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贾宝玉新传

章节目录 第一章 风月宝鉴(上)

贾宝玉新传 空空道人 4821 2022-04-30 13:21

  第一章风月宝鉴(上)

  在南明朝中清流“北进抗满、还我河山…”的呐喊声中,王燃开始了他的南巡之旅。

  北进?笑话!当初王燃竭力主张反攻是因为有李自成可以拖住清军的主力,现在…王燃虽然抓住最后的机会进占了大半个山东,但满清也利用南明内乱之机击溃了它心目中的主要对手李自成。

  在王燃看来,金陵包围战与二战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完全是两个概念。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消耗了大量的德军,这才使之成为战役的转折点,而金陵保卫战中满清的实力根本没有损耗多少,随巴哈纳南下的大量是投降的南明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明不仅没没占到好处,反而实力大损,就别提左梦庚部的独立了,更使南明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王燃现在并不想在战术层面与满清交手,即便是目前自己的军事实力堪与清军一拼,但适此内忧外患之际,一城一地的争夺打的只能是著名的持久战。

  如果也象当年的小日本侵华那样抗上个八年,最终就是胜利了,也是伤敌一万,自伤八千,还可能会重演抗战胜利后接着几年内战的悲剧。所有的战火都在中华大地上燃烧,这显然不是王燃的追求。

  现在王燃的目标定位在了“如何在战略层面打击满清…”,毕竟现在的满清不是当年的小日本,他们有着先天性的不足。

  王燃此次力拒“北上”的建议,坚持南巡,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根据地,更重要的就是摆出一付推行“南方防守战略”的态势,尽可能让满清暂时忽略自己,专心对付李自成,以便己方能腾出精力和时间完成自己真正的战略企图。

  王燃南巡的第一站选择在了苏松两府,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和上海地区。

  应该说王燃此次巡视金陵周边各省兵备有点暴发户的意思,一千名武装到牙齿的特种大队成员随行保护,轻重武器齐备。

  一路上就好象怕别人不知道是钦差到了地头一样,每一个小城市都会停留相当长的时间,更让各级官员恼火的是,钦差官威很大,不仅路上阻止任何人靠近官轿,就是到了地方安排的行馆,也拒绝任何官员的请见。

  事实上钦差的确没法接受别人的请见,在巡视队伍刚离开金陵,主角王燃就换了个身份脱离大部队,先行一步赶往了目的地。

  “二爷,不,师父,”

  苏州的一间客栈里,一个道童正在殷勤地给另一个道士倒茶,并语含崇拜地说道:“看来您已经得了敬老爷的真传了,算命卜卦准的很…您看这一路上找您算命的那些人,最后看您的眼神就象在看神仙似的…您现在的大名可是传遍…”

  说实话,这位看上去三十多岁的道士一身有些发白的道衣,手捋髯须,拂尘斜挂,沉稳庄重之处确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

  不过这个姿式在听到道童说“大名”的时候就被破坏了,他放下手中的书颇有些郁闷地看着面前的道童:“你准备的这些东西什么都好,就是名字差了点…风字辈的道号有很多啊,象什么风云,风华,风轻扬…这风月道人,听上去有点象拉皮条的…你看你的道号,‘明月’,就显然比‘风月’好听多了,和你的本名‘茗烟’也合的上…”

  “这真不能怪我…”道童委屈地说道:“玄真观那老道士说风字辈就剩下几个可选项了…风流、风尘、风情、风铃…我选了半天,就风月还好听一点…”

  这两个道士当然就是乔装后的王燃和茗烟。考虑到“敌暗我明”对工作开展的影响,王燃在出行前就给自己准备了一套新的身份,一个四处游历的道士。

  为使自己更快地融入这个新的身份,王燃下了不少苦功,不仅通读了诸如《道士入门》、《修道大全》、《道士进级指南》等书,还专门就测字、看风水这样的道士必修技能上玄真观请教了贾敬。

  在王燃看来,这个时代里,一个可以助人驱凶趋吉的“高人”显然更容易打入“目标”的周围,套取高价值的情报。

  贾敬对王燃自然是倾囊相授,让王燃感觉的确是受益不浅。由于时间紧,王燃亲自动手整理出了一份笔记,依自己的道号命名为了《风月宝鉴》,有空就翻看,这一路上几乎就没离过手,并结合实践进行了论证。这还真让王燃找到一点过去做课题时候的感觉。

  “二爷,不,师父,”茗烟期期艾艾地凑过来:“您能不能也给我算一卦?”

