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周匡天下

章节目录 第十九章 大周重臣会议

周匡天下 大杀四国 7090 2022-05-26 21:26

  折御芬不由地想起了昨晚父亲折德扆从皇宫回来后对自己和哥哥述说的事情:

  为了表示对折家的器重,周世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破例让折家的人参与了高平之战后,周世宗与亲信大臣的小朝会。

  虽然是小朝会却在万岁殿举行,周世宗勤于政事,大部分时间都在万岁殿处理政务。万岁殿不算大殿,还是周世宗的寝宫,能进万岁殿的都是关系亲密的重臣,这样更能显示他的恩宠。参与这次小朝会的人不多,却都是大周朝的重臣:文臣有首席宰相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范质、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李谷、中书侍郎平章事王溥、枢密副使魏仁浦,武将只有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侍卫军马步军都虞侯李重进、卫王符彦卿。

  威严日隆的周世宗坐在御座上,眼光从重臣的脸上一一扫过,然后道:“今天是朕回到汴京的第三天,高平之战和北伐中将士们洒汗流血,正是有了他们,朕才能打败刘崇。有功的将士朝廷不能亏待了他们,你们说是不是?”

  “是的,陛下。”大臣齐声道。

  周世宗点点头,目光转向身边的窦思俨,窦思俨会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折子一一发给殿中大臣,等大臣们都拿到折子,周世宗才道:“这是朕花了一整天和吏部还有在座的一些人草拟的一份升迁名单,大家看看有何意见。”

  折德扆拿着单子粗粗看了一眼,好家伙,涉及到的升迁官员有上百人之多。第一个是加中书侍郎平章事王溥为礼部尚书、监修国史;第二个李谷,晋升司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第三个是枢密副使魏仁浦,升为枢密使;第四个是李重进升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第五个天雄军节度符彦卿拜司空,晋封为魏王.........

  前面几个都是中枢要职,关系重大,后面的都是一些将领的普通晋升,折德扆匆匆扫过,奇怪是在后面用大字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却没有说明晋升和职位,一个是开封府马直军使赵匡胤,一个是指挥使郎兵。

  折德扆心里一动,看着这份名单,显然已经作了详细周密的考虑,基本已经定型了,还有可议的?恐怕最后这两个人才是关键。不过,堂堂一国帝王怎么会两个将领大动干戈?折德扆想到这里偷偷向皇帝瞄去,周世宗面带微笑,看不出异常,倒是下面的群臣面色有些激动,他心中忽然了悟,像打开了一扇窗子,透亮起来:周世宗是以此来显示他对臣子们的重视,从而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和拥戴,并显示自己不独断专行的胸怀。

  魏仁浦看完名单站起来,面色激动地走到大殿中间叩首道:“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重视,实在诚惶诚恐,恐有负圣恩。”

  周世宗哈哈一起,走下来扶起魏仁浦道:“爱卿过谦了,高平之战,众将皆有惧色,唯有爱卿力劝朕拼力死战。从太祖开始,魏爱卿就兢兢业业辅佐太祖,助先皇成就大业。先皇临终前对朕说‘仁浦乃忠实干练之士,不要让他远离禁密之地。’足见太祖对魏卿的重视,这个枢密使非你不可啊。”

  魏仁浦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语声哽咽地道:“臣得大周两代帝王宠幸,何等荣幸,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重进也站出来感谢周世宗恩德,他也努力装出感动的神色,可惜他本来就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何况,他本来是侍卫司都虞侯,上面没有都指挥使,他实际上行的就是都指挥使之职,周世宗如今只不过给他正名罢了。因此,李重进表现出来的远远不如魏仁浦感人。不过,周世宗还是勉励了他几句,对这个表哥,太祖任命的顾命大臣,周世宗还是信得过他的。

  这份升迁名单作为首席宰相范质自然是看过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他、魏仁浦和周世宗拟定的,事实上吏部各主要职位都没有授人,人事任命权牢牢掌握在周世宗和范质手里。

  范质是能臣干吏,但是范质很执拗,他认为官员不宜升迁过快,这不仅会让其他人妒忌,而且对升迁过快的人自己也不利,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赵、郎二人的升迁,范质和周世宗各执己见,互不先让,这也是今天小朝会的重点。

  一会儿重臣看完了名单,李谷和王溥首先表示没有异议,折德扆也跟着道没有异议,折家远在西北,对朝中事情的了解远不如在座的其他人,他又有发言权?折德扆心里明白,周世宗根本没有想让他发表意见。

