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贾宝玉新传

章节目录 第十一章 明码标价(下)

贾宝玉新传 空空道人 3794 2022-04-30 13:21

  第十一章明码标价(下)

  对王燃带长平公主离开这里去紫禁城的决定,长平公主应该是没有意见的,女孩紧握着王燃的衣襟直到脱离驸马等人的视线后才放手。

  有人赞同自然就有人反对,驸马周显一派就提出了异议,说什么公主身体一直欠安、极需休息、不宜让她过度操劳,什么紫禁城是公主的伤心地、去那里不宜公主情绪的恢复等,用周显的话来说,“如果非要让公主在紫禁城处理军国大事,也必须有家人陪同一旁,方便就近照顾……岂可让公主孤单独处?”

  周显的话确实有道理,至于公主的“家人”,目前在北京城也只有驸马算得上最“亲”的一个。堵胤锡对周显的话也表示了一定的赞同,因为周显与长平公主之间的事毕竟属于人家夫妻内部的事情,外人实难插手。

  说起来,堵胤锡这不仅仅是为公主考虑,更是在为王燃着想……大军进城,保护公主当然是义不容辞,但撇开驸马摆出一副要单独保护公主的架式就很容易授人以口柄。再者说,今天只是北伐军进占北京城的第一天,诸多事情都没有个头绪。以目前的局势,还不是搞反攻清算的最好时机,保持京城的稳定在目前显然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在没有一些拿得出手的理由的前提下轻率地隔离公主与驸马,无疑会给王燃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对公主与王燃的名声都没什么好处。

  在堵胤锡看来,将公主接进紫禁城与让周显陪同这两件事并不冲突……虽说堵胤锡对周显也无甚好感,但人家两口子的事情,外人怎么会了解其中的内情?周显就是以前对公主不好,在目前明军入主北京城的条件下,周显也不会再有所异动,这从周显今天的“热情”表现就可以看的出来。从理论上分析,以公主目前受创的心灵,“家人”的照顾显然会有更好的效果。况且就算是以后了解到了周显为奸作恶的证据,再办他也完全来得及……保持京城的稳定可不是说要姑息养奸。

  其实对长平公主之事,在见到女孩之前,王燃并没有放在心上,更不会想着要插手别人夫妻之间的事……多尔衮等战利品还等着自己去处理,多铎的四十万大军也在迅速逼近北京城……这么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当时要不是不忍心打击堵胤锡的积极性,并维持自己大明重臣的形象,王燃根本就没打算来见长平公主,至少不是现在来见。

  但现在既然见了,王燃便发觉自己做不到对女孩的处境不闻不问……长平公主颤抖的频率与周显话语内容之间的“配合”已经说明了长平公主对于受到周显的“单独照顾”是多么的“激动”,看长平公主的状况,很明显已经“单独”了很长时间,但“照顾”却是看不出来,不知道现在冒出来的这些亲朋故旧原来都在哪儿……王燃选择自动忽略了周显的话,一句“目前的局势相当紧急,有很多事情急需公主决策……我先护送公主入宫,其它的事情以后再说”,直接把麻烦甩给了堵胤锡,自己则与小丫环一起护着长平公主先行奔往了紫禁城。

  “大人,现在北京城里可有不少人对您处置满清贵族的方式有意见……”紫禁城的武英殿内,堵胤锡轻笑着对目前在此办公的王燃说道:“我估计这件事要是传到金陵,恐怕又要掀起参奏您的高潮……别的不说,“有失上朝体统”之名是免不了的……”。

  应该说,王燃对满清贵族的处置方式确实令很多人不理解……对于俘获的清军,尤其是清军的高级将领及王室成员,王燃并没有与选择之讲条件,迫使其签订城下之盟,以收不战而克敌的功效。在此次擒获的俘虏里,象征意义上的皇帝、手掌实极的摄政王一应俱全,便是皇帝的玉玺也已被搜了出来,就算不用伪造圣旨这一招,胡萝卜加大棒,也足以逼得这些人按已方的意志办事。