  “你?”王燃抬头打量了茗烟一眼,立刻恢复了高深莫测的表情:“你是想问和卍儿的事吧…”

  “您可真神了…”茗烟一脸的惊喜与崇拜:“您怎么算出来的?”

  这还用算吗?看你那一脸的春情荡漾…王燃哭笑不得:“等这次回去,我就去跟嫂子说,安排你们配对…”卍儿等小丫环是归李纨管,所以王燃有这么一说。

  “二爷,您可是高人啊,您怎么知道我想问这件事的?”

  “唉,真想找个高人指点一下迷津,”客栈的大厅里,旁边桌子上一个中年男子的叹息声传入王燃的耳朵里:“算算我大明水师何日能重现当年威风…”

  王燃注意旁边桌子上的这两个人已经很长时间了,两个人虽然装束不同,一个作儒生打扮,一个武士打扮,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皮肤暗红中透着蚴黑,这是常年在海上行走的人的标志。刚才发出叹息的正是这位儒生。

  “高人?”武士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高人,全都是神棍…”

  “施主这话说的有问题,”王燃合上《风月宝鉴》,侧首对着那两个人说道:“你不能因为没有碰到高人,就说没有高人。”王燃练了半天,也学不会拿腔捏调什么“矣”的说话,只好保持他大白话的风格。

  王燃切入时机选择的不错,而且看上去形象也不错,身上流露出的淡淡军人之气和读书人的书卷气也使得那两人不太容易确定他的神棍身份,于是王燃很快地便在儒生的热情邀请与武士的怀疑中坐在一起攀谈了起来。

  “既然道长是‘高人’,那就请算算沈大哥刚刚说的那个问题,我大明水师何日能重现当年威风?”武士口中的讥讽之意很明显。

  “这种关乎国家的大事贫道自然是算不出来的…”王燃赶在武士再开口之前先一步向着儒生说道:“不过今天我倒是可以替这位施主推一推运程,也许可以从中获知一二…您的生辰八字是…”

  在王燃以一种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搞不明白的方式排好了八字后,王燃微微一笑:“施主,您的命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

  “什么字?”

  “船!”王燃慢慢地说道。

  “道长果然高明…”两人同时一震,儒生拱手赞叹道。

  当然高明…王燃心中暗笑,依据资料显示,这位儒生应该就是商船专家沈廷扬。

  要知道,王燃手中的《风月宝鉴》记载的可不仅是神棍手册,更多的是专门为这次南巡搜集的资料。

  这位沈廷扬作为王燃重点了解的对象正好名列其中,他的生平、主要事迹都记在了上面,虽然画像不象照片那样容易辨认,但武士无意中透出的“沈大哥”也给王燃提供了最好的佐怔。

  “在下的命运的确离不开一个‘船’字…只可惜现在,恐怕是再与此字无缘了…”沈廷扬叹了一口气。

  王燃自然了解沈廷扬叹从何来。沈廷扬一直主管海运,手下有船百艘,当时他曾向朝廷建议将这些运粮船改造为战船,沿海路北伐,也正是这个提议让王燃注意到了他。

  只可惜弘光朝廷当时无意出兵北上,更不会同意沿海路北上,最后沈廷扬的船队被镇守淮安地区的东平伯刘泽清看中,派兵强行据为了己有。

  沈廷扬的这声叹息显然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为自己的船队易手,一是为自己的建议不被朝廷采纳。

  “施主不必叹息,”王燃微微笑着说道:“这个‘船’字是你命中带来的,别人想拿也拿不去…”

  “道长的意思是…”

  “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神棍王燃的角色越演越纯熟:“不出一个月,应当就会有贵人出现…”一个月之内,钦差王燃的队伍也早该到了苏州地界。

  “如此说来,我大明水师中兴有望了?”沈廷扬显然把自己的命运与大明水师的命运绑定在了一起。

  “水师?”王燃得意之余,不禁说露了嘴:“恐怕水师是不会再有的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