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新倾城之恋

第57章

新倾城之恋 逸亭轩 6317 2022-06-05 15:24

  杭州的六月一如既往的闷热湿润,即便不时有淅沥的小雨浇灌着这篇江南润土,依然不能改变它孩子般的臭脾气。

  邻家的张奶奶又来窜门子了,带了一包酥油饼交给小慕慕,他嘻嘻哈哈地接下来,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珠子一眯,弯下小小的腰,糯糯喊一声:“奶奶好。”

  “乖。”张奶奶摸了摸小慕慕的头,问道:“你妈妈呢。”

  沈慕华指了指后头:“在院子里和大外婆三外婆一起打水呢!”

  张奶奶笑了笑,让慕华到前院里玩去,自径走到后院里,就看见简希隔开两个上了岁数的女人,一个人挑着一桶水,在朝两人点了点下巴:“妈,您和三姨娘就休息吧,这些事我能做。”

  两年过半百的女子微含笑意,点点头,相继朝屋子里走去。

  算了一算,抗战结束之后,简希回到杭州已经快三年了,这期间,小慕华也快十一岁上初小了,她却依然做着单亲妈妈,一个人独挑简家的大梁。

  张奶奶迎了上去,在三步外拦下简希:“奶奶来帮你。”说她是奶奶,倒不是因为年纪,只是她从前早婚,年纪轻轻已经有了儿子,儿子又结婚早,眼下已经是奶奶的级别了。是以,简希这一小辈便称她阿姨,小慕华只得称她奶奶。

  简希一见邻家的这位年轻奶奶又犯头疼,她倒是热情,就是热情过头,上门来除了送些衣料瓜果,就爱给她介绍对象。

  张奶奶笑弯了眸子,拉过简希到前头问:“这些天你简老将军身体如何。”

  “还不错。”简希平淡回答,她也没想到自己离开的八年,爸爸中风入院,至今依然痴傻,分不清她们。只得劳苦母亲和孙真真劳心劳苦服侍。

  直到她带着八岁的小慕华回到杭州,这才认了祖,落叶归了根。

  想到这里,她放下水桶,试问道:“上次托您找的那位大夫可有下落了?”

  张奶奶摇头:“没呢,大约困在某处回不来。虽然抗战是结束了,但咱自己国家的内讧还持续着。回不来也是正常,不知道这场内战什么时候有个头。”她竖起食指掐了下,拍了拍脑门:“看我这记性,还算什么算,也不过两年多了。”

  简希点点头,也是。内战不结束,不能回来。也许……他也因此回不来。

  张奶奶见她一副失魂落魄,叹气摇头了:“还在想着你那不归家的人哪。”

  怎能不想。

  这些年的想念太深刻,也太遥远。时间像一把磨刀石,总有人会因此将感情磨淡,然而她的感情却如一瓶葡萄酒,越是长久,越是沉淀。

  这样深刻的感情,她放不下。

  简希笑了笑不说话,重新提起水桶朝屋里走。

  张奶奶跟上来了:“要我说,这战一打就是八年,你都没瞧见杭州沦陷那会儿,哎哟哟,那鬼子挨家挨户地搜刮。要不是我机灵,带着孩子们往底下面躲,早被他们给捉了,一张张鬼煞脸!你那当家的既然也是军人,指不定就……”至此打住,不愿意再提及之后的字眼,只得怨了声:“还不如再找个,我听说西湖那边有个人家招亲,男方也是个鳏夫,家境条件都是不错的,不会委屈了你。”

  简希一路听她唠唠叨叨,介绍了东家的接着推荐西家的,她一个人则忙活着烧水,煮面条。最后将焦头搞定,解下身上的围兜,笑眯眯问她:“张阿姨,来了这么久,饿不饿?留下来先吃一碗面。”

  张奶奶一瞧那锅子里的雪菜肉丝焦头,吸入鼻间也是香喷喷的,瞬间垂下雨滴了,笑着应下来。待走到饭厅里,才发现自己被简希忽悠了,无奈之下找简母和孙真真谈亲事去。

  简希也不管三老如何折腾,抱着小慕华在桌前哗啦啦共吃了一碗面,然后哄着他午睡去了。

  小慕华已经十一岁了,两岁的时候还听不懂大人之间说情情爱爱,十一岁终究是懂了,临睡前捉着简希的袖口问:“妈妈,我是不是会有新爸爸啊?”

  简希愣了片刻,笑出声音来。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问他:“人小鬼大,你哪里来的新爸爸?”

  小慕华瘪着小红唇说:“就是那张奶奶说的,她每次过来都要说好大一堆话,说要给我介绍新爸爸,给妈妈介绍新丈夫。然后一家人高高兴兴的。”

  简希问:“那你想要新爸爸吗?”