  对这种方式,王燃曾有过明确的态度,“跟他们讲条件?这帮俘虏现在哪还有资格能作清军的主?……再者说,就算签了什么条约又能怎样?只要他们那几十万大军摆在那儿,条约就不过是一张纸……”

  第一种方式被王燃拒绝,大家心目中的另一种“快意恩仇、血债血偿”的方式也没得到王燃的赞同。

  事实上,从打进北京城的那一天起,要求王燃杀他一批清军贵胄以振奋民心、鼓舞士气并寒敌之胆的建议就没断。

  说实话,王燃对这个建议也比较动心,当年日本鬼子的南京大屠杀,王燃只是见过照片,已经愤恨地快要抓狂,“扬州十日”的惨况可是自己亲身亲历的事情……别的人也许还不好说,但象多尔衮、鳌拜这样的家伙,定了局的是血债累累,就是杀他们一百遍也不为过。

  但动心归动心,王燃并没有动手。在北伐军核心将领的秘密会议中,王燃的解释是,“只要把清军打残,这帮人的头什么时候都可以取,着什么急?……在此之前,他们的价值可不是用死来体现的……”。

  当然,考虑到斩杀一批罪行巨大之人确实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对北伐军的信任……自己的部队来了,却没有惩办凶手、替自己人伸冤,怎么可能获得老百姓的支持?

  因此王燃采取了钝刀杀驴的策略……由堵胤锡列出长长的一串战犯名单,根据所犯罪行由轻而重,每天提出一两个人,召开战犯公审大会,对其罪行进行宣判……就象是世界杯一样,先是小组赛、然后是十六强、八强、四强、冠军,级别砝码慢慢往上加,绝对可以引发老百姓期待的热情。

  按道理说,先提取出来的犯人基本上都是职务较低或罪行较“轻”的,但公审下来基本上也都是死刑的结果,不同的只是怎么个死法……王燃并没有按照自己原本时空中所提倡的那样只执行枪决,他将这项权利下放给了堵胤锡,完全按大明律来决定……说实话,在多尔衮所制定“圈地令”、“剃头令”、“投充法”、“逃人法”等政策的背景下,这些手握一定权利的满清贵族对老百姓造成的伤害确是罄竹难书,别说普通老百姓,便是王燃看了堵胤锡送上来的罪状证据也是恨地牙根痒。

  因此,每天在午门举行的战犯处决现场,基本都是人山人海……“每日一斩”成为了老百姓必看的事情。不过话说回来,场面虽然弄得很大,但秩序却很好,大家的愤怒在王燃有意识的引导下逐步释放了出来,而且相当有针对性,老百姓的怒火均被引导到了当日被公审的满清贵族身上……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王燃对利用舆论工具掌握民心已经有一些心得,只要在开始阶段迎合住了老百姓的心理,证明了你的可信,其后的事情就相当好办了,中国的老百姓讲究的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仗”,不管其后你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只要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老百姓就会继续支持你。只是北京城没有《人民日报》,让事情的宣传费点劲。

  虽然王燃推出了“每日一斩”的节目,但几天下来也不过才杀了四五个满清贵族,这样一来,王燃既明确表达了自己惩办敌人、维护老百姓权益的决心,加上堵胤锡公布的一系列治安条例和政策,北伐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获得了北京城老百姓的支持,北京城迅速稳定了下来。同时,通过这个带有一定“转移老百姓注意力”的策略,王燃还实现了“保护”重要人物的目的……象多尔衮这样的人,若是按战犯名单的顺序一个个来,排到他们恐怕得等到一、两年后了。在这段时间内,主动权自然就握在了王燃的手里。

  当然,王燃并不是想放过多尔衮等人……不谈军事,单是多尔衮在满清入关后制定的各大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伤害,多尔衮就有一百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王燃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实际,反正人已经在我手里了,怎么着也得让他给自己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因此,王燃用了几天的功夫对一批重要的满清贵族,包括一些皇室成员进行了“明码标价”,并派人将价目表送往多铎阵营,让他按表来赎。而之所以花费了王燃几天的功夫,是因为这个价目表确实很难确定,它关系到王燃下一步战役目标的实现。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