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六十年代之娇宠

127 【第127章】

六十年代之娇宠 雨落窗帘 10416 2022-04-30 13:17

  第一二七章

  黄卫华回来了,黄老太太自然是高兴的,在她的心里,她儿子自然是会向着她的。

  黄卫华回到家,对黄老太太也没个笑脸,黄老太太丝毫不在意,自从黄念卿的亲妈去世以后黄卫华就对她是这幅态度了:“卫华回来了,咱家正好有点柿子酱,我给你做个柿子鸡蛋疙瘩汤吃吧。”

  说完黄老太太也不用黄卫华答应,喜滋滋地就去了厨房。黄老太太心眼不好,但却做得一手好菜,特别是柿子鸡蛋疙瘩汤更是好吃得很,这曾经是黄卫华最喜欢的一道汤。

  黄卫华这次回来是来和黄老太太做了断的,他回到房间,将自己在家里为数不多的东西收拾收拾拿个袋子装起来,收拾着收拾着,他看到了自己和黄念卿的妈妈结婚时穿的那套衣裳,他看着它,久久地回不过神来。他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念卿妈妈的身影,她带着草帽,穿着看不出身形的白色衣裳蓝色裤子,头发扎成两股辫子垂在胸前,扬着嘴角朝他笑,嘴边浮现出了两个深深的梨涡。

  很难想象笑得那么甜美的她到最后会从楼上一跃而下,明明她是最怕疼的。她去世的这些年,黄卫华从来没有在梦里见到她,直到那一天他回来和刘小会相亲,她在他的梦里待了一夜,就那么一直笑着看他。黄卫华也对着她笑,醒来嘴角勾着,却湿了整个枕头。

  他摸摸衣裳,然后将这套衣裳留在了衣柜里,他轻声呢喃:“美芹,我要去和小会生活了,她对咱们儿子可好了,你放心吧。”

  黄卫华关上衣柜门,就像关掉了他为美芹开的那扇心门,门关好了,他的眼眶也通红。在柜子面前站了很久,他提起行李箱走出房间门,走出了这个房价比你们,他以后就要对刘小会负责了。再也不会再追忆过去了,那个叫美芹的女人,也只会在他喝醉了才会浮现在心间了。时间久了,可能另外一个女人会取代美芹的位置成为黄卫华喝醉都想的那个人。

  黄老太太在厨房做饭,时不时地看一眼紧闭着的房间门。她的儿子回来了,就在房间里躺着呢,肯定饿坏了,她得赶紧做,她手脚麻利,不一会儿便做好了,她端着出来放在客厅的餐桌上,又拿了抹布将整个桌子擦拭了一遍,刚要去叫黄卫华,就见黄卫华从房间里出来了,黄老太太欣喜地转过身,在看到黄卫华提着的袋子时脸色一点点地僵硬了下来。

  “卫华,你这是要去哪里去?”

  “去小会哪里,她一个人带着念卿在厂里住,我去看看。”黄卫华的声音平静地什么都听不出来。

  黄老太太冷哼一声:“卫华我跟你说,刘小会不是个好女人,不听人说,上次我不过说了她两句,她就提了刀要砍我,要我说啊,这种女人你就不应该留着。也是妈当初瞎了眼,以为她是个温柔和顺的好姑娘,这才让人介绍给你,结果这明明就是一直扮成猪的母老虎。”

  黄卫华看着黄卫华,黄卫华还在喋喋不休地说,黄卫华打断他:“妈,我已经被你逼死一个媳妇儿了,现在你还要逼走我另外一个媳妇儿吗?”

  面对黄卫华的责问,黄老太太变了脸色:“卫华,你这是什么意思?”

