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摄政王的小妆娘

作品正文卷 第66章 婆媳

摄政王的小妆娘 许元宝 6715 2022-05-22 21:21

  来自齐珩的炸弹让裴宝儿感觉极为魔幻。

  她向白露细细打听了一番,才得知,原来魏太妃并不是自先帝殡天之后就被接出宫来颐养天年的,而是去年底春节前才急匆匆被送了出来。

  “……事前没有一点风声,若说没问题奴婢是不大信的。”白露压低了声音,“奴婢这几年虽说只管着正院,平日里也不大出去走动,但春柳那妮子跟厨房的人混的熟,总能带回些新鲜消息。”这是说的她手底下那个机灵的小姑娘。“回府的当天还没什么,过了好些日子,底下人才知道,原来皇上龙体不适的消息传出来的日子,恰好也就是那几日,您说巧不巧?”

  凌雪也道:“往年进了冬月,王爷总让咱们底下人提前采买东西,送去长乐宫当年礼。去年这差事恰巧落到奴婢那当家人的头上,只是东西都置办好了,却突然接到消息,说是不必送了。奴婢当时还纳闷呢,老娘娘出宫未免也太过仓促,好歹过完年再……”

  白露、凌雪代表了大多数底下人的想法,只是她们消息不够灵通,顶多就是觉得有些古怪,想不到更多,更不敢想太多。

  但裴宝儿就不一样了,她虽然没亲身经历过,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她对这种宫闱内不见血光的厮杀套路略熟悉,故而更是为自家儿子的安全感到万分担忧。

  她忧心忡忡地呢喃:“京中可有什么名师?若是能请来给砚儿开蒙,也不必每日一大早还没睡醒就要进宫……”

  北雁端了碗燕窝羹过来,顺口道:“不是说,如今教授皇子皇孙们课业的是前任国子监祭酒严老先生么?满京城里,只怕没有旁人比严老先生更有学问了吧?”

  这倒也是。

  裴宝儿脸色一苦。

  北雁将青花缠枝碗盏放到她面前:“主子快喝吧,你这两日都睡得不大安稳,眼下都青黑了。这血燕补气清热,有助于清心安神……”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后,才小心翼翼地最后补了句,“都是王爷命人送来的贡品。”

  裴宝儿又不是傻子,自然闻弦音知雅意。

  她对北雁疑似“背主”的行为不大高兴,低声吐槽道:“不就是燕子的口水么,说得好像多高级一样,我才不领他的情……”

  “什么水?”没听清的北雁一头雾水。

  裴宝儿撇了撇嘴,“没什么。”

  她抱着不喝白不喝的心态,一边慢斯条理地搅着碗里的羹汤,一边将心神拉回小皇帝中毒一事上。

  从齐珩的说辞来看,魏太妃像是背锅的,那么,真凶会是谁呢?

  裴宝儿胡思乱想了一通,感觉大半个齐家的人都有嫌疑。因为,她是逆推着思考的。

  如果小皇帝挂了,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呢?

  反正小皇帝年纪还小,又没有子嗣,他要是翘辫子了,肯定得在那些叔伯兄弟里找个当皇帝。

  所以,叔伯辈的嫌疑人包括:病恹恹不过还活得十分精彩的康王,刚成亲入朝办事不久、年轻有朝气的宁王等。

  堂兄弟这辈的可能性就多了去了,毕竟齐珩这帮兄弟儿子都没少生,他这个只有二子一女的已经算是子嗣单薄了。除去还没生娃的宁王,其他王府说不得都盼着小皇帝早登极乐,好换自家儿子上位呢。尤其是安王府,那可是当年被秦太后点名了的“候选人”之一。

  也不排除是齐珩这个摄政王叔终于想再进一步,虽然这种可能性有点低。据裴宝儿对他的了解,这个人想要什么都是直接去拿的,不会吃饱了撑着绕这么大个弯子。

  虽然不大想卷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但对儿子的关心还是让裴宝儿决定,主动去北院一趟,看能不能打探点消息。

