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世有辛夷花,折枝为君嫁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156,制造过节

  翌日辛夷醒来时,已经不见萧元祐的身影,萧如思坐在她的身边玩着九连环。

  见到辛夷醒来,胖团子把手中的九连环一扔,扑到她的身上,“娘。”

  辛夷虽没被压的透不过气来,到底还是哽了一下。

  她把胖团子移了下去,挠他的痒痒,把萧如思给挠得‘咯咯’笑,和毛毛虫一样的扭来扭去。

  “大王,饶命……”萧如思求饶道。

  辛夷原本挠的正欢的手停了下来,白皙的脸控制不住地红起来。

  她想起还在京城时,有一日她和五哥在房里,五哥将她压在身下,也是挠她,当时她也是这样喊‘大王饶命。’

  记得萧如思当时从外面冲了进来,可那个时候小胖团子说话还不利索,总不能道如今还记得吧?

  只能说心里有鬼,就什么都是鬼了……

  不过辛夷还是觉得以后还是要注意一下,虽说如今萧如思还小,可小胖团精明的很,等闲人是糊弄不了,倒是经常把真香和奶娘给忽悠的团团转。

  和萧如思玩闹一会后,辛夷起身用了早膳,把如思交给奶娘,带着真香几个丫鬟打理起他们从京城带来的行李。

  “夫人,这西厢比东厢暖和,你看要不把西厢收拾出来给大人做书房?东厢住人?”

  辛夷打量了一会,摇头,“不必,还是东厢做书房,若是楞,再生个炭盆就是,这北地严寒,住人的屋子一定要暖和才行。”

  辛夷也没问萧元祐,笑着回道。

  真香闻言,立刻指挥男仆抬了一箱箱的书进来,辛夷看了下那些书籍,吩咐道,

  “书取出来堆在一处就成,回头我来理。”

  那里面有一些是她从朝天观师父旧居里理出来的,有一些从前师父的手本。

  忙碌了一上午,辛夷捶了捶腰,内宅真是有着各式各样想到想不到的事。

  院子大,屋子大,辛夷他们带来的家具摆出来后,屋子依然显得空荡荡的。

  真香有些皱眉,不论大人还是夫人,从前哪里住过这样简陋的屋子,就是大人,虽说在军营里呆过,可京城的萧宅,看着简单,不论摆件还是家具那都是陛下精挑细选过的。

  可现在呢,真香道,“夫人,要不咱们找个问问,这和县有没有好点的木作行,买点东西回来填补填补,这院子也太空了。”

  辛夷失笑,“不用,要用的咱们都有了,这院子那么大,哪里填补得满?正好,空出来的地方给如思玩儿吧,也能转悠的开。”

  真香没侍奉过别的贵主子,可她还是觉得自家这两位实在是太不讲究了。

  小公爷用得着这么多的地方转悠么?

  “夫人可真能省,要奴婢看这么多空地,不如开了种菜,北边肉便宜,菜是贵的出奇,要是能种出菜来,夫人那才是真的省。”

  真香笑出声来,没好气的说道。

  这句话仿佛击中了辛夷的某一根神经似的,她尤其赞成真香说的,拍手称赞,

  “你说的极是,咱们就种菜,让十一去问问,随行的人里头有没有懂种菜的。”

  真香,“……”

  她就不应该随口说这个,难道真的要让堂堂的辛家姑娘去做一个种菜的农妇?

  将来老夫人知道了,会不会把她给发卖掉?

  真香忧心忡忡。

  她还想服侍夫人,不想被卖啊。

  她有些想哭,“夫人,你真……真打算种菜啊?这要怎么种?”

  也不用去想以后老夫人会不会把她给发卖的事,等到大人从前头衙门回来,说不定就要让她去萧一统领那里领罚了!

  只盼一统领能够手下留情。

  辛夷是不知道真香心里头想的,依然笑着道,“试一试,这儿长冬短夏,从前在师父的手本里看到说是一个冬天都吃不上青菜,若是能成,那多好啊!”

