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最强驸马爷

正文 第266章 争论

大唐最强驸马爷 泠雨 6189 2022-05-14 18:23

  随着几名嫡系重臣的反驳,李二脸色慢慢好转,不那么黑了。

  皇帝也难当呀!

  特别是圣君、明主一类的皇帝,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权衡各种声音。

  一旦群臣集体反对,皇帝也没折。

  此时是唐帝国,不象清朝时期,皇权超高度集中。

  秦汉时期,皇帝手中的权利是受到丞相制约的,并非皇帝想怎么干,可以肆无忌惮。

  李二在制定方针政策,推出各项制度,需要群臣的支持。

  一旦群臣集体反对,李二也头大。

  总不能把群臣痛骂一顿,全部贬职回家种红薯吧!

  “陛下,微臣坚决反对,停战符合帝国利益。在那个半岛上留下高句骊、

  百济新罗三国,可以让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帝国只需要充当协调,

  不用花费兵力征伐。一旦灭掉高句骊、百济,只剩下一个新罗,到时候如何处理。

  帝国人口不多,面积宽广,足够百姓种植,没必要开疆劈土。”

  大学士于志宁站出来道。

  “陛下,微臣也觉得于大人所言符合帝国利益。帝国现在4000多万人口,

  只要确保中原不乱,稳步发展。过上数十年,会越来越好。现在帝国不富裕,

  不应该大动干戈。既然高句骊、百济称臣、认怂,给二国一个机会。

  帝国不能一棒子打死,那样不符合帝国利益,还劳民伤财,实属不妥。”

  岑文本站出来道。

  连续二名大学士开口,一下子让群臣又相互交谈起来。

  二人均是太子的师傅,在儒学方面也是带头人。

  群臣又纷纷站出来,相劝李二与高句骊、百济和好,建立属国关系。

  李二心中那个气呀!

  “孔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吗?”

  李二问道。

  一年多前,孔颖达被李二狠狠批了一顿,让他回家反思。

  近一年来,孔颖达变化极大,一心一意研究、修正儒学,让其符合唐帝国的发展。

  当然,这是在杜荷的建议下,让孔颖达有了改变。

  杜荷告诉孔颖达,想要让儒学传承下去,必须作出改变,修正儒学经典,让其符合时代的发展。

  简单点说,就是好的精华留下,不适合的地方必须修正,让其适应时代进步。

  “陛下,微臣反对与高句骊、百济二国和解。打蛇不死,必遭反噬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高句骊就象是一只凶残的狼,一旦身上伤势好转,随时会给帝国致命一击。

  现在帝国打过压路江,能一举灭掉高句骊,为什么不彻底解决后患。

  不论是高句骊,还是百济,对帝国一直是二面三刀,根本不是真心。

  杜荷有一句话说得好,帝国的强大是靠士兵手中的弓箭、马刀。在士兵弓箭射程范围内,

  均是帝国之领土。近几百年来,草原野蛮民族、周边小国纷纷入侵中原,

  中原差点沦陷,这些事,大家都忘记了。”

  孔颖达滔滔不绝说了一大通。

  李二心中暗喜。

  孔颖达是儒学大家,唐帝国儒学第一人,是真正的大腕、大角,影响力巨大。

  这番话说出来,让很多群臣惊讶万分。

  这是孔大人的真心话吗?

  不会是受到威胁吧!

  群臣一下子纷纷议论起来。

  群臣看向孔颖达,希望给个说法。

  “诸位同僚,刚才的话是本人发自内心之言。没受任何人威胁利诱,

  硬要说影响吗?是受杜荷曾经一番话,点醒了老夫。杜荷说过,不论什么学派,

  必须以时惧进,不能老抱着古人的框框套套。

  要活学活用,不要读死书,死读书。”

  孔颖达又补充道。

  哦!

  李二眼睛冒出精光。

  孔颖达这个老顽固,终于有改变了。

  好呀!

  群臣冲击太大了。

  妈蛋!

  那是我们的儒学领袖呀!

  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一下子,呆滞、傻愣!

  想不明白,孔颖达为什么要背叛儒学经典,你不是孔子的子孙吗?

  “叔玠,说说心中的想法,不要受他人左右,有什么说出来,不必有顾虑。”

  李二点名道。

  王珪是李二的嫡系。

  近二年来,官职越当越大,慢慢进入核心。

  要知道王珪可是前太子的嫡系,并非李二的人,与魏征、韦挺等人是一伙的。

  “陛下,微臣建议强烈支持杜荷军事行动,把高句骊、百济彻底解决,

  消除帝国后患。帝国不该再走老路。打打放放一直是中原帝国的做法,

  可是,从来没解决边患。反而草原民族、周边小国老想着入侵中原,

  从帝国身上讨到好处。帝国必须让那些小国明白,帝国的意志不可违、陛下意志不可抗。”

  王珪道。

  李二必须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影响那些中立派。

  “立本,该你说了。”

  李二点名道。

  “陛下,微臣觉得,高句骊、百济想商谈也可以。但是,必须接受帝国的旨意,

  一切按帝国的意志行事。此时咱们占优,主动权在帝国,为什么要委曲求全呢?”

  阎立本站出来回答道。

  阎立本是有大才的。

  特别在书画方面,名扬长安城。

  书画方面有极高造诣。

  现在的阎立本一幅书画,在长安城中能卖上万金。

  不过呢?

  阎立本很少在绘画,只有熟人、朋友间相聚,才会偶尔提笔画一幅。

  李二对阎立本也挺重视的。

  在礼部主管藏书阁。

  “韦爱卿,说说吧!”

  李二继续点名道。

  嫡系重臣一个个站出来,纷纷支持李二,让李二脸上笑容涌现出来。

  一些开始反对声音,慢慢沉寂下去。

  “好了!今天朝议到此,不必再议。高句骊、百济二国,只有一条路可走。

  无条件投降!否则,帝国不会罢兵。这是帝国的意志,也是朕的意志!”

  李二一锤定音道。

  说完话,李二站起来,往后宫而去。

  那些个群臣你看我,我望你,无奈之下,纷纷摇头苦笑。

  到了后宫中,看到太子李承乾也在。

  “见过陛下!”

  长孙皇后、太子等人纷纷行礼道。

  “好了,一家人不用客气。”

  李二道。

  “对了,太子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李二问道。

  “陛下,微臣听说朝堂上,对于高句骊、百济二国与帝国的和解争执很大,特来听听陛下的教导。”

  太子淡淡的道。

  哦!

  “那太子有什么想法呢?”

  李二问道。

  说实话,李二对太子很上心,为其找了好几个师傅。希望太子能让唐帝国继续传承下去。

  做一个明君,不要当亡国之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