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炎黄之小兵传奇

第二十一章 羽翼渐丰

炎黄之小兵传奇 超神的蛤蟆 4754 2022-05-08 10:39

  事实证明,为了留住心中的宝贝疙瘩,杨司令有刻意夸大敌情的嫌疑。随着两个据点近80名日军被雷中队歼灭,所谓的秋收保卫战压根没有打响。特别是康庄据点剩余的十名日军,整天躲在据点龟缩不出,惶惶不可终日。于是,6分区成为了整个根据地秋收最为轻松的所在。

  别的地方,老百姓都是深夜在部队的掩护下匆忙抢收小麦,碰到鬼子立马撤退,却还是或多或少有些折损。遇到鬼子以小队为单位的大规模抢粮行动,都是损失巨大。

  而在以赵村为辐射的五十里之内,老百姓却是大白天谈笑风生的相携下田,不紧不慢的收获着一年的辛劳,甚至就连掉落的散碎麦穗,都是一一捡起,满载而归。于是,杨青山和王平在根据地召开的秋收总结大会上,成为了最得瑟的两人。

  前面五位司令代表各自分区做完报告后,杨青山嘴角噙着矜持的微笑,走上前台:“同志们,现在我代表6分区,向军区汇报秋收成绩。”

  “秋收共计7天,粮食损失:零。群众伤亡:零。部队伤亡:零。汇报完毕。”

  哄的一声,台下顿时炸开了锅,诸位司令政委纷纷交头接耳嚷嚷成一片,严肃的会场立马化身菜市。

  “不可能!我1分区的2个主力连四处出击到处救火才把损失降到比去年稍低,你们怎么可能没有任何损失!”作为根据地最早成立的分区,张司令资历最老,手中实力也是最为雄厚,两个满编的主力连队三百多人枪,足以傲视群雄。

  但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个刚刚成立的老幺会抢了他的风头成为第一。大声质问坐在台下最后一排的王平,而王政委却淡淡一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颇让人摸不着头脑。

  旋即把怀疑的目光瞟向了端坐主席台正中的刘司令。杨青山与刘司令的关系,在座的个个心知肚明。说不得,是刘司令为了扶持老战友的遗孤作了弊,派遣军区主力去了6分区,这却如何叫众人心服?

  刘司令抬手虚压两下:“别看我,我也不清楚。青山,你给大伙说说。”

  “哦,是这样。秋收开始前,我们消灭了79名鬼子。所以鬼子兵力严重不足,根本没有出来抢粮。”杨青山一副淡定的模样,心中却已是乐开了花:小样,平时总欺负我6分区刚刚成立,要人不给人,要枪不给枪,唯一1个6连还是找刘叔叔帮忙走的后门,这次吓不死你们这帮老抠!

  “啥??就凭你一个没有满员的6连,消灭了79个鬼子?”不仅是老张,一个个尽皆是张大了嘴,一副要吃人的样子。“你这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吧!”

  “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这次就是没有任何损失。咋滴,你不服气?”杨青山扬眉吐气,施施然走下了台。得意忘形下却是没有注意背后有双眼睛死死盯着他的背影。

  这小子有几把刷子,我最是清楚不过。凭他的能力,一年站稳脚跟已经算是不错,所以我才给他定下了三年把根据地扩大一倍的指标。如果6分区现在就已经具备了成建制消灭鬼子小队的实力。。。。。。这里边有猫腻!我得把胡斌找来问问清楚。

  赵村。随着军分区正式行文认可,以及秋收时两个据点的鬼子压根不敢出门的事迹广为传播,6分区游击中队已然声名鹊起。四方豪杰,纷纷来投,早已不是当初算计李大嘴时的穷酸摸样。

  看着训练场上打破了头也要先进行入队考核的人群,自有两人心情别样不同。赵长兴心底乐开了花,仗着自己雷头儿心腹的身份作威作福;李大嘴则是暗自庆幸自己早投明主。否则,看现在的架势,人家还真瞧不上曾经的李家沟游击队。

  早就知道这种结果的雷仁还是那副懒散的样子,除了早晚遛狗,竟是连队部大门都不出。此刻,正是午睡醒来,打着哈欠自躺椅上坐起了身子。一边厢,赵大紧赶着递上纸烟,并点着了火:“头儿,这日本烟,就这么好抽?”

