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索灵咒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一封奇怪的信

索灵咒 落花归梦 5799 2023-01-07 14:58

  就在张大鹏被直冲过来的装卸车卷进车下的那一刻,就要走到他身边的城建局工程科科长被这突如其来的车祸惊呆了。.他急忙朝装卸车上的司机大喊:“停车,撞人了。”

  司机使劲踩着刹车,那辆装卸车还是向坡下滑行了十几米,才停下。

  大门口两边的人都看到了这一幕惨剧,纷纷跑向装卸车。

  那位被张大鹏救下的男孩的爷爷和奶奶也看到了张大鹏刚才舍身救下他们孙子的那一幕。也跟着人群跑向装卸车。

  最先跑到车前的是工程科科长,他冲着从驾驶室下来,站在车头前六神无主,害怕的瑟瑟发抖的年轻司机大声喊道:“还愣在那干什么?赶快救人啊。”

  司机听见工程科长这么一喊,才回过神来。他和工程科长及后面赶上来的工程科其他几个人一起附身朝车下看。只见车下。张大鹏被紧紧挂在装卸车的底盘梁柱上,整个身体在地上拖着。双腿拖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裤子已被撕烂,腿部流着血。两只胳膊也搭在地上,袖子也被挂烂。胳膊上也流下血。整个人好像没动静了。不知道是死是活。

  “快打120,叫救护车。”工程科科长大声的向身后围观的人群喊道。

  站在他身后的一名工程科的施工员急忙掏出手机拨打起120的电话。

  “来,过来,我们先把人弄出来。”工程科科长喊被眼前的惨景吓晕了的司机。

  司机和工程科的几名工作人员和工程科长一起钻进车底,他们小心翼翼的将昏过去的张大鹏从车底下慢慢的弄出来。

  就在这时,前来视察的周副市长的车队也抵达了灵山公园大门。看见前面一堆人围在一辆装卸车前,已开始陆续下车的市上领导和城建局长也走过来。

  “恩人啊,你们快救救恩人啊。”被救下的男孩的爷爷和奶奶这时跪到在张大鹏的身边,他们望着围在四周的人群流着感激的泪哀求到。

  工程科长看见何局长和周副市长等一干领导来到,就赶忙迎上去,简要的将张大鹏救小孩,被汽车卷到车下的经过讲了一遍。周副市长马上命人先将张大鹏抬到自己车上,赶快送医院抢救,一面吩咐部下协助保护好肇事现场,等交管部门来处理。

  就在一干人等正要将昏迷过去的张大鹏往周副市长的车子里抬的时候,120的救护车拉着刺耳的警笛来的了出事现场。几名医护人员打开车后门,抬出一幅担架,放在张大鹏身边,一名医生简单对张大鹏检查了一下,就让护士快给受伤的张大鹏包扎。

  周副市长这时走到那位医生面前,他关切的问这名医生:“人怎么样?有生命危险吗?”

  那名医生抬起头来,正要说话,站在周副市长身边的何局长就赶快介绍:“这位是咱周副市长。”

  医生赶忙站起来,伸出手和周副市长握握手,说:“你好,周副市长。这位伤员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头部和身上其他部位有擦伤。现在还处在昏迷状态。需要马上送到医院治疗。”周副市长听后点点头,对他说:“张大鹏同志是为了救一名小男孩,才被装卸车撞了。你们回去后,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他的生命安全。”

  “是,周副市长。我们回去后,一定全力以赴,救治张大鹏同志,确保他的生命安全。”医生保证到。

  “好吧,辛苦你们了。赶快把伤员送走吧,不能耽误病情。过后,我会去医院探望张大鹏同志的。”周副市长向在场的医生和护士摆摆手,示意他们赶快将张大鹏送走。

  医生指挥着护士,小心的将张大鹏抬上救护车,在周副市长及其他市上领导和被救男孩的爷爷、目送下,鸣笛离开了灵山公园的大门。

  下午,正在上班的张大鹏的爱人王月华突然接到城建局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是张局长出车祸了,人现在正在市中心医院抢救,让她赶快去医院。

  接到城建局办公室这个电话,王月华差点没晕倒在地。多亏了办公室里的唐彩琴上前扶住了她,要不,她真的就摔在办公室里的地板上了。

  “王科长,王科长,你怎么了?”唐彩琴一边伸手帮助王月华抚摸着她的后背,一边紧张的问她。

  办公室里还有两位女同事,这时也都来到王月华身边。

  “王月华,王月华。”她们喊道。

  好大一会功夫,王月华才喘过气来。她流着眼泪对办公室里的同事说:“我丈夫大鹏出车祸了。我要去医院。你们帮我给处长请个假。”说着,王月华就拿起桌上的挎包,迈步向外跑去。

  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刚从抢救室里出来的张大鹏被送进了这里,进行重点监护。

  躺在病床上的张大鹏头部、胳膊、腿部和腰胸都被雪白的绷带缠绕。他的右手臂上挂着吊针,鼻孔插着氧气管,静静的躺着。

  在监护室门外,周副市长的一位秘书、城建局工程科的副科长刘建军、城建局办公室的两名女工作人员,还有灵山公园管理处的一名郑副主任守候在哪里。他们就坐在监护门口的长椅上。

  王月华急急忙忙的赶到中心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她遇见了刘建军。

  刘建军看见张大鹏的爱人王月华跑来,就赶忙迎上去。他把张大鹏出事的原因简单的向王月华讲了一遍,又向她介绍了在门口的市政府秘书、市灵山公园管理处的副主任和城建局办公室的那两名女同志。王月华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握手,就要推重症监护室的门。一名值班护士走过来,她对王月华说要进重症监护室,需要得到当班医生的批准。没有当班医生的批准不能进入。