  小慕华嗯嗯呀呀了几声,撑着小脑袋,圆圆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含着一包水儿似的模样:“以前愿意,后来就不愿意了。”

  “为什么呀。”

  “因为学校里的同学说,新爸爸会和妈妈生新弟弟,弟弟会把妈妈抢走,新爸爸也不会对旧爸爸的儿子好的,所以不想要。”

  “嗯?”简希听了哭笑不得,小孩子一旦接触了外界,什么样的流言蜚语都能听进心里去。

  “妈妈。”小慕华凑上粉嫩的小嘴唇儿,挤在她的脖颈间,吐着口水道:“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简希想不出别的理由,只能点头说是。

  “那么你会不会给我找新爸爸。”

  “不会。”她摇头,将调皮的人儿从身上扒下来,塞进被子里:“所以,你乖乖睡觉,知不知道?如果不乖,我就给你找新爸爸。”

  于是,小慕华立即乖乖地,端端正正地掩好被子,伸出小脑袋闭上眼睛。

  简希笑着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起身出门,小慕华却在此刻睁开眼睛,猛地坐起来道:“妈妈,我还是喜欢旧爸爸,虽然我还没见过他,但是我见过照片了。我喜欢军人的爸爸。”然后迅速躺下,又窝进小被子里了。

  现在的小鬼说话也都这么煽情了吗。

  简希无语了,一个人偷着乐了一会儿,回到屋子里。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一笔一笔,将今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比如,买菜用了多少钱。比如,和小慕华一起读书,他遇上了什么新的字眼。比如,小慕华今天终于会把《百草园》读下来了。又比如,爸爸今天看她会笑了,妈妈和三姨娘又唠叨了。

  一条一条一件一件,都记得详细。

  好像要把离开他的这些年都记录下来,等到遇上他的那天,好告诉他,这些年,没有他的日子,她过得如何,想念他想念的如何,他的儿子,成长的如何。

  再翻开从前的日记。

  自从去了延安,她挺着个大肚子,做了战地记者。而后一面带着小慕华东躲西跑,跟着共产大部队移动,一面写着新闻稿,送给各大报社,希望即便远在山脚的他,也能看见她的文章,感受到她的思念。

  很想告诉他,他的情敌,高珩也参了军,只是在四年前在一场战役里失去踪迹,他们至今没能将他找回来,即便连遗体也没有。

  陆双双没有如愿和高珩在一起,听说她两年前和林玉肖回到北平安家。

  顾乔梁和谢语微生了一对双胞胎,现在大概已经回到上海老家了。

  至于小旭和简阳,前年孙真真刚刚收到他们的来信,附上了一家三口的照片,孩子还小,看不出性别。信上虽然未提到关于她这个侄子还是侄女的消息,但小旭和简阳道了歉,也说明他们过得不错。

  所以……所以呢,现在只剩下他们还没能团聚啊。

  不免,有些心恸。

  而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

  落笔,1949年六月。

  展眼又是个飞雪的冬季。杭州重新银装素裹了起来,像是包着一层灰的白馒头。接道上的人和建筑也开始陆陆续续穿上厚实的大衣,纷纷深肃起面部表情。

  这样的杭州,并不陌生,却无比怀念。

  小慕华已经完全从学小毕业,考入了一座著名的中学堂,只是路程遥远,简希必须每周送他上学,一周后才能回家。所以这一周的粮食,衣服,都要准备好。

  简希牵着小慕华走上山路,有一两个同校的同学和家长也会同行。这时孩子们就能欢声笑语说一些学校和家里的趣事,慕华唠叨外婆岁数又大了,话有多了。

  别的小朋友嫌弃妈妈做的饭菜不好吃,没有慕华妈妈做的好吃。

  所以小慕华骄傲了,咯咯笑得前仰后翻,偷偷指着女人中最漂亮的那个说,那是我的妈妈,漂亮吧,上得厅堂入得厨房。

  家长们三三两两也说了,小孩子成绩下滑了,中学堂里的功课难了许多。但是小慕华是全校成绩最好的,于是各个羡慕简希,夸得天花乱坠,各个叹息,要是自己的儿子女儿有慕华一半就好了。

  简希心里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客客气气说了一声,只要孩子高兴,怎么样也就无所谓,毕竟是自己生下来的。

  家长点头,说也是也是。

  走到半路的时候,小慕华一翻书包,想起拉下了一本笔记本,只能哭丧着脸跑到简希跟前说,想要回家拿。

  简希问道:“还是妈妈回家拿吧,笔记本什么颜色。”

  慕华想了想,确定道:“绿色的,封面有毛主席的!”

  简希摸了摸他的头:“跟着阿姨和你同学走,别丢了,妈妈赶回去拿。”

  慕华点点头,目送她走了,才乖乖地跟上。

  简希匆匆忙忙回到家里,两老正推着简正德去了医院复诊,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她和小慕华做的风铃一阵阵铃铃的清脆荡漾。

  回家的途中,她不小心滑了一跤,身上沾了些脏兮兮的水泥,但碍着时间紧迫,只得换了一件外套,拿起绿色皮儿的笔记本,再匆忙出门。

  那一刻,风铃声好似集体说好的,不约而同跟随一阵小风起舞唱歌,冬日的阳光隔开了云层,洋洋洒洒被泽了大地。

  简希推开的门的瞬间,只见那个人穿着一身墨绿色的军衣,站在一米阳光之下,依然是细碎的发丝,好像染着阳光的颜色,闪闪发亮,依然是光辉夺目的眼眸,在她面前深刻凝注。

  只是眼神里多了一种味道,是思念。

  只是那张年轻的俊脸,此刻,苍老了许多。

  他站在老槐树底下,对着她招招手,熟悉到哭泣的声音从那边乘雪而来。

  “小希,杭州又下雪了呢。”<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