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横槊天下

《横槊天下》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击剑而歌与收买民心

横槊天下 右之伽蓝 4162 2022-04-30 12:08

  ???河内这座边境之城旨在防范南人渡河,所以无论政务还是军务都一直归于军制。可是这些军中将领并不擅长民务,为了更好的统驭一方,苏护在刺史府外张贴榜文招收门生处理河内城中的民务和杂务。

  一战功成,苏护扬名内外,一时来投奔的门生有好几十人。苏护将这些人安置在了刺史府旁边的住宅,并根据这些门生的威望,造门生名册。威望高者,一日接见一次,次高者,三日接见一次,没有什么威望的人,则数日见一次。等级不同,所赐衣食也不同。

  这一日,一个穿衣破烂的中年人背着一把宝剑来到刺史府外,对负责招收门生的九离苾说,因为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希望刺史寄食在刺史门下。

  九离苾本想拒绝,可是在那个人再三恳请之下,才决定带他去看一看苏护。

  苏护见到眼前这位中年男子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却并无鄙夷之意,只是淡淡的问道:“先生名字?”

  “邹景,无字。”那个中年人见苏护说话和气,也放下自卑,坦然说道。

  “先生有什么喜好吗?”

  “没有。”

  “先生有什么本领?”

  “亦没有。”

  苏护听了,淡淡的笑着说,“既然这样,那就暂且留下来吧。”

  九离苾见苏护对邹景的态度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喜欢,自己心里对这位落魄投身的门生也多有鄙夷,于是就将他和那些没有什么威望的门生们安排到了一起。

  不久,苏护去拜访自己的门生,却见邹景靠在廊柱上,敲打着自己的宝剑在唱歌:“长剑啊,长剑,我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啊!”

  苏护见了,淡然一笑,吩咐赏给他鱼吃,并把他当做一般门生来看待。

  没过多久,邹景又敲打宝剑唱起来:“长剑啊,长剑,我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坐啊。”

  九离苾将这件事告诉了苏护,苏护就说:“给他备车,按照可以乘车的门客那样对待他。”

  九离苾虽然对于这个叫做邹景的人颇有抱怨,但也只好按着苏护说道去做了。

  备好车马,九离苾对着邹景生气的说:“先生自拜门生以来,寸功未立,又如何先是要鱼吃,后又要吃做?九离苾虽然只是一个粗鲁而没有开化的敕勒人,却也不似你这样厚颜无耻。马车在这里,希望你能好好珍重。”

  邹景白了一眼,嬉皮似的笑道:“刺史大人宽厚仁和,不以我这样的人为卑微,给我鱼吃,给我马车坐,邹景早晚都要报答的,你这个敕勒人又哪里会懂?”

  九离苾恶狠狠的看了一眼邹景,愤愤的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邹景又敲打宝剑唱了起来:“长剑啊,长剑,我们回去吧,住在这里没法养家啊!”

  其他门生见了,全都讥笑邹景的贪心不足。九离苾对于邹景更是万分鄙夷。

  苏护听说这件事后,就在登门拜访门生的时候,问邹景:“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人?”

  邹景说:“还有个老母亲。”

  苏护犹豫片刻,笑着说:“自此之后,你母亲的吃穿用度,一并从我府中开销。”

  邹景笑着谢过苏护,从此就不再敲打宝剑唱歌了。

  苏护虽然觉得邹景有些特别,可是因为忙于各种军务,而邹景在门生之中又没有什么作为,渐渐也就将此人淡忘了。

  之前,河内城中的百姓无法耕种,只能依靠魏廷拨付的军粮度日。魏廷有意挽留这些百姓,并给出了很优惠的政策:这些军粮不但廉价,还能借用,程序也很简单,只要写下借债的收据就可以。而近些年来,河内之地,战乱不断,百姓无以为生,皆靠借粮度日,几年下来,每家每户都留下了很多欠债。

  苏护见今年的稻麦喜获丰收,就决定先收回一些粮食上的欠债。这样也可备好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苏护问众门生:“我想派人去收获稻麦的百姓家中收债,你们谁会算账?”

  众门生无言。过了一会儿,邹景笑着说:“若论会计之术,我倒懂得一二,希望可以帮助刺史大人。”

  苏护见是邹景,这才想起那个总是敲打宝剑唱歌要走的人,于是笑着说:“先生还是有特长的啊,都怪我一直忙于军务,没有能够很好的了解你。你真的愿意去吗?”

  “愿意。”

  苏护大悦,于是令人为邹景准备车马和往年积欠的账目。

  快上路的时候,邹景问苏护:“刺史大人,我听说若按照旧制,这些账目虽然是起自借粮,但所收之债款都归刺史所有。也就是说我是为您去收账的,收来一分一毫皆算是刺史您的财物。那么,当我收完债款,要为您买些东西回来吗?”

  “你就看着我家所缺少的东西买吧。”苏护说完,想了想,自己家中似乎并没有什么所缺。

  邹景听了。欣然领喏,坐着马车离开了刺史府。

  邹景来到城内各地和城外各村,召集应该还债的百姓前来验看借债的收据,带债券的账目核对完毕之后。邹景对着这些百姓说:“你们算是有福气了,我们河内新来的苏刺史颇富谋略,初战既大挫梁人的军队。不久前,他召我入府,对我说,河内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愿意将这些债务赏赐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安心生产,躬耕河内,帮助魏军抵御南梁之寇。”

  百姓闻言,皆呼苏护万岁。

  邹景当着百姓的面将那些欠债的收据全都烧掉,所有的百姓见了,都高兴的跪在地上,为新任的刺史祈福,感激之类的话更是充满了所有的街道。

  邹景烧掉收据,就马不停蹄的回到刺史府想苏护报告。

  苏护看见邹景回来如此迅,就惊讶的问道:“不过三天的时间,先生就把这几千百姓的债务收完了吗?”

  “收完了。”邹景象征性的掸了掸身上的尘土,露出一脸的轻松说。

  “那你为我买了些什么东西回来?”

  “临走之时,您让我买些家里缺少的东西。我就想,您的堂下有美丽的妻子,府中有很多的珍宝,畜栏里有多宝马。所以你并不缺少美女、珍宝和骏马,而您初来乍到,上任也没有多久,缺少的正是民心啊!于是,我就自作主张,为您买了民心回来。”

  苏护听了,觉得几分莫名,微笑着说:“这民心是如何一个买法?”

  “您是河内的刺史,既有魏王的赏赐,也可劫掠南人获得珍宝,所以钱财对您来说并不重要。我于是就擅自假借您的命令,把那些债务全都赏赐给了那些百姓,并烧掉了所有欠债的收据。百姓们喜出望外,皆呼万岁。这便是我为您买来的民心。”

  苏护想了想,认为邹景虽然做法欠妥,但是好歹也算是获得了百姓的认可。于是淡淡的说:“好啦,辛苦先生,你现在可以走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