  辛夷说做就做,派小丫头去叫萧一进来,让他去找精通种菜的人,至于菜种子,当初祖母就让人塞了一大包过来,听说里头有什么花种子菜种子的。

  到时候让懂行的人分一分,能种的种下去看看。

  前头住的,出行的都打理好,完了辛夷又去了厨房。

  快到晌午头的时候,前头萧元祐还没回来,辛夷想了想,换了一身衣裳,提了食盒往前头而去。

  然而万万没想到,等到了前头,辛夷却被门口衙役给拦住了。

  原来的守门衙役不知去了哪里,门口多了几个眼神的衙役,再一起,好像院子里也多了不少人。

  “这可是新来的县令夫人,你们竟敢拦在外头。”

  辛夷还没说什么,就有一道不疾不徐,带着揶揄的声音响起。

  只见昨日那个对辛夷有些敌意的女捕快从院内走出来,一只手扶在腰间的弯刀上,整个人看起来正义凛然的。

  那几个衙役听了女捕快的话,面上都是掩不住的惊讶。

  但到底消息灵通,知道新来的县令是带着夫人孩子上任的,尤其是夫人的身份不得了。

  很快的,几个衙役反应过来,均是拱手行礼,

  “见过夫人。”

  辛夷打量了几个衙役一番,问,“是上头知府大人来了?”

  这燕州郡,能够随意带人进出县府衙门的人,大概也就是知府大人。

  “正是。”门口衙役回答道。

  有知府大人在,这会再把食盒送进去就有些不太好,辛夷想了想,提着食盒转身就走。

  站在台阶之上的女捕快有些居高临下的看着辛夷,‘咦’了一声,叫道,

  “县令夫人不进去吗?也是,县衙到底是办案的地方,还是不要随随便便进出的好。”

  女捕快的语气里带着一些幸灾乐祸。

  毕竟辛夷是后宅女眷,和她不同,女捕快,可以随意的,自由的进入到衙门里。

  辛夷停下脚步来,书上常说相由心生,观这位女捕快的面相并非刻薄之人,反而有些福相在里头。

  可偏偏女捕快说的话听起来咄咄逼人的意味,隐含着看不起她的姿态。

  “这位捕头,咱们从前见过吗?”辛夷问道。

  女捕快不料道辛夷竟然会发问,曾吓了一跳,有些结巴道,“没……没见过,怎么了?”

  辛夷微笑,“那咱们从前有过过节吗?”

  女捕快,“没有过节,就是多看了你两眼。”

  辛夷自然是不相信她说的,一时半会也搞不明白这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笑了笑,转身准备离去。

  她的态度,倒仿佛激怒了那女捕快一般,“你等等!”

  女捕快从台阶上跳了下来,几步就到辛夷面前,面色发红,

  “说了没有过节就是没有过节,你怎么不说一下就走了。你那笑是什么意思?嘲笑我吗?”

  辛夷觉得莫名其妙,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当上女捕快的?脑子怎么看起来不是很灵光的样子。

  要她说什么?说感谢她们没有过节吗?

  “微微……你送饭过来吗?”正院里,萧元祐还有几个人出来,见到辛夷,立刻叫住她。

  辛夷将食盒交给边上的真香,立刻整了整衣袍,转身给萧元祐身边的几个人行礼,

  “见过大人。”

  “若是本官没猜错,这位就是望亭的孙女儿吧。”打头的那位官员语气温和的问道。

  辛夷道,“正是。”

  萧元祐上前给两人介绍,“微微,这是知府黄大人。大人,这是内子……”

  黄大人笑起来和弥勒佛一般,道,

  “我是你祖父的同窗,你也算是我后辈了,如今你和萧大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这会还不是叙话的时候,等过些日子,我让我家夫人给你下帖子。”

  辛夷和辛望亭的关系虽然没有和老夫人那样的好,但是两人也是经常的聊天,尤其是出嫁前,她回去辛家一次,祖父就要念叨一次。

  他说了很多很多,可就是没有说过在燕州有这样一个同窗,估摸着不是十分亲近的关系。

  只是,人家主动抛出橄榄枝,不接都不行,是以辛夷毕恭毕敬的回道,

  “多谢大人的关心,晚辈一定登门拜访。”

  黄大人微微颔首,朝萧元祐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暂时就不办接风宴了,还望萧大人见谅。”

  萧元祐道,“案情要紧。”

  “那就全权交给萧大人处理,萧大人办案,人人都很放心。”

  他说全权交给萧元祐就真的不过问了,仿佛过来只是为了打声招呼。

  又说了几句,就马上带着人离开了。

  萧元祐接过辛夷手中的食盒,一只手提着,一只手牵着辛夷的手,慢慢的朝屋内而去。

  屋内用一排屏风隔断开来,饭桌摆在屏风后,前头是个办公的地方,泾渭分明。

  辛夷转过屏风,示意萧元祐去洗手,她走到桌边将食盒打开,里头的碗碟拿了出来。

  才刚刚摆好饭食,上次出城迎接的县丞等人鱼贯而入,

  魏县令的死其实是件很棘手的事情。

  虽然说尸体看起来是完好无损的,但有两个问题。

  如果他们真的是最近出城被杀害,那么为何这一年来他们在城中都没被发现?

