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横槊天下

《横槊天下》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降我之意与无亡国之心

横槊天下 右之伽蓝 3765 2022-04-30 12:08

  昌黎公拓跋丘闻言,陡然色变,紧张说道:“两军阵前无有儿戏,将军莫拿我昌黎公开玩笑。”他说完,俯身捡起那封信,取出信笺看了起来。

  拓跋丘飞的看完那几页信笺,厉声说:“昌黎公蒙先王旧恩,驻守昌黎,何曾有过二心?!慕容秀父子皆是奸佞狡诈之辈,信中所言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老臣绝无反心,将军可以明查。”

  “查就不必了,我情愿相信慕容云所说都是真的。”

  拓跋丘立刻争辩说道:“将军不可受人离间啊,慕容云虽有降我之意,拓跋丘却绝无亡国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既然如此,你可愿在这里修书一封以表你的忠心?”

  “将军但有需要我拓跋丘的地方尽管告诉我,老臣虽死不辞。”

  “笔墨伺候!”

  苏护说完,一名侍卫在营帐正中摆好一副桌椅,两名侍卫端来笔墨纸砚。

  “昌黎公提笔吧。”

  拓跋丘铺好纸张,提笔蘸了几点墨水。

  苏护走下将军席,来到昌黎公跟前,客气的说道:“昌黎公就按我说的来写。”

  “将军请讲。”

  “丘自驻守昌黎十年以来,不见兵戎,未动干戈,虽处边境,却无边患,皆是承蒙燕王照顾啊。”

  拓跋丘写到这里,抬头看了看苏护,虽然他对自己写下的这些东西开始怀疑,却还是猜不透其中算计。

  苏护并不理会,只是继续说:“丘虽为皇族贵胄,却无奈同室操戈,两相猜忌,最终流放昌黎。数年以来,我苦心经营,驻守边境,未曾有过任何过失,却从没有收过朝廷的征调。丘之心如丧家之犬,深感魏廷冷落与无情。丘并不甘客死异地,早就有了投燕之心。”

  拓跋丘写到这里,忍不住已经开始双手颤抖,他放下笔,颇为惶恐的看着苏护说:“将军这是何意?”

  “继续,当我说完,你就懂了。军情紧急,就委屈您这位昌黎公了!”苏护说完,拿起笔递给昌黎公,像是命令似的说道:“请执笔!”

  拓跋丘提起笔来,心中却已接近崩溃。

  苏护继续说:“现在,魏军正陈兵辽水西岸,苏护虽然侥幸取胜,却不谙兵法,不懂谋略。涨潮时节,沿河排兵,犯了兵家大忌,这是取败之道也。太子若能举兵,丘愿为内应,两方夹击,必能破军。

  三日后的望月之夜,丘会在辽水西岸的芦苇丛中置一密使,以灯笼为号。太子隔岸观火,一灯不可渡,三灯不可失。望太子切记,千艘战舰,万名兵士,乘人不备,胜之足矣。待丘功成之日,太子当践魏王旧诺!

  昌黎拓跋丘书”

  拓跋丘手书之后,心中叫苦。苏护让他写这封信的目的很明显,诈降,诱敌,破军,夺船。如此一来,他便在日后再无退路可言了。即便是他在将来真心去降燕,怕是也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了。

  现在的昌黎公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苏护率领的魏军能够取胜,因为,若是败了,愤怒的燕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踏平昌黎。

  当夜,苏护遣一人假扮昌黎公的心腹渡过辽河赶去燕军投信。

  三日后,望月之夜,流云追月,辽水波光。

  粼粼之间,夜静谧,杀机伏,三万魏军精锐藏身芦苇丛中,等待着一战。

  辽水东岸的燕国中军营帐里,太子慕容云焦急的踱着步,不停的派人去岸边观看灯火的数量,一个,一直都是一个。船舰和兵士都已准备就绪,他显然是坐不住了。

  子时才过两刻,一名士兵急匆匆冲进营帐禀报说:“对岸已经亮起三盏灯火!”

  慕容云喜出望外,跨步走出营帐,遥见辽水西岸果然已经亮起三盏灯笼。

  “渡河!”慕容云说罢,抢先跳上那条最大的战船。

  夜色下,千舟竞,百舸争流,原本浩渺的辽水河面上黑影重重。

  登岸后的慕容云率军紧跟着不远处那盏飘动的灯烛钻进芦苇丛深处,没过多久,燕军周围杀声四起,鼓声震天。

  “我们中计了!”慕容云瞬间恍悟,急忙下令后军变前军,撤出芦苇荡,赶回辽水岸。

  可是,辽水河岸被魏军封锁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慕容云扼腕而叹:“拓跋丘小儿骗我,今夜若能突围出去,我一定不会放过昌黎城!”

  燕军众将借着月光围在慕容云身旁,议论纷纷,或有悔,或有恨,或有怨,或有悲。一万大军就这样钻进了魏军精心布置的一个圈套,那种濒死的感觉笼罩心头一如夜色笼罩着大地。

  “太子,还是降了吧!”终于有人忍不住心中绝望,话语中尽是无奈下的悲伤。

  慕容羽愤怒的看着那名将军说:“你以为投降了就能留着自己的性命吗?魏国乃虎狼之师,早有兼并北境诸国之心,你们若降,必被坑杀。现在,倒不如拼死杀到河岸,夺回战船。这是现在唯一的生路。”

  诸将听了,不敢再言。所有人都已看透,在魏军的重兵包围之下,这所谓的唯一生路不会有几分生机。

  芦苇丛中火光四起,已经决定拼死一搏的燕国军队忽然惊慌四散。显然,这心中的恐惧不是几句话就能够消除的。

  苏护早就料到慕容云会拼尽全力退回河岸,所以特意在那里布置重兵。只待燕军登船靠岸,就将自己的两万禁卫军分作九层彻底封锁辽水东岸。

  鏖战一夜,一万名燕军或死或降,消耗殆尽。慕容云奋力杀死几名魏军,换上一身魏国士兵的衣服,又夺了一匹快马,趁着夜色逃向了昌黎城。

  苏护以逸待劳,不但俘虏了燕国数名大将、百十裨将和数千兵士,还获得千艘船舰。这对于急着渡过辽水的魏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唯一令众人感到奇怪的太子慕容云不知所踪,即便是搜遍辽水岸边,也没有现一丝踪迹。

  苏护升中军帐,端坐正中,派人带来燕国降将,陈述厉害,许以富贵,燕人皆拜降。苏护正在询问辽水东岸燕国军队的部署,忽听帐外传来一阵惨烈的哭声。

  很快侍卫入营来报说昌黎公之子拓跋止求见。

  苏护召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