  众婢知道后,纷纷面露欣慰之色。

  要知道,她们从没见过裴宝儿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厚脸皮儿媳妇,跟婆母住在一个府里,却愣是能视而不见。晨昏定省没有就算了,这回来都快半个月了才终于松口去请个安。

  白露还给了温馨提示:“老娘娘有礼佛的习惯,每日申时都会在小佛堂里,且不许人打扰。主子若要去,最好早些去。”她的意思其实是,让裴宝儿清早便过去,请个安,顺便服侍太妃用个早膳,做低伏小一下,将先前的不敬行为圆过去。

  裴宝儿也点了头,不像是有什么意见的模样,这让白露松了口气。

  没想到,次日早上她照例进府来调教小婢们时,发现辰时都早过了,裴宝儿还睡眼惺忪地在用早膳。

  “主子,您不是要去北院吗?”白露小心提问。

  裴宝儿随口道:“是啊。”

  “可是,都这个时辰了,老娘娘估计早就用过早膳了。”白露很是无奈。

  裴宝儿一脸莫名其妙:“所以呢?”她瞅了眼天色,自顾自道:“这不是还早着嘛,她下午才礼佛,我只要在午膳前回来不就好了?”

  白露和北雁交换了个颜色,齐齐没话了。

  于是,等到了北院的时候,裴宝儿果然遭受了来自魏太妃的眼神杀。

  “唷,这早不来晚不来的…可真是稀客!何嬷嬷,快请上座,免得我那身娇肉贵的儿媳妇又给晕了过去,等三郎回来甩我脸子~”

  裴宝儿眼角一抽。

  她忽然记起,自己刚成为裴姝后不久,林氏被赐为侧妃的圣旨下达后次日,魏太妃这个婆母就将她召进了长乐宫,软硬皆施地告诫她不得苛待林氏、要大度,云云。当时,裴姝的身体实在是糟透了,她为了维持其人设又不能假装贤良淑德,便跟当时的魏淑妃顶了几句嘴,惹得后者大怒。不但连个座都没给她,罚她站了好久,还让人去寻了散朝后的齐珩过来告状。然后,好巧不巧的,就在齐珩出现后没几句话的功夫,她就晕了过去。

  短暂的昏迷中,她也不知道这对母子之间说了什么、是否发生过争执,但从醒来后的观察来看,似乎齐珩有些不悦。当时她还以为,他是看自己不顺眼,还又刺了他几句。结果,他竟是因为此事对魏太妃发了火么?

  裴宝儿不禁有些心神恍惚。

  如今回想起来,这套路怎么看怎么像白莲花心机女配的手段呢。

  “咳,母妃这是说哪里话。先前不过是媳妇病体沉珂,怕将病气过给了您,一直耽搁到今日才来,实在是媳妇不孝。”裴宝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魏太妃张了张口,本来准备好的嘲讽竟没能派上用场。

  她不禁用全新的眼光来打量这位跟她做了好些年婆媳的裴氏,越看越觉得,似乎裴氏身上的气质相比从前变了不少。

  没那么清高自傲、目中无人了,衣着打扮也没那么喜欢走飘逸出尘的路线了,看着更像个凡人了,但还是一副不大好接近的样子。

  她有心验证自己的想法,特意使了个眼色,何嬷嬷出去之后不久,秦姨娘便袅袅娜娜地奉茶进来了。

  裴宝儿随意扫过一眼,又将目光落到了颜色清浅的茶汤上。

  毫无先前闹着将人撵出府的愤恨模样,也无后来的冷漠、厌恶。刚才那一眼她看得分明,裴宝儿的眼神中波澜不兴,像是根本不认得秦氏,只当成是普通的一个侍婢。

  秦姨娘奉上茶后,又姿态优雅地扭动着杨柳细腰朝裴宝儿拜了下去。

  “贱妾拜见王妃,王妃万福金安~”

  裴宝儿仍是神色不动,恩了一声,示意她起身后就没了下文,径直转向魏太妃道:“母妃,前儿进宫时,太后还托媳妇问您的好呢,说是您身子不适,不然定是要请您过去的。不知,母妃这两日可有好些?”

