容易正好将粮仓里面的陈米给他们装船对此流连于酒肆歌台的金永南似乎不些不太满意亲自跑来质问我为什么给他陈米?我则是很无辜地回答道“金大人有所不知了这海上运输是非常麻烦的如果是刚刚征收来的新米那些刁民们势必不会尽心将他们晒得通透的在仓里面存上十天半月必然会生霉变!恐怕我们运到济州岛以后这满船的粮食都要长毛了!可是我们如果用官仓里面的陈米则不用担心这么多不是兄弟我夸下海口我苏州府治下的粮仓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那一粒粒稻米可都是万中挑一的呀!”

  金永南显然对于这个事情了解得不很透彻听我如此解释了一通后颇有一些不好意思连连向我道歉我则很大度的原谅了他并且为了表示自己所说的都有根据特意吩咐手下在一条船上拉了些新米用来作对比以示自己的良苦用心。

  兵器方面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我一再叮嘱制作匠人们差不多就可以千万不要多费功夫众人都做得有些郁闷纷纷说这么一来会影响自己的制作心情好说歹说之下做出来的东西还是要较之普通的兵刃好上很多。金永南在亲自使用之后连声赞叹深深为大宋的手工技艺感慨不已当我解释说这些都是工匠们特意为高丽朋友精心打造出来的后这位高丽官员感动得涕泪横流很认真地说一定要上达天听使高丽永为大宋的藩属之国。

  “金大人真是个直肠子啊!”我有些感叹地说道。感慨归感慨不过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他一个小小的济州府佥事说的话就能够影响到高丽国的军政大事走向!这只不过是一句惠而不费的好话罢了。

  在将最后一般兵器装好之后留下宋迪照看生意命廖行之暂时代理府中之事我携了公主带着水师分乘大海船四十条士兵千人带着粮食十万担和各式兵器万余件启碇扬帆出了大海向着东北方向全挺进。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