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最强驸马爷

正文 第317章 航行

大唐最强驸马爷 泠雨 6509 2022-05-14 18:23

  杜荷一行在辽西城呆了一周,然后启程朝山东出发。

  没有到葫芦口坐船,而直接到了后世的天津港。

  此时的天津港还是荒无人烟,最多时不时有几个人在摸鱼。

  考察一番,杜荷觉得,可以把此地购买下来,作为海军基地的一个港口。

  “少爷,要打造成海军基地,不容易,投入的资金、人力会很多,工程量很大。

  军方军费就紧张,不可能同意的。”

  陆逊抽搐几下眉头道。

  事实如此,这个时代的海军没人会关注,更不晓得海军的重要性,是一个帝国强大的根本。

  传统以为,敌人只会从陆地上来,不会从海面上来。

  作为一个穿越人,怎么不晓得海军的重要性,想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御敌于海上。

  一旦蒸汽机传播到西方国家,船只性能得到提升,会让船只从海面杀来。

  总不能闭关锁国吧!

  唐帝国的纺织业已经是支柱产业,产量不断暴涨,价格越来越低,必须要寻找市场。

  要敲开外面的市场,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杜荷不敢装逼,既然自己穿越过来,难道其他国家不会出现穿越者吗?

  一旦有穿越者出现,历史又会遭到改变。

  也就是说,唐帝国不一定是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存在,很可能有其他强大国家。

  唉!

  杜荷长长叹口气。

  不能松懈呀!

  “伯言,军方肯定不会给军费,这个港口由我自己出钱买下来,慢慢修建港口。”

  杜荷道。

  陆逊看了看杜荷,不好再劝。

  “遵命!”

  陆逊道。

  “对了,战舰什么时候过来?”

  杜荷道。

  “应该快了,从葫芦口到这里,从水路过来,一天时间到。昨天人出发,今天早上战舰出发,下午应该到了。”

  陆逊道。

  “杜二,本小姐发现一个问题,貌似你很喜欢筹建码头,看到合适的地方会圈下来。”

  李德秋道。

  呵呵!

  “德秋,说得没错!我非常喜欢码头,筹建码头虽然耗费钱财,可是,

  以后的回报会很高。这是一个长期投资,回报是细水长流,很划算的。”

  杜荷解释道。

  嘻嘻!

  “杜二,不怕血本无归,收不回投资。”

  李德秋道。

  “德秋,港口是长期投资,开始时资金量是很大。可是,一旦建好后,

  数十年只需要维修一下,不会增加太大的投资。码头修好后,船只停靠需要付钱,

  补给淡水、食物、煤均要付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怎么可能亏钱呢?”

  杜荷道。

  “杜二,问题是咱们唐帝国,没有海船搞运输,就你筹建了一个海运公司。”

  李德秋道。

  事实如此。

  唐帝国境内真没出现什么海运方面的事。

  杜荷相信,海运市场会越来越兴旺发达,生意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是肯定的。

  现在,杜荷旗下的造船厂,已经大规模生产商用蒸汽机船,吨位也越来越大。

  足够抵抗海上风浪。

  “德秋,市场是需要培育的,新鲜事物需要时间让大家适应,一旦适应后,

  得知其好处,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大海外面有很多国家,

  咱们不仅需要大/军征伐,还需要商人打开市场。外面有好多国家,

  实力不弱于唐帝国,也非常强大,而且,那些国家手里有大把的金币。”

  杜荷道。

  啥!

  海对面还有国家?

  不可能吧!

  不只是李德秋惊呼,陆逊也很震撼。

  这个说法令人惊讶万分。

  杜荷也只微微向李二、房玄龄淡淡的提过几句,并未传播出去,也没引起李二重视。

  “杜二,你不会是瞎编吧!”

  李德秋道。

  呵呵!

  “是真的,我没骗你们,外面还有好多国家,实力也很强。你们不是听过西域有好多小国,

  在更远的地方,还有大量的国家,那些国家的实力很强悍。象罗马帝国、

  孔雀帝国、安息帝国、埃及帝国、希腊帝国等,实力均不弱于唐帝国。”

  杜荷道。

  “对了,那些国家,不仅从陆地可通往,从大海上也可到达。只是一直以来,

  船只太小,无法抵抗大海上的风浪,所以,从海上一般最多到达周边区域。”

  杜荷补充道。

  震撼!

  震撼心灵呀!

  杜荷的话让李德秋、陆逊等人惊掉下巴。

  “少爷,船来了。”

  典韦道。

  大家抬头一看,发现海面上出现一个小黑点,越来越大,片刻时间看到船身。

  一注香时间,巨大无比的蒸汽机战舰到了岸边。

  不过呢?

  貌似蒸汽机战舰太大,无法停靠在岸边。

  好在蒸汽机战舰上带着小船。

  放下小船,二名水兵划着船只靠岸。

  杜荷一行登上小船,送到蒸汽机战船上。

  由于船身太小,一次性只能带走十多人,还有战马无法运送,只能一趟趟运送。

  半个时辰,人与战马全部上船。

  启航!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战船速度越来越快,浪花翻上来,洒得甲板上到处是积水。

  丫的!

  只是近海,风浪不大。

  要是进入深海,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呢?

  战船航行一段时间,再也看不到陆地。

  李德秋很兴奋。

  在甲板上又喊又跳。

  “杜二,大海太美了,宽广无比、无边无际,一望看不到头,让人心胸开阔,非常舒畅。”

  李德秋道。

  丫的!

  刚开始肯定新鲜,要是长期呆在船上,不被憋死才怪。

  时间一长,跃入眼眶的全是海水,谁受得了呀!

  不过呢?

  小妮子的适应能力挺令杜荷惊讶的,居然没晕船。虽说是近海地区,风浪小一点。

  可是,一般人上船只,肯定会晕船,吐得天昏地暗。

  素质真心好呀!

  天暗下来,李德秋也玩累了,吃过晚饭就想入睡。

  “对了,伯言,咱们生产的蒸汽机战舰、商船上,是否有六分仪?”

  杜荷道。

  哦!

  “少爷,你说的是指南针吧!那东西工匠们仿造出来了,按照战船、商船上的指南针仿造。

  如果没有这玩艺,船只进入大海深处,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会迷失方向。”

  陆逊道。

  “是呀!没有指南针,船只在大海上象一个瞎子,会迷失方向。”

  杜荷道。

  指南针对于船只来说,太重要了。

  象人的眼睛似的。

  入夜,船上漆黑一片,只有船长室有几盏油灯亮着。

  看来,需要把马灯弄出来。

  有个玻璃罩比啥也不没强,起码不会遇到风吹就熄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