  魏太妃忍不住又想多了,裴氏这是在以牙还牙,嘲讽自己装病吗?

  秦姨娘看她脸色微僵,便抢着道:“老娘娘近来一直心慌气短,太医也没说出个什么来,只让好好养着。不过,贱妾想着,若是能时常见到府里两位小郎,兴许心情舒畅了,病都能全好了。”

  闻言,魏太妃脸色一缓,顺着她的话道:“正是这个话,邢儿还好说,郯儿回来这么些天,也就见了两回。”这话里就带着些控诉的意味了。

  裴宝儿不由得多看了秦氏两眼,挑了挑眉。

  她固执地不用齐珩起的那个大名,总觉得很难听:“砚儿如今在宫中进学,整日里媳妇也见不着人。照媳妇说,他一个三岁小儿,请个西席来府里开蒙也就罢了,何必天天进宫里折腾呢?毕竟,严老先生要教导皇上课业,也没多少时间看顾其他孩子,国子监那些先生,说实话,水平良莠不齐……”

  魏太妃本来还在琢磨,裴宝儿今天突然造访是为了什么,直到此时才猜了出来。

  “请西席的事,三郎不肯?”

  裴宝儿打好的腹稿就这么被一针见血地打断,心道,果然知子莫若母,这个太妃也是个老狐狸。

  她勉强装出一脸天真无辜的模样,笑道:“母妃不是想多见孙儿么,媳妇也不过是提了个建议而已。若是不好,母妃只当没听过便是了。”

  魏太妃若有所思。

  侍立一旁的秦姨娘心底却翻腾开了。

  林侧妃生下的长子如今也有四岁了,王爷却迟迟未提这事,反倒是裴氏的,刚回府没几天就直接塞到了上书房,林侧妃听说了之后也动了心思,听说却被王爷驳了回去,这区别待遇还真是没的说。

  她低眉顺眼地暗暗打量着面前数年不见的女子,只见裴宝儿眉眼精致,容光焕发,跟当年被如日中天的林侧妃“逼”离京城的那个郁郁寡欢的怨妇判若两人,不由得暗暗心惊。思及近来的种种传闻,以及王爷的暧昧态度,她想得就更多了些,就连后头魏太妃与裴宝儿说了些什么都听得心不在焉起来。

  临走前,魏太妃貌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听说,你前儿进宫送出去不少好东西。”

  裴宝儿谨慎道:“不过是些脂粉,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魏太妃将声音提高了些:“你也知道算不得什么好东西,做什么巴巴地带进去?你是在外头当了几年民妇,连这些个忌讳都忘了个干净么?”

  看她脸上流露出的茫然之色,魏太妃不禁有些头疼。

  她按了按太阳穴,示意何嬷嬷替她解释,后者只得赔着笑道:“这宫闱之中送礼颇有讲究,若非关系极为亲近的,轻易不送吃食或是衣料、胭脂水粉这等贴身之物,就怕出了问题……”

  裴宝儿恍然大悟。

  “可那不是后妃之间才要留心的么?”她仍旧有些纳闷,“我与那些个公主王妃又无利益干系,用这个害她们做什么?”

  魏太妃看她的目光俨然看着一个智障。

  她不去害人,就不会提防着别人反咬一口么?须知三人成虎,颠倒黑白这种事向来不少。攀咬上她还是小事,若是有心人利用她去害三郎的话……

  魏太妃本来观察她今日一言一行,觉着这个儿媳妇兴许是转了性子,不然怎么能笼络得了三郎的心?虽说也不见他留宿正院,可她清楚得很,自裴氏“去世”后,这几年以来,自家儿子过着堪比苦行僧的生活,若说不是因为她,谁信?

  可今日一打照面,她才发现,这性子确实是转了,却是转成了个笨蛋!

  简直是糟心透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