  黄卫华对黄老太太已经失去了全部的耐心:“妈,我已经不小了,今年快三十岁了,已经没有一个媳妇儿了,现在我不想再离婚了。”

  黄老太太脸色黑趁黑沉的,黄卫华直接无视她的脸色,继续道:“你是我妈,我不会不管你,以后你要是哪里病了哪里痛了,我一定会照顾你,但现在你要是我离婚,妈,那我不答应你。你和小会打架的事儿我已经知道了,怎么打的为什么打的我也都知道,妈,你好之为之。”

  黄卫华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家门,身后,黄老太太将饭桌上的碗筷扫到地上去,瓷碗掉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响,里面盛着的疙瘩汤撒得到都是,有些溅在黄老太太的腿上,她感觉不到痛。

  再痛能痛得过她的心吗?不能。

  走出家门的黄卫华听见了,但他没回头,一边下楼黄卫华一边在想,发现他妈对他怀有畸形的感情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是美芹死后没几天,美芹的死给了他很大的打击,那几天他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干嘛,特别是美芹下葬的那一天,他在房间里痛哭不止,买了一瓶酒来喝,喝完了在床上睡觉,半梦半醒间,他感觉到自己的房间来了个人,然后那个人在他的身边躺下了,还伸手抱住了他,他知道那是他妈,除了他妈别人也不会大半夜的来他家。

  可他妈为什么那样抱他,整个人埋在他的怀里,这根本不是一个母子之间该有的抱姿,黄卫华心里一片愕然,第二天他顾不得伤心,便向部队提交了调职申请,之后便天天住在部队里,一直到他被调走,他都没回过家,只是每个月的津贴他都一份不剩的把钱给黄老太太打回去,让她抚养黄念卿长大。

  黄老太太到底是他妈,她再怎么样也不会对念卿怎么样。

  可黄老太太到底让黄卫华失望了,她对黄念卿不管不顾的态度让黄卫华知道了,当时的黄卫华远在藏区,根本没办法带孩子,黄卫华无数次痛恨自己的软弱,他就应该到哪里都带着孩子的。

  这回和刘小会结婚,刘小会怎么对黄念卿的,黄卫华也从别人的嘴里得知了,黄卫华知道,错过了刘小会,他再找多少个都不能像刘小会一样善待黄念卿了。所以他不会听黄老太太的和刘小会离婚,也不会再跟黄老太太住在一起。对于黄老太太,他只能远着敬着,别的什么都不会有了。

  黄老太太要是还要作,黄年华到底是她的儿子,有的是方法治他。

  黄卫华出现在刘小会的小苍面前,刘小会是高兴的,黄念卿不太记得黄卫华了,刘小会教他叫爸爸,黄念卿躲在刘小会的身后露出一个头来,乖乖地叫一声爸爸。黄卫华眼眶蓦然湿润了,黄念卿很少叫他,黄老太太不会教,黄念卿以前又孤僻胆小,好不容易他教过了,下一次在见面,他还是会忘记,这是黄卫华第一次没脚黄念卿就主动叫爸爸的。

  黄卫华回来了,刘小会许诺的请客吃饭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两家人把请客吃饭的日子定在了大年初五,在这期间,黄卫华一直跟着刘小会在小仓住着,大院里风言风语也都是围着黄家来说的。

  年轻一些的军嫂觉得黄卫华这么做是对的,黄老太太太过分,逼死他一个媳妇儿,现在又想逼走第二个媳妇儿,黄卫华做为一个男人,站在妻儿那边没有错。

  年长一些的觉得黄卫华做得太过,黄老太太再怎么做得不对那也是他妈妈,他怎么可以这么下黄老太太的面子?连年都不去过?谁不知道过年前儿黄老太太特地去小仓请了黄卫华一家三口回来呢?可黄卫华始终没回来,听说黄老太太是哭着回去的。

  当然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觉得黄老太太有今天这一步完全是自己作出来,自己酿的苦果自己尝。

  初五那一天下午三点,两家人出发去国营饭店,点了菜,毛金兰和刘小会追着几个玩疯了的孩子们在饭店外面到处跑,黄卫华和陈建邦在饭桌上说话,两人一见如故又都是军人,可聊的话题很多,陈建邦不着痕迹地说起了许多和敌人周旋的事情。