  “李县丞,请你仔细想想,当初的魏县令一家,可曾得罪过什么人吗?”

  萧元祐问道。

  李县丞努力的想了又想,道,

  “没有得罪人,那位魏大人谦和宽宏,说句实话,下官的脾气有些暴躁,可魏大人任上,无论下官做的如何,魏大人都会细心的包容。”

  “现在想想那些日子魏大人是多么的煎熬啊。”

  萧元祐一手放在案几上,修长的手指在上面轻轻点着,

  “如此说来,魏大人的确不曾得罪过什么人,那……”

  “是碍着谁的路了。”

  李县丞有些苦笑,不知该如何接话才好。

  不过是一个县令,能挡着谁的路呢?

  他想了想,说道,

  “和县地址偏僻,上上任的大人,大人可以看看,那可是知名的大儒,生平难得不尸位素餐。”

  “在任上的时候制定了很多可用的条规,也难得是个做实事的人。”

  “这几年大家都是照着那位大儒定下的规矩行事。”

  “就比如,魏县令离开了一年左右,如今县城各项工作都是按照规矩行事,丝毫没有乱象。”

  萧元祐点头,“不错,听闻过,前两任的大儒的确是个治世能臣。”

  “这一年,魏县令敢如此干脆的离开,就是因为这里是前人施政惠及地方,一直都是萧规曹随,从来没闹过什么幺蛾子。”

  这也没有,那也不是,众人陷入到沉默,实在是想不到到底是谁杀害了魏县令。

  屏风后的辛夷有些烦躁,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若是不能揪出那个潜伏在暗处的凶手。

  天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有什么大人被刺杀。

  这个案子和从前见过的案子都不相同。

  很多的案子某种程度上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总是能找到真凶。

  可如今,魏大人被杀害一案,人海茫茫的,毫无踪迹,不知从何处下手。

  萧元祐仔细想了想,问李县丞,

  “不知道这位魏大人离开之前,都去过哪些地方?”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私事,上官去了何处,基本上下头人都会知道。

  李县丞和吴县尉几个面面相觑,喃喃道,

  “不知大人是什么意思,魏大人上任后除了处理公务,其他时间大多数都是在后宅孝顺老母亲。”

  萧元祐也没有追着几个问下去,转而问道,

  “那么,魏大人离开前后,和县境内有没有过什么无缘无故的命案?”

  李县丞,吴县尉等几个仔细的想了想,一一的核对过去,

  “和县虽然是边境,但只要敌寇不闯关,相对来说,那就是太平盛世,天寒地冻的,就是贼匪都没几个。

  至于无缘无故的命案,就是半年前曾经有个卖烧饼的货郎,无声无息的死在家中,他的兄弟报案说是货郎媳妇谋杀亲夫。”

  吴县尉接口道,

  “还有一个山民来报案,说是有人和货郎一样的死法,县里的仵作也验不出什么来。”

  如此零零总总的,几个人说了这一年多和县发生的特别点的案子。

  有老公公吃了放在窗台的面条,竟然无缘无故的死了,听说是家里媳妇下的毒。

  后证实是墙上的壁虎撒了尿在那面条里,把老公公毒死了。

  再又有就是孩童贪玩,跌落河中淹死,但家里人不相信,一定要告一同去玩耍的孩童家人,言说大人没管教好孩子,等等诸如此类的。

  辛夷在屏风后听的仔细,她忽然明白了萧元祐的用意,他这是变相的在问案。

  无声无息死去的烧饼货郎……还有那个山民……辛夷心跳有些快,她感觉到这件事很重要,可怎么也抓不住要领。

  忽然,她咽了口口水,不顾外头县丞等人都在,叫了一声‘五哥。’

  她想知道那个人货郎死后的样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