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草根侠医

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疼

草根侠医 三中五中 4736 2022-06-03 12:27

  医疗价值这个名词太随性了。

  不同单位,不同人员,各有解释。

  对津门市肿来说,杨旦现在进入疾病后期,不能行抗肿瘤治疗,因为任何抗肿瘤治疗都毫无意义,没效了。

  留在津门市肿,就是占床位,所以是没医疗价值了。

  可杨旦要是回到当地医院,当地医生给予对症支持,镇痛的镇痛,营养支持就补充营养,那还是有那么点价值。虽然这个费用远远不如津门市肿那边的费用。

  医院毕竟也不是慈善机构,杨丰收无奈,带着杨旦回了老家医院,继续诊治。

  但杨丰收心不死啊,既然正规医院,正规医生已经没有办法了,那么他开始把目光转向秘笈偏方上面。

  什么蚂蚁能抗癌,就去买蚂蚁。什么一种名为仙鹤草的草药能治疗癌症,那就花大价钱买去。

  这时候的杨丰收一家,也已经有了一些欠债了。不过这个欠债还在能偿还范围之内。只要随后认真经营蔬菜种植,这钱应该能还的上。

  各种道听途说之下,杨丰收获知京城有位医生叫李凉,他搞了个研究,叫CIK-DC细胞免疫治疗,专门治疗癌症。

  他先打了电话咨询,接着自己跑到京城实地察看,觉得很正式,应该不会有差。

  但李凉主任的20万元治疗价格把他难住了。

  搁在去年,杨旦刚开始治疗的时候,这20万真心不是事,但现在,又是手术,又是化疗,又是靶向药物治疗,老杨家的家底被掏空了,这20万,真心拿不出来啊。

  回到老家,杨丰收跟耿赛花商议,还是咬咬牙决定,借钱看病。

  亲戚好友里面有人劝,算了,放弃吧,津门的医生也是这样说过了。

  也有人耐不住杨丰收耿赛花的苦苦哀求,算了,大家凑一凑吧。

  这一次,老杨把大棚都抵押出去了,从京城回来,他要给人打工赚钱了。

  为了省钱,杨丰收带着儿子杨旦做夜间车抵京,这样睡觉的问题,在火车上解决了,省一晚住宿费。

  火车到达京城的时候是凌晨5点多,就在火车站大厅找个角落坐一坐,等7点,再去医院。

  当天抽血进行CIK-DC细胞培养后,直接返回。

  第二次去是输注CIK-DC细胞,除了在医院治疗内容不一样,其他过程一样。

  第三次又是抽血培养,第四次输注,周而复始。

  按计划,杨旦要抽6次血,输注6次,然后,这20万没了。

  哦,你问效果?

  李凉主任说了,有效肯定有效,就是具体到哪一步,不好说。要是老杨有钱,最好这6疗程治疗完毕后,再治疗6疗程。

  杨丰收苦笑,再说吧,再来6疗程,还要20万呢,总要先借到钱吧。

  李凉主任自然是不管病人的。呃,这句话有歧义。这个不管病人说得是日常看管,写病史,记病程录。

  这些琐碎的杂事,由底下医生完成。具体到杨旦,是凌晨在经管。

  今天凌晨早早的到了医院,因为已经短信联系过,那个叫杨旦的病人,今天会来医院,进行第5疗程的细胞输注。

  那个病人似乎很穷,每次就是速度来速度走,打完就走,丝毫不停留。同时,也不要其他辅助用药,什么香菇多糖注射液啊,胸腺肽针啊,薏苡仁油注射液啊,左卡尼汀针啊,统统不要。

  杨旦的父亲杨丰收跟他有过交流,确实是没钱了,这仅有的钱,还是花在刀刃上吧,那些辅助用药,能省就省一下,可以吗?

  凌晨也是穷人家出身,他很感动杨父的执着,同时对同为大学生的杨旦也感同身受,那不打就不打吧。

  因此凌晨凌医生,就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把杨旦的辅助用药给停了,仅仅是一些维生素B6,维生素C,这是为了看看静脉通道正常不,以及测试心脏能不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前负荷。

  如果什么都不用,行也是行的,但就怕输注CIK-DC细胞,杨旦心脏突发不适,毕竟输液有一个增加前负荷的问题。当然也有过敏反应等问题。

  今天孙玉郎也来到了李凉院士所在的这家部队医院。

  李凉院士,李凉教授,李凉主任,都是一个人,根据具体场合,带上不同的后缀而已。

  因为孙玉郎是药物研发小组,是杏林计划成员,所以就称呼他李凉院士。

  孙玉郎在这家医院的肿瘤内科病区,看到墙壁上的墙报,感到非常不适。这是从病人角度感同身受。他觉得,按照李凉的这个做法,病人要蒙受很大的损失。

  暂时孙玉郎还不知道李凉的收费价格,但别人来住院,路费,住院费,药费诊疗费,肯定是有支出的。

  钱还可以说身外之物,但健康呢?孙玉郎觉得,如果这个治疗无效,病人体内的肿瘤得不到抑制,那么肯定要发展了。

  晚期又没有正常机会的还好说,毕竟可以说死马当活马医。但如果晚期,还有正常治疗手段机会的话,你这个把人家拖延了,耽误了,那就是罪过了。

  在孙玉郎还在看墙报的时候,凌晨在值班室换白大衣,准备工作。

  而杨丰收搀着儿子杨旦一步一步地走入病区。这是第10次过来了,对杨旦来说。前面抽血培养细胞5次,输注4次,这次过来是输注第5次。

  对他爸爸杨丰收来说,是第11次,因为有一次治疗前考察。

  但这第10次也好,第11次也好,情形不容乐观,因为杨旦的腹痛越来越重了。

  一开始发病的时候,杨旦也是腹痛。后来查出是这个该死的毛病。

  经过手术,经过化疗,经过靶向药物治疗,腹痛有所好转。但随之而来的是其他问题,主要是进食与排便。

  进食一次不能太多,稍微多一次,就腹胀呃逆。津门医生说这是后腹膜肿块压迫胃体,压迫胃的幽门部,压迫十二指肠部,压迫其他肠道所导致。

  大便很难解,有时候要十几天才一次,但每次都以腹泻形式解出。津门医生说也是因为腹腔肿块的原因,肠道被压迫,导致蠕动不能正常进行。

  还有因为肿瘤导致进食少的原因。吃得少,拉得也少,没毛病。

  但腹痛,杨旦已经很久没出现了。这一次腹痛,出现在上一次来抽血进行细胞培养后。也就是第9次过来之后。

  在老家医院,医生给处方了泰勒宁片镇痛。带着镇痛药,满抱着希望,杨丰收搀着儿子,坐着夜间火车,还是来了。不来怎么办?

  收费是一次培养一次输注收取的。等于说,这次过来,是交过钱的。3万多呢。总不能交了钱却不治了吧。

  还有最后1次,那个再说,毕竟钱还没给,但整个来说,已经给了17万左右了,以及那4个半月的时间。

  “爸,我痛,”杨旦很乖,很能忍,除非是真痛,实在忍不住了,他不会开口。

  “啊,又要吃泰勒宁吗?火车下来的时候才吃过啊,那时候5点多,现在才8点多啊,老家医生说至少也要6小时才能再吃啊。”

  “爸,我真疼,”说着话,杨旦的鬓角,都有冷汗流下来了,同时,整个身体也开始佝偻下去。

  杨旦佝偻下身体,这样的动作,幅度有点大,在病区走廊里的很多人就看到了。孙玉郎也看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