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佛门小道士

章节目录 028、钟声扬,灵息生。

佛门小道士 沙风弥城 6175 2022-06-05 17:07

  寂夜,小道士失眠了。

  在榻上翻来覆去,却浑没有半点睡意。

  脑袋昏昏沉沉,似乎是乱成一团,但仔细一理,却又辨得出,“生死”二字。

  是的,清风在思考生死二字。

  由此,清风又思考起来,“修道,究竟是为了什么?”

  千般说法,万般理由,最终都归结于两个字——长生。

  不错,修道是为了成仙,成仙,却是为了长生。

  长生不老,是人的终极梦想。

  长生不死,却是仙神的梦想。

  不老,与不死,究竟有多大的区别。

  长生,不等于不会死。人之一世,不过百年而已。

  哪怕你活一百零一生,在别人眼里,你也是长寿的。

  人,终究是要死的,这一点生死薄上早已注定,无可更改。

  所以,人所求的,更是容颜的不老。

  长生且不老,一如年少。

  任风花吹尽,最不忍看到英雄白头,与红颜苍老。

  于是,才有人修道,才想成仙。

  成仙之后,容貌永固,岁月悠长。

  只是仙寿虽长,却犹有尽时。

  于是,便想不死。

  生、老、病、死,却是天地法则,人力不可抗,仙神亦无法挡。

  不死?真的就美好吗?小道士皱着眉头,却想不到答案,因为他还太小,感受不到即将寿尽时的迫切与疯狂。

  我修行又是为了什么呢?小道士又问了自己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越没有答案,就越想穷究,渐渐的思维便陷入了死循环。

  “啊!”清风有些头疼了,在榻上滚了好几圈,实在是受不了了,顿时翻身起床。

  夜色深凉,清风却不觉得冷。

  推门,迎面夜风灌来,吹干汗渍。

  清风沐着月光,缓步走到庭院之中。

  菩提寺的夜色,其实更美。

  明月高悬,有清辉落下,笼着方寸山都泛起薄淡的白光,如罩霜雪。

  清风抬头看了看如钩残月,又低头看了看空蒙模糊的远处。

  “还不睡?”一个声音凭空出现,却一点也没有让清风吃惊。

  “悟净师兄不也没睡。”清风说道。

  来人果然是悟净和尚,不过他却是笑了起来,说道:“我早已睡下。现在与你说话的,不过是一缕神念。”

  “神念?”清风奇怪地问道。

  悟净和尚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可还记得你昨日魂离魄散的情形?”

  清风道:“当然记得。那时候我明明盘坐在榻上,但是却又能看到屋外的情形,甚至能看到自己。”

  “这便是神游。”悟净和尚笑着说道。

  清风面露不解,看向悟净和尚。

  悟净和尚解释道:“所谓神游,按字面解释便是指身不在某处,却又确确实实的游历了某处。”

  清风盘膝坐下,认真地听着。

  “凡人濒死,会有一种玄妙的体验,那便是神魂离体所造成的。”悟净和尚缓缓说道:“这便说是,人之神魂并不是永固于躯体之内,若得机缘也可以离体存活。于是,修真之中,便有了出窍一说。所谓朝游北海暮苍梧,此话并不是单指腾云驾雾的神通,同样也是在说神游之事。”

  “所谓神,便是指神念,与人一般的意识不同。意识虽清醒,却不长久,也难以坚实。经过刻意的修行之后,涣散的意识,便会凝成神念。神念一物,离体犹存,若境界高深,甚至可以代替本尊畅游天地。”

  “而且,神念具有本体所没有的玄妙,他可以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随风飘飞,又能伴雨而落。即是说,神念是可以不受时空所限,畅行无阻。”

  “……”