  王月华隔着门上的玻璃窗看到绷带缠身的张大鹏躺在病床上,情绪就有些失控,她和护士争吵起来。刘副科长和市政府秘书、灵山公园管理处的副主任一起向护士求情,护士没法,经请示当班医生,王月华才获准进入监护室。

  站在病床前,王月华望着眼前躺在病床上的张大鹏,她伸出手,拉起张大鹏的左手,把张大鹏的左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抚摸着。她眼里噙着泪水,轻声呼唤着:“大鹏,大鹏-----。”

  也许是一种亲情感应,张大鹏在王月华深情的呼唤中,慢慢睁开了眼睛。

  “这是在哪啊。”张大鹏努力的睁大眼睛,他的眼前朦胧出现了病房的轮廓。雪白的墙,耸立在病床旁的氧气瓶,还有站在床边的爱人王月华。他想抬起身来。被站在他床边的王月华上前轻轻的按住。

  “大鹏,你醒啦。千万别动啊。”王月华看到张大鹏苏醒过来,心情十分激动。

  “月华,我-----我这是----。”张大鹏有些不解的说。

  “大鹏,不要说了,老天保佑,你会没事的。好好养伤。我和静静都在等着你。”王月华两眼含泪,抚摸着张大鹏的手,轻声说道。

  晚上,市里的主要领导。城建局的领导,还有被救小男孩的爷爷。灵山公园的领导都来看望张大鹏。监护室里摆满了鲜花和礼品。市长对跟随在身边的医院院长说,要调集医院里最好的医生给张大鹏治疗。确保舍己救人的英雄张大鹏能够早日康复出院。并和王月华及临时听到消息赶来的张大鹏的岳父,前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现已退居二线的王林一一握手,嘱咐她们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担心。医院会尽一切能力救治好张大鹏。随同市长来的还有电视台的副台长和几名摄影记者。他们也上前慰问王月华和王林,并将带来的一束花献给王月华。

  那位被救男孩的爷爷拉着王月华的手,激动的有些颤抖的含着泪,不住的说:“好人啊,救了我家虎儿。孩子他爸和他妈都去外地打工,孩子就由我们两个老人带。今天下午,本想带孩子来看看灵山公园,哪想到就出了这事,多亏张局长舍身相救,才保住了我孙子的命。恩人啊,让我们怎么谢你。”

  在场的人都很感动。王月华对老人说:“大爷,大鹏做了他应该做的。放着别人,也都会这样做的。不用你谢。你这么大年龄了,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这时,跟姥爷一起来的张大鹏的女儿张静突然跑到张大鹏病床前,她伸手拉住张大鹏的手,大声哭着:“爸爸呀,你可不能死啊,你死了,我怎么办啊。”

  张静的哭声引起大家的哀伤。姥爷见市领导都在场,就将张静拉开,他哄张静说:“你爸爸只是受了点轻伤,不要紧的,很快就会好的。别哭啊。爸爸听见会不高兴的。走跟姥爷出去,给你爸爸买吃的去。你爸爸还没吃饭呢。”拉着张静的小手走出病房。

  在这天晚上市电视台的新闻里,头条就播出了张大鹏舍身救男孩的新闻。一夜间,城建局副局长张大鹏舍身救男孩的事迹就传遍了整个城市,成为了人们心中英雄。

  第二天,市委书记也来到医院看望张大鹏,他当面表扬了张大鹏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家干部,能够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英雄行为,并嘱咐张大鹏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出院。

  陆续前来探望的还有许多相识与不相识的人。许多新闻媒体也前来探望,采访。张大鹏远在郊县小镇居住的父母也闻讯赶来。张大鹏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会得到这么多的人的关注。

  一个星期过去了。张大鹏受伤的身体在医院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也已康复了许多。由于受的多是皮外伤。除了大脑轻微脑震荡外。没有大的伤害。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现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已经基本可以下地自由行走了。

  这天下午,女儿张静所在的学校要开家长会,王月华嘱咐张大鹏不要出去,在病房里好好躺着养病,就回家去了。

  张大鹏在病床上躺了一会,觉得心里有些烦躁,就从病床上起来,来到医院的院子里散步。虽说自己救人成了英雄。但多少有点遗憾,就是没能主持成九月三十日那天的灵山公园建设落成及开放仪式。对张大鹏来说,那真是一次难得露脸的好机会。可惜啊。他想着,度着步。一个小时过去了。他看看手腕上的表。快五点了。该吃药了,就回到病房。刚坐到病床上,他就看见病床的枕头边放着一封信。他觉得奇怪,就把那封信拿起来看了一眼,信封上用毛笔写着:送东南大学城市公用建设管理毕业的城建局副局长张大鹏收。张大鹏吃了一惊。谁人连他上的大学,读得什么专业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再看信的落脚,下面只有三个字:绒布寺。说明这封信是从一个叫绒布寺的地方寄来的。张大鹏百思不得其解。他想了想,自己从来就没去过什么绒布寺。更没和绒布寺有什么联系。甚至,要是没看到这封信,自己还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个什么绒布寺。他好奇的拆开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封用白底红格信纸书写的一封信。信也是用毛笔书写的,只不过信上的字张大鹏一个都不识。那是一行奇怪的文字。总共十二个字。每个字的下面还编有四个不同的数字。张大鹏看来看去,也看不懂。再看信纸上写着“绒布寺专用”字样。看来,要想弄明白这封信,只有去找到那个绒布寺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