  府州为大周西北屏障,抵挡契丹、监视党项,地位非常重要。从唐代初年开始至今,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五代诸国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但是,折氏毕竟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尽管这一家族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但中原王朝仍然以“蕃官”视之,将官们也习称折氏统领的军队为“蕃兵”。汉人一向有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对折家又不能报以绝对信任。

  同样,折家离开了中原王朝的支持,在契丹和党项的夹缝中间也难以生存,所以折家不得不向中原王朝效忠,折德扆来此就是表明折家向新皇效忠之心,而周世宗投桃报李,让他来参加如此重要的朝议,显示大周对他的重视和信任。双方心照不宣,因此,他也乐得清闲,顺便看看戏,了解一下朝廷的风向。

  折德扆这般想着心事,只听下面张永德站出来说道:“陛下,臣随陛下亲征,亲眼目睹高平之战的危机,是赵匡胤将军出奇谋,劝说臣和他各率两千骑兵,攻击刘崇两翼,幸赖赵将军和众将士拼力死战,才打败刘崇。可以说没有赵匡胤就没有高平之战的胜利,陛下,赵将军的战功冠群将校,应该重赏。”

  张永德是太祖郭威的女婿,周世宗的姐夫。高平之战,张永德的功劳不输于赵匡胤,周世宗给了张永德不少赏赐,却没有升他的官,张永德也没提。他已经是大周两支主要军队之一的长官了,还能怎么升?任何一个皇帝都绝不可能把军权交在一个人手里,张永德深深明白这点,如果皇帝真的升了他的官,他反而要惶恐了,所有他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宰相范质、枢密副使魏仁浦也闭口不谈。

  周世宗听后微微一笑道:“永德说的不错,如此旷世奇功,怎么能不加官进爵?殿前都虞侯空缺,依朕看,还是让赵匡胤补上这个缺吧。”

  其实大臣们都知道周世宗想提拔赵匡胤不是一天两天了。周世宗郭荣和赵匡胤是老相识了,早在郭威称帝之前两人就认识了,了解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广顺三年三月郭荣被太祖郭威任命了为开封府伊,封晋王,襄助周太祖处理军国大务。也就在此时,赵匡胤得到太祖郭威提拔,升为滑州兴顺军副指挥使。刚接任开封府伊的郭荣颇感身边缺少得力干才,得知赵匡胤欲去滑州的消息,即上奏朝廷同意,将赵匡胤留了下来,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

  马直军使只是开封府属骑兵的指挥官,官职不高,但是赵匡胤却毫无怨言,用心辅佐当时的晋王郭荣。因为这件事,周世宗一直感觉有些对不起赵匡胤,区区一个马直军使太屈他的才了,而赵匡胤从来不提此事,只是愈发卖力办事,这更加坚定了周世宗提拔他的决心,只是苦于赵匡胤声望不够,又一直没有军功,而无法破格提拔。

  高平之战他表现的出人意料,立下了大功,周世宗正好想破格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不料遭到了范质的反对,偏偏范质又极为执拗,周世宗虽说刚刚取得了高平之战的大胜,声威大振,但是还需要范质这样有才能的老臣辅佐,周世宗不想搞僵彼此的关系,就灵机一动说集合朝廷重臣商量此事。

  范质既然反对赵匡胤越级升迁,功劳不输于赵匡胤的郎兵自然也难以幸免。周世宗和枢密副使魏仁浦都很欣赏这个年轻聪明的小子,尤其是魏仁浦极力推荐同样出身低微的郎兵,建议升他为铁骑左厢第一军都指挥使,因为范质的反对也被周世宗放到了现在商讨。

  周世宗的话音刚落,范质立即跳出来反对道:“陛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这官也应该一级一级的升,把一个在下面惯了的人忽然拔的太高,也未必是福啊,请陛下三思。”

  张永德道:“陛下,不要再犹豫了,自古官位乃有才者居之,越级提拔古来比比皆是,赵将军才能出众,可当此重任。”

  范质道:“陛下不可,臣以为赵将军还要在历练历练........”