  黄卫华是个军人,陈建邦说的那些周旋方案他都飞快的在脑子里演练了一遍,发现有好几个特别适合他们哨所,还有一些陷阱他们回去以后都可以在防区周围布置布置,这一刻,黄卫华恨不得手里有纸有笔。

  吃完饭回到家,黄卫华对刘小会说道:“怪不得建邦和我差不多的年纪就坐到了副团长了,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刘小会烧水给黄念卿洗脚:“是啊,我听说他去上过一年的军校进修班级呢,你要不要也去上一下?”

  黄卫华心里一动:“我回去打听打听吧,要是我们团真的还有去进修的名额我申请了,那肯定就有我的一份。”不怪黄卫华这么自信,他从当兵的时候起就是标兵,去藏区干了五年,他的各方面成绩也都不错,要是真的有名额,他肯定能挣来一份。

  “那你回去可得好好打听,我听说现在有文化的人升迁都升的比没文化的要快很多呢。我们厂里前几个月就把毛姐她们送去培训了,培训完了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干了。你不知道厂里有多少人羡慕她们。”

  刘小会自然也是羡慕的那一群人。她也是认字的。只是她没有毛金兰那样的好运气,不过也说不一定,她可听说了现在厂里又要送一批人去培训了,她工作上面表现那么好,应该也能拼一拼。

  黄念卿上床睡觉了,刘小会对黄卫华道:“我想到外面去租一间房子住,老住在小仓到底不是办法,有的时候也挺不方便的,而且厂里人对于我能住在这里也颇有微词。”

  黄卫华脱鞋子的手顿了一下,然后道:“我的假期还有三天,这三天我就陪你在外面跑吧,咱们租在家属院附近的村里,我再给你买一辆自行车,你每天骑着上下班接送孩子也方便。”

  “行。”

  第二天刘小会把念卿送到毛金兰家给毛金兰帮忙看着,又借了毛金兰的自行车和黄卫华一起去了附近的村子。

  毛金兰他们今天恰好回一趟清泉镇看看袁父袁母,前些年离得远,大冬天的出去一趟不容易,红.卫.兵也查的严,去一趟都不一定见得到。但今年不一样了,今年有很多下放农村的知识分子被平反了,上个月毛金兰接到袁琼的信,她爸妈的同事已经有被平反回去的了,她父母回京指日可待。

  所以她才决定回去看看。

  黄念卿来了也没影响什么,毕竟赶一只羊是羊,赶一群羊也是放嘛,没什么区别,黄念卿又那么听话,带着他就更不费力气了。

  毛金兰给三个孩子收拾好了以后去黄二环老两口的房间,老陈头在床上躺着,黄二环坐在床边对着光纳鞋子,现在外面都流行什么胶鞋解放鞋,黄二环都觉得没有自己纳的千层底穿着舒服,毛金兰站在门口:“妈,我爸好点了没啊?”

  老陈头闲不住,见二天的往外面跑,谁说都不管用,昨天终于病倒了,好在没发烧,就是头有点晕。

  黄二环看了一眼老陈头,道:“没啥事儿,捂捂汗就啥事都没有了。”说完她又忍不住念叨:“我就不明白了,你说你爸见天儿的往外跑干什么?在家就待不住,还是有什么人在外面勾着他呢?”

  老陈头原本闭着眼睛在假装睡觉的,听见老婆子越说越离谱睁开眼睛,呵斥道:“你个老婆子瞎咧咧啥呢?我是啥人你知不道?”

  毛金兰听着老陈头的那句知不道嘴角抽了抽,老陈头有一个玩的特别好的好友,是北河省唐山的,一开口就是一嘴的唐山口音,老陈头和他待久了慢慢的也说会说了几句了,在家里的时候时不时地就蹦出一句来,特别是在和黄二环吵架的时候,有时候真的是让黄二环哭笑不得。

  眼见着老两口又吵起来了,毛金兰连忙问:“爸,你真的不用去卫生所看看吗?”

