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横槊天下

《横槊天下》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苏护与南孟度

横槊天下 右之伽蓝 3248 2022-04-30 12:08

  为了颂扬两人功绩,当地百姓纷纷传言“北苏护,南孟度”,很快就传成一段佳话。

  孟度见苏护被贬河内,知其俸禄微薄,就笑着说:“座主,我可为你求来一个富贵。”

  不久,孟度上表梁王直言魏朝河内刺史苏护之谋略,以致孟度来悬瓠征伐百日无有所获,他请求梁王用反间计招抚苏护,并说“南孟度,北苏护”,若二者兼得,天下易定。

  梁王宋恒见表书大喜,于是拟诏,除授苏护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并赏钱百万。

  苏护收了宋恒的诏书,冷笑一声,当着魏军众将的面拒绝了梁王宋恒的征召。虽然拒绝了宋恒的征召,可是宋恒送来的百万钱却被苏护留了下来。河内城中凋敝,苏护觉得这笔钱正好大有用处。

  不久,苏护又将梁王送给自己的诏书派人送去了平城。魏王拓跋颜见诏大惊,他比谁都了解苏护的本领,如果放任他去,那么北境就真的要陷入危机了。

  尽管也有一些朝中的鲜卑显贵对苏护冷嘲热讽,可是,拓跋颜还是力排众议,亲笔诏书对苏护进行慰勉,除了官复左丞相的原职,让他暂时驻守河内,还派遣卫队送去了无数珍宝和百万的钱财。

  苏护同样将魏王赏赐的钱用在筑造黄河堤坝上,河内之城饱受水患,这些钱财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很快,魏王又派来特使,并带来了向河内增派的两万五千军马以助苏护平叛白水蛮。除了两万五千军马,魏王的信使还给苏护送来一封信,心中说:朕为你增兵两万,在平叛白水蛮后,可留作南伐。吾今日派遣去的两万人,都不是鲜卑人,其中五千为柔然人,五千为匈奴人,五千为敕勒人,五千为高车人,五千为氐人和羌人。你可任意攻伐,死伤而无不利。柔然人死,可减少燕然山之贼,匈奴人死,可减并州之贼,敕勒人死,可减赛音山之贼,高车人死,可减弱洛水之贼,氐羌人死,正可减关中之贼。

  苏护看过,顿觉心冷。依此看来,拓跋颜显然并不把这些外族人放在眼中,他派遣来到军马不过是让他拿去送死的。现在的白水蛮族已经投奔去了悬瓠,苏护就将两万五千兵马驻扎在了白水蛮族生活过的东雍之地,一边屯田,一边养兵。

  对于魏王拓跋颜,苏护忽然觉得很失望。

  悬瓠和河内两地修好之后,苏护和孟度也常有往来,有时白天聚会也不避讳。魏国人都知道苏护和一名南人往来甚密,却并不知道那个人的身份。但既然是刺史大人的朋友,也就是不再是北人的敌人。

  忽然一日,苏护将孟度邀请到了自己家中。孟度拜见过角念,就和苏护在家中饮酒。

  角念在身旁为二人把盏,问苏护:“这位就是先生说起的梁之故人?”

  孟度立刻恭谨的说道:“我是孟度,在庐陵时蒙座主赏识,做了他的门生。后分别十载,终于机缘未尽,才又相见,想来也是天见可怜啊!”

  “座主为何?”角念不解的问。

  苏护解释说:“昔日我为庐陵王,招募了百名门生。他们就呼我为‘座主’。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孟度却严肃的说:“座主差矣,在孟度看来,一日门生,便是一世门生。而您也始终都是我的座主。”

  “还是算了吧。我倒是担心你稍不如意就大军北下,吞并了我的河内啊!”苏护笑着对角念说:“夫人啊,眼前这位孟度可是梁国的大都督,现在镇守悬瓠。”

  角念听了惊讶说道:“我亦听街头巷尾传言‘北苏护,南孟度’。今日得见,果然俊朗洒脱,不是凡人啊。”

  孟度听了,谦卑的说道:“孟度所学,在座主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座主英明神勇,冠绝北境,为大魏立下不世之功,这可不是一般的文臣武将能够做到的啊。我不过平叛了几支叛乱的山越,就侥幸取得了现在的职位。座主实至名归,孟度自愧不如!”

  “孟度,你太过自谦了,我比谁都清楚你的胆识。”苏护说道。

  角念听了,又有些担心的说道:“虽然现在两地修好,可是在过去的时候,北人多被南人劫掠,河内的人还是很恨悬瓠那里的统领的。你只身前来,就不怕有危险吗?”

  孟度听了,淡然一笑:“有座主在此,孟度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之前,我们在黄河之上相会,座主常言夫人酿酒一绝,今日偶有闲暇,就悄悄溜了过来。方才开坛,孟度只闻酒香就已沉醉,这秫谷美酒确是我所没有喝过的美酒,今日正好不醉不归……”

  此时,苏护、角念在屋中陪着孟度喝酒,武三思则在院中照看乌梅儿和征南两个孩子。九离苾守在门外,对于屋中所有话语皆有耳闻,当听到那位苏护时常相会的“梁之故人”便是梁国的大都督孟度时,顿时心惊。

  九离苾匆匆离开刺史府,寻来密使,并叮嘱他马不停蹄的赶去平城向魏王报信。这么久以来,九离苾就是魏王安插在苏护身边的耳目,他对苏护寸步不离,无论在平城,还是河内,每隔三五天,他都会向魏王报告苏护的行踪,只不过这些密使被安排的极为隐蔽,除了九离苾,在没有其他人知道。

  自被祭乌洛候国以来,九离苾在苏护身边耳濡目染,多有感化,他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苏护不愧是北境的英雄豪杰。他对魏廷忠心耿耿,视拓跋颜为自己的兄弟,即便被贬也丝毫没有忌恨之意。他曾经以为苏护被贬河内会心有谋反,可是苏护即便是做个小城的刺史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造福一方百姓。

  九离苾对苏护越加的敬佩,可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有的时候,他在心中也会抱怨魏王的多疑。敬仰之下,九离苾对苏护也会有一些包庇,像是苏护放走了梁国的俘兵,他就没有报与魏王,在他看来,苏护那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

  可是现在,苏护不仅是梁国的庐陵王,竟然和梁国的大都督勾结在了一起,想起那些个夜晚,两人在黄河之上促膝而谈动辄一个通宵,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更大的阴谋呢?这一次,他没有犹豫,直接将苏护私自会见孟度的消息禀告给了魏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