  瞄了这货一眼,哥这不是没有中华烟抽嘛。。。那种农民自种的土烟,压根就不是人抽的,不抽日本烟,叫我去抽风?幽幽叹了一口气:“你懂什么,哥抽的不是纸烟,是寂寞。。。。。。”见头儿一副高深莫测的仙人模样,赵大顿时感觉仰慕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犹自发呆了一阵,待得雷头儿抽完第二根,李大山也从外面走了进来,才又上前禀报:“头儿,这次我们发财了,报名参军的挤破了头,就是扩成大队也不缺人手啊,您看。。。。。。”

  “不行,只招20人。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一下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对两个副手的培养,雷仁还算是尽心,因为现在的辛苦,就意味着以后的轻松。

  “一个大队,你说得轻巧,拿什么养活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基础打牢。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好,一切都是浮云。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扩建1个小队,已是我们的极限。”

  见两货都在仔细品味自己的话,雷仁知道他们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图。“只要18到30岁的青壮年,长兴负责考核,有从军经验的优先。另外,把黄河和柱子抽出来。现在手里没有炮,他们就是我的战略打击力量,不容有失。”对于头儿的高瞻远瞩,二人自是言听计从,深感跟对了人。

  部队建设要正规化,现代化。雷仁把日后**提出的指导性精神,生生提早了十余年。

  报名处。赵长兴一只脚站在凳子上,一只脚踏在桌子上,提着个纸喇叭正声嘶力竭的鬼喊鬼叫:“别挤!都别挤!谁再挤直接取消资格!都听好了,我们只招收18岁以上,30岁以下的,其余人趁早散了!当过兵的优先!”

  刚跳下地擦了把汗,一人把他拖到角落。回头一看,却是一位康庄表亲:“长兴啊,累了吧,来,吃两个鸡蛋,补补!”

  “我补你大爷!老子壮的像头牛还用得着补?有啥事,说!忙着呢。”斜瞄了一眼那曾经极不待见自己的远房表亲,毫不耐烦。

  “是这样,我家二小子想参加你的游击队,你看。。。。。。”伸手拉过一个半大孩子。

  “多大了?”心底一声耻笑。

  “叔,我18了!”

  啪的一声重重拍在后脑勺上:“你嘴上毛都没长齐,18?滚!回去再待两年。”赵队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另一边,阳光照耀不到的阴暗处,同样进行着一桩罪恶的交易。一名猥琐男子嘿嘿低笑着,谄媚的给李大嘴点上烟袋:“大山啊,村长可是说了,只要你办好了这事,过完年就让你爹当村长。你看。。。。。。”

  吐出一口浓烟,李大嘴皱眉摇了摇头:“我也想多留下几个李家沟的人,可如今这情形,你也看到了,实在是不好办呀。”

  “我们来了9个,你就收下1个,乡里乡亲的,有点说不过去吧。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副队长嘛。”

  “不是我不帮忙,负责招兵的是赵长兴。就这一个,还是他卖我面子收下的。这要是被他捅到队长那里,我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这样,我爹当不当村长没关系,看在咱俩是表亲的份上,我就破例再多收1个!”

  “3个!”

  “不行!最多2个!”

  “好!一言为定!”

  经过严格考核,精挑细选,(当然,其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裙带关系户,比如某位副职领导偷偷以一百发子弹一个名额的代价行贿于某位招兵负责人。)6分区游击中队再次扩编。由于黄河和柱子年龄不到,被雷仁从1小队抽了出来带在身边。从此,继那条寸步不离的中队吉祥物身后,又多了2个寸步不离的警卫员。现在的雷中队,才真正走上正轨,称得上是兵强马壮。

  队长自不必说,副队长还是赵长兴和李大山,只不过这两人都不再兼任小队长之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队领导。中队直属除了赵黄河和赵二柱,还有卫生员一名(原李家沟郎中,对于赵长兴连这个名额也要敲诈100发子弹,李大嘴自是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1小队:队长赵长旺,补充8名新兵后全员11人。计有三八步枪10支,歪把子机枪1挺,掷弹筒1个。

  2小队:队长李焦,分出5人去3小队后补充新兵6人,共计11人。武器包括三八步枪10支,歪把子机枪1挺,掷弹筒1个。

  3小队:队长赵长庚,在原2小队5人基础上补充新兵5人,全员11人。装备三八步枪10支,歪把子机枪1挺,掷弹筒1个。

  至此,第二次扩编完成,中队全员39人,标准的步兵排编制。

  ;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