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大千风水师

《大千风水师》正文 第323章 天寿山皇陵(下)

大千风水师 沧海之一粟 3234 2022-05-15 12:10

  明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

  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乃是朱棣与其徐皇后的合葬墓。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

  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

  第二天,廖均卿早朝归来,便陪同洪涛二人离开了府邸,前往昌平而去。为了不引起太大的轰动,众人自然是骑马前往,如此一来,速度上也是稍微慢了一些。

  为了防止突发情况,廖均卿还是向皇帝言明了此事。就说洪涛对皇陵的风水好奇,想要前去一观,需我陪同,或许要耽误两日。

  如今朱棣感念洪涛的大恩,外加这又是一位世外高人,自然不可能搞什么破坏,于是,便欣然恩准了此事。众人一路奔来,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方才来到这座天寿山中。

  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后来被朱棣选做帝陵,方才更名为天寿山。来到山中,人烟稀少,众人再也没有任何顾忌,将马匹拴在一处,施展身法穿梭于群山之间。

  廖老头对此已然了如指掌,自然不会再跟随二人前去。洪涛和龙源纷纷腾空而起,飞跃群山,屹立于空中,鸟瞰整个皇陵的风水格局。

  看到这二人的飞天之能,廖均卿不由自主的轻声言道:“这才是逍遥世间的修道之人呀,老夫此生是无望了,唉!”说着他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黯淡之色。

  片刻后,二人相继从空中落下,来到廖老头身边。洪涛还没开口,龙源便言道:“老头眼光不错呀,哈哈,连爹爹方才都忍不住对你赞赏有加呢,呵呵!

  听他说,皇陵背后延伸的方向乃是燕山吧。也可以说此龙脉是燕山余脉,自西北绵延而来。而曲折的山水,缓缓自平原两侧流出,又有青山龙虎砂护卫。

  三面环山,抱水之势皆备,同时山间明堂广大,中部水土深厚,确实是不错的风水宝地呀!呵呵!”廖均卿听后,脸上流露出得意之色。

  洪涛先是赞赏的看了一眼龙源,而后看向廖均卿,叹息道:“廖老哥,此地的好处,方才源儿差不多都已说过。下面贫道要向你泼一盆冷水了,呵呵!”。

  廖均卿听后,不由得诧异开口:“老弟莫非看出了什么不妥吗?”洪涛微笑点头:“确实有些地方不甚完美,不过,这天下间哪有十全十美的葬地呀!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这自然造化之地呢?先天的不足,还是难以避免的。总而言之,此地保大明两百年基业,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也了解廖老哥的苦衷,时间紧迫,外加南京明孝陵,确实不适合再葬皇帝了。毕竟格局已经定了下来,或许一切皆是天意吧”。

  廖均卿听后,亦是一叹:“是呀,还是老弟知道我的心思。当初选址定在这里,开挖金井时,挖到了地泉,突然出现了涌水现象。

  老弟也知道,在这风水学上,金井便是龙脉的落穴之地。属纯阳,龙穴之所在,是不可能有出水现象的。若是有,那就只能说明,此处并非龙穴。

  当时,皇上震怒,说老哥是欺君罔上,欲治我的罪。还好老兄我灵机一动,迅速推开一卦,告知皇上:金井之下,有一对石鲤鱼,和石盆存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此事并非为凶,而是一种吉祥征兆,鲤鱼借地涌甘泉恭贺陛下。古语有云,鲤鱼跃龙门,便可化身成龙,翱翔九天。陛下将信将疑的派人继续向下挖,果然发现了石鱼和石盆。

  如此才算是相信老哥所言,我也算是从此逃过了一劫呀!”即便是现在说着,廖均卿还有些心有余悸,可见当初的危机,定然特别惊险。

  洪涛听后亦是感慨道:“伴君如伴虎呀,果然不假。我本以为陛下如此重视廖兄,不会真正治你的罪。如此看来,廖兄曾经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廖均卿摆摆手:“无妨,好在如今都算是过去了,皇陵已经在建,徐皇后也安然下葬。为兄心里的石头,总算是彻底放下了,哈哈!

  老弟,还是说说你对这皇陵建址的独到见解吧”洪涛微笑摆手:“什么独到见解呀,老哥抬爱了,咱们共同讨论下它的风水格局就是了,哈哈!

  老哥且看,这个所谓的天寿山,乃是无尽燕山的余脉。余脉者,龙之尾也,龙尾之地气,分散驳杂,自然不如龙首。即便如此,保三元不灭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前提是不能出现太过昏庸的君主,此乃其一的弱点。其二,老哥再看,此处的风水龙穴,也就只有那一处,将来永乐大帝的安寝之地。

  除了此地之外,其他地方都不足以葬帝王,哪怕是王侯,都显得有些勉强。这其三便是咱们面前这条蜿蜒小河了,此河格局太小,帝王者,应面江河而卧,方能俯看千秋万代。

  有此河在,后世帝君中怕是要出一些,气量狭小的君主,导致大明亡国呀!最后一点,便是正对皇陵的这条大道,路者,剑也,更何况是宽阔的官道,此乃利剑是也。

  典籍中所载的十不葬地,便有不葬沟源绝境,便包裹这路剑。虽说有溪流阻隔,但此水太过窄小,不如长江大河,还是不能阻挡路剑的侵袭。

  因此,贫道判断,后世帝王中,多出一些短命的贤德君主。若非如此,怕是大明还能多延续百余年吧。唉,时也,命也,天意呀!”。

  廖均卿听后,也是叹息一声。毕竟大明京师在此,不可能再寻往别处选址,若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在此处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