  “好了。”周世宗略嫌疲惫地摆摆手道,“你们也不用争了,赵匡胤的才能朕了解,朕相信他必然不会辜负真的期望,就这么定了吧,拟旨封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范爱卿不必再说了。”

  范质张了张口,入眼的是周世宗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他清楚,自从回来之后,周世宗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过,他把自己关了一天,思考高平之战的得失,然后又和他一起商议将士们的封赏,有功将士的升迁。看着高高龙椅上那张才三十三岁的脸,却有着五十岁的深沉,范质想起太祖郭威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没来由的心里一痛,他又张开了嘴道:“臣领旨。既然陛下如此看重赵将军,臣愿亲自前去宣旨,希望赵将军莫辜负了陛下的殷殷期望。”

  周世宗欣喜地道:“好,爱卿知朕的心啊,准你所奏。”

  了了一件心事的周世宗大为高兴,魏仁浦看着皇帝高兴,出列走到中间甬道道:“陛下,高平之战有两个人立下了不世奇功,一个是赵将军,一个是郎兵。郎兵原先不过一伙长,却能收拢太平驿战败流散的残兵,不畏生死前来高平助战,此等为国死难之心让臣等感佩,让那些高平之战投降的士卒羞愧无地。

  郎兵有勇有谋,有大将之才,高平之中是他看出了刘崇军的弱点,一举击杀张元徽,致使汉军士气大跌,然后才和赵匡胤将军顺利击破张元徽部,冲击刘崇中军。高平之战郎兵功不可没,陛下应该给予重赏!”

  周世宗眉毛一跳,嘴角微翘笑道:“诸位爱卿认为朕该如何赏他?”

  卫王符彦卿锊须一笑道:“听说这小子借着老夫的名号吓走了长平关守军,有趣,有胆,有谋啊,老夫年轻的时候可这份心计,老臣以为可以重用郎小子。”

  周世宗微微一笑,魏仁浦趁机道:“陛下已经升了郎兵为指挥使,臣现在保举郎兵出任铁骑左厢第二军都指挥使。”

  范质张了张嘴,想反对一下,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小伙长升为中级将领都指挥使,只要短短三个月,这是古往今来没有过的升迁速度,堪称奇迹了!不过既然前面有赵匡胤的前例,郎兵升迁虽快,职位却远远不如赵匡胤升为殿前都虞侯那么敏感、重要,又有魏仁浦保举,他也就不好再反对了。

  周世宗见范质动了动嘴,却没说话,知道他默认了此事,微微一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此事就定了吧,拟旨封郎兵为铁骑左厢第二军都指挥使,骁骑尉。”

  骁骑尉,正六品的官,都指挥使封五品的骑都尉都不为过,郎兵职高而品低,是陛下的谋略还是向我的妥协呢?范质脑中飞快转过这些念头,他忽然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陛下还忽略了一件事情。”

  “哦。”周世宗惊奇地道,“爱卿请说。”

  范质道:“郎兵立下战功陛下给封赏理所当然,陛下可还记得郎兵献了一万八千匹优良战马给陛下了吗?这些战马价值六七十万贯之巨,更是我朝有钱也买不到的宝贝啊,陛下难道不该有所表示?”

  “对对,是应该重赏才是。”周世宗拍拍额头道,“朕这几天忙糊涂了,爱卿看赏钱多少合适?”

  不是忘了,而是大战过后,国库空虚,拿不出许多钱来。

  范质道:“如今国库空虚,不宜赏钱太多,臣听说郎兵对陛下说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敢要陛下的赏赐,因此朝廷只要让他知道陛下的心意就可以了。依臣看,赏钱二万贯足矣。”

  二万贯不算多,朝廷可以轻松拿得出来,周世宗松了口气,范质没有给自己出难题,他高兴地点点头道:“好,一并拟旨吧。”说完他笑着道:“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别看法?如果没有今天就到此为止了吧。”

  范质等人躬身道:“臣等没有。”

  “好。”周世宗忽然转头问折德扆道,“折爱卿,你有看法?”

  折德扆出列恭敬地道:“臣今天收获良多,我大周君贤臣良,上下一心,能臣良将辈出,

  臣相信不久之后,我大周当一匡天下,还黎民一个朗朗太平。陛下若有驱使,折家无所不从。”

  周世宗大笑道:“说的好,一匡天下,我们君臣一心,何愁不削平天下!哈哈哈.......”

  ...............................

  “妹子,你......你不会看上那个郎兵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沉浸在回忆中的折御芬听到哥哥在身边说话猛然惊醒,她脸上一红,嗔道:“胡说。”

  说完舞着马鞭,啪啪啪,跑到前面去了。

  折御勋微微一笑嘟囔道:“有这样一个妹夫也不错,年纪轻轻就官居六品,封侯拜相也未尝不能。”

  说明:五代京城名称繁杂,最常用的有大梁、汴京、汴梁、东京、开封,各位最熟悉的我想可能是开封了,这里为了方便,统一称为开封便了。

  PS: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祝朋友中秋快乐!

  享受月饼前别忘喽给四国一张票票,俺在这里努力码字呢。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