  老陈头浑然不在意:“不去医院不去医院,就这么点儿小病去什么医院,那不是白花那个钱吗?捂捂汗就好了,你们不是说要去清泉镇吗?你们快去吧,让建邦开车慢点开。”

  毛金兰还是不放心,陈建邦从客厅来:“那行,我们先过去,明天我再带我爸上医院去看看去,还有妈你也得去,你们俩都做个全身检查,看看身体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就趁早治疗,别托大了。”

  黄二环老两口自然是拒绝的,她们身体也没有不舒服,要是去检查检查出了什么大问题,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吗?

  陈建邦单方面决定了明天带父母到医院去检查,然后就带着妻子而男女去了清泉镇。

  从热河去清泉镇用不了多久,几个孩子在车后座坐习惯了,毛金兰没什么不放心的,她只是嘱咐好自家的几个孩子照顾好黄念卿。

  这活计属晓晨答应得最快,因为黄念卿叫她姐姐,过足了姐姐瘾头的晓晨自觉地要保护好自己的小弟。她的小胖手拍拍黄念卿的肩膀:“弟弟你放心,姐姐照顾你。”说着另外一只手还把自己的胸脯拍得啪啪响,毛金兰都替她疼得慌。

  孩子多,一路上吵吵闹闹的,一直到几个孩子都累得睡着了车里才安静下来。

  他们去了清泉镇的驻地,站岗的士兵看到陈建邦的车牌号没怎么盘问就给他们放了行,车子一直开到家属院里面,牛兴国早就接到了陈建邦的电话在门口等着了。

  陈建邦的车一停下他就上前迎接了,老哥俩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乍一见面都有些激动,牛兴国锤了陈建邦的胸膛一拳:“一会儿咱们去练练?”

  “练练就练练,我还能怕你?”

  两人相视一笑,毛金兰和车里的四个孩子也下车看,牛兴国拿出自己口袋里装着的红包分给四个孩子:“天赐都长这么大了?还记得牛伯伯不?”

  天赐已经不太记得了,她接了新年红包,领着弟弟妹妹们说了好几句吉祥话,黄念卿也不傻,说吉祥话说得也挺溜的。

  牛兴国笑着点点头,然后温和地问道:“你们饿了吧?弟妹快领他们几个进屋吧,你嫂子和大妞姐弟在厨房做饭呢,这会儿应该是做好了。”

  毛金兰笑着道:“我们出来之前是吃了饭的,饿是不饿,你们吃了没?”

  “还没呢,这不等着你们呢么?”

  牛兴国和陈建邦勾勾搭搭的进了院子,毛金兰和领着四个孩子跟在后面。牛老太太已经回家好几年了,她到底是放不下独自在家的牛老头的。

  方美媛得知陈建邦一家要来后一大早的就领着牛大妞和牛□□在厨房忙活,牛大妞现在已经快读完小学了,人也长开了,牛□□也读了小学三年级这些年方美媛对他们姐弟不错,方美媛又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姐弟俩对方美媛很是亲近,毛金兰听他们在厨房一口一个妈的叫着,心里觉得也很高兴。

  想必牛老太太也是看到了这一幕才放心回家的吧。

  男人们去了客厅闲聊,牛□□在毛金兰他们到的时候就从厨房出来了,拉着小天赐有着说不完的话,天赐还记得他,对他可亲近了。

  毛金兰去厨房帮方美媛做饭。

  多年不见,方美媛的头发留的比以前长一些了,她今天没穿军装而是穿了寻常的衣服,柔美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见到毛金兰,她也是坦坦荡荡的,仿佛多年前她看上陈建邦那件事情并不存在一般。