  清风听着悟净和尚滔滔不绝地说着“神念”、“神游”之事,却渐渐地倦意上头,打起瞌睡来了。

  悟净和尚难得起了聊兴,却发觉唯一的听众已经熟睡了,不由得苦笑了两声。

  悟净和尚抱起小道士,回到小道士的屋内,轻轻放在榻上,然后掩门而去。

  清风却是自此睡了一个好觉,唯一可惜的是,天还没亮,他便被悟能和尚叫了起来。

  “悟能师兄?”清风揉了揉眼睛,叫道。

  悟能和尚拍了拍小道士的屁股,说道:“起来了,要敲钟了。”

  清风顿时清醒过来,立即翻身,换好衣物之后,便随悟能和尚来到了钟楼。

  此时,钟楼上架设好了撞槌,只是有些高,清风还是够不上。

  悟能和尚叹道:“清风,你该长个了。”

  清风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悟能和尚只得又去寻了一块大石头,搬上楼来,垫在小道士脚下。

  清风跳到石头上,拿起撞槌,感觉有些重,便看了看悟能和尚。

  悟能和尚却是耸了耸眉毛,做了一个撞钟的手势。

  此时,天还只是微微亮,四周里漫流着迷蒙的雾气,十步之外,基本上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怎么敲?”清风问道。

  悟能和尚说道:“想怎么敲就怎么敲。”

  清风知道从悟能和尚那里不会得到什么提示了,便咬了咬虎,拉起撞槌,猛然间朝大钟撞去。

  “当——”

  清晨,第一记钟声,便响彻方寸山。

  声音虽然有些不够宏亮悠长,却也传得颇远。

  第一下,并不完美。清风有些不满意。

  调整好我度,清风便撞了第二下。

  “当——”

  这第二下,又好了许多,只是仍旧不够。

  清风便不解了,自己明明已经用尽了全力啊,怎么钟声还是这么弱?

  再撞!

  “当、当、当——”

  一连三响,一声未息,一声又起,三声交叠,顿时震耳。

  渐渐地,小道士抓到了要点,开始探制力道与角度。

  “当——”

  钟声悠扬,传播四方。

  清风的心神甚至都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钟声而走,好在又及时拉了回来。

  悟能和尚见小道士敲钟的技术越来越好,便也不在旁边看着了,下了楼去。

  清风目送悟能和尚下楼,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

  既然悟能和尚说怎么敲都随他心意,清风便也不急躁,只是一下一下地敲着,在心里默数着次数。

  才敲到十二下,清风的手臂便有些累了,速度也降了下来。

  悟能师兄不是说凡人的极限是一百零八下么,怎的我才敲十二下便累得不行了。清风有些不解,只得咬牙苦撑着。

  钟声也越来越弱,显得短促无力。

  又敲了几下,清风觉得有些胸闷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闷在心间胸口,无法畅吐。

  清风不敢停下来,只能将间缝拉长,好多休息一会儿。

  情况不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清风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

  清风不由得细细思索起来:师兄说,敲钟就是敲问自己的心灵。而菩提寺最大的法门,便是心。

  清风又想起了《唯我无量观心经》,心里默念了好几遍,却没什么效果。

  蓦然间,清风脑中一个闪念,顿时想明白了。

  敲钟,即是敲问心灵。

  那么,怎么将心灵与钟声联系在一起呢?

  只是靠想象吗?这肯定是不够的,也是没什么用的。

  犹疑间,清风便想到了《大品天仙决》中的那句“气感天地,云聚灵台。神游物外,根生方寸”,不错,心与外物无法相连,但自己却有躯体,这便是一个媒介,也是一个容器。

  清风闭目、静心、宁神、平绪,渐渐地,他感知到了自己,感知到了钟楼,感知到了四周里漫溢的气,与流动的风。

  周身孔窍,忽然齐绽,迎纳天地清气。

  如鲸吸水,清风只觉得无数成丝成缕的凉气,从四面八方涌来,然后透过他的周身孔窍,经由奇经八脉,最后抵达丹田。

  “这是……灵息?”片刻之后,清风感觉到有一楼气息在他的丹田里滞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