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当狐狸遇上狐狸

正文卷 第85章 互扯头花 上

当狐狸遇上狐狸 五十年流沙 5767 2023-01-07 14:40

  孟白商把匕首以及林泱的话带给孟淑月,她接过那柄做工十分粗糙的匕首,嘟囔道:“典故都用错了,还拿这种不值钱的骗我,真是好意思。”

  嘴上嫌弃,可双手紧紧攥着匕首。

  她明白林泱的意思:为着一个男子伤心欲绝,忘记志向,真是愚蠢至极。

  所以故意用一把破匕首嘲讽她。

  今日她看了邸报,陛下已经下旨赐婚长乐公主与霍潜,联想到不久前太子刚出生的嫡长子,所有人都认为皇后度过难关。

  很多人过来安慰她,唯独没有何满子和林泱。

  她欣慰道:“这些时日我龟缩在国公府不敢出来,外面多亏了她们。”

  话说林泱跟何满子一合计,这种事情总是女孩子吃亏,于是林泱趁着拜访小公主之际,直接在寿阳公主府堵了霍潜。

  告诉霍潜她的计划。

  霍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些天霍潜鼻青脸肿露面,林泱让朱明散播谣言,何满子在官眷客户面前嚼舌头,李纨素以大夫角色在平民间添油加醋,几人合起伙来坐实霍潜不行。

  霍小公爷不行比孟淑月上赶着送人头更能调动大众心理。

  人类喜欢猎奇。

  这个时代的女子总是彪悍的,婚前性行为根本不算事。

  “娘子今日要出门吗?”夏和含笑道。

  自从采薇被打死后,她被指派到孟淑月跟前伺候。

  这算是孟白商给她指了条明路,将来跟着孟淑月嫁到夫家,以后婚配给谁,让孟淑月操心。

  总比守着孟白商强。

  孟白商见孟淑月从悲伤里走出来,欣慰道:“阿泱在长史府整理文书,你过去帮帮她吧。”

  虽然林玄籍还没有到任,但长史应该知道的各种文书都已经送来,林家几个男子在郊外练兵,整理文书之责便落在林泱身上。

  孟淑月有些后怕的摇摇头,道:“我还是去找何满子吧。”

  她庆幸父亲是齐国公,哥哥是孟白商,林泱忌惮只送一柄做工粗糙匕首。

  毕竟前车之鉴何满子。

  这个未来嫂嫂真是一点都不怜香惜玉呢。

  待孟淑月离开,孟白商从袖子里拿出佛塔,对着太阳仔细观摩。

  徐七郎道:“林娘子为什么不送一个九层的?”

  反正也不差那点钱。

  不过林泱送东西一向敷衍,刚刚给孟淑月