  毛金兰自然也是不在意的,那都是没影的事儿。

  毛金兰进厨房也没帮上什么忙,连拿碗筷这样的小事儿她都没捞得着干。

  今天中午牛家做的饭菜很丰盛,杀了一只鸡撑了几斤排骨方美媛全给煮了,满满的炖了两大盆,炖排骨里放了不少的白菜和萝卜,蘸着蘸水吃着香得很。

  炖鸡肉里放了土豆,吃着也很香,泡在米饭上,人人都多吃了一碗饭。

  吃饱饭后毛金兰和方美媛闲聊,她们俩的职业交集不上,两人能说的也就家属院里那些老人的事儿了。

  杨指导员前年转业回家了,家属院里人人都讨厌的齐嫂子去年也走了,现在家属院里又来了不少新人,牛兴国也从教导员变成了政委了,方美媛也成了排长了。

  这么多年,两人说起从前,满是唏嘘。

  吃完饭收拾洗洗,牛兴国一家带着毛金兰一家到外面走走,在家属院遇到还没有搬走的人,毛金兰又和人家聊了几句,方美媛一直在她身边等着她,孩子们有大妞帮着看着,毛金兰一点儿也不担心。

  辞别了旧人,毛金兰问方美媛:“嫂子,你不想有自己的孩子吗?”

  方美媛笑了一声:“大妞安.邦对我很尊敬,老牛对我也很体贴,自己的孩子就靠缘分吧,有就要,没有就不要。”但在有和没有之间,她还是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的。

  大妞安.邦虽然尊敬她孝顺她,但到底隔了一层。这些年她父母也一直在催她生孩子,可她不想那么早生,因为她和牛兴国结婚的时候就答应过了,要生孩子怎么也得结婚十年后。

  她今年才三十岁,还有三年就到十年之期限了,方美媛等了这么多年,不在乎这三年。当然了,这些话她就不用跟毛金兰说的。

  毛金兰也不知道信没信。

  两家人散步似的溜达到了王李庄,在牛棚附近玩耍。

  这几年来红.卫.兵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猖狂了,大冷天的,也没谁有耐心来牛棚这里守着,毛金兰她们去见袁父袁母时都不用怎么遮掩的就去了。

  国家这些年发展迅速,袁父袁母在今年年初接到了秦家的来信,他们外交部门的好几个同事已经平反归京了,估摸着下一个就是他们了。

  有了回京的希望,袁父袁母的精神面貌都变得不一样起来,看到陈建邦夫妻来,他们很是高兴,特别是袁母,自从得知自家女儿生了孩子以后看谁家孩子都觉得可爱得很。

  只是她身上也没什么好给孩子们的,多有点遗憾。

  袁母领着他们到房间坐下,毛金兰一直没看到王大夫,便问道:“伯母,王大夫呢?”

  袁母笑着说:“上个月,市医院的院长来了村里,将王大夫返聘回院里了。怎么,他还没去找你们吗?”

  毛金兰摇摇头:“还真没来。”

  “那可能是在忙,我听市医院的那个院长说咱们这边有个大人物生病了,可能等他忙完了他们就要走了。”

  毛金兰放下心来,和袁母说起了袁琼的事儿,袁琼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也不指导再见面是个什么样的光景。

  袁母拉着毛金兰的手,感叹道:“兰儿啊,要不是当年认识了你,你又认识了琼儿,我想我大概都不在这个世上了。”

  毛金兰一怔,袁母对她笑了笑。她自小就是天之骄女,一朝跌落凡尘,心里落差有多大只有她知道,每次被谩骂之后她都想着活着有什么用,还不是生来受折磨的,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后半辈子也许都见不到了。

  越想,她越觉得生无可恋。

  毛金兰的到来像是给她们夫妻的救赎,她带来了小女儿的消息,她和小女儿通上信了,大儿子二儿子的信也能时不时的收到了。

  知道了几个孩子的近况,袁母这才拾起了生的希望。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日了一万二,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给自己鼓个掌。

  我饿趴下了,上一顿饭还是下午两点吃的,我现在要去做饭吃了。

  看在宝宝今天这么勤快的份上,小天使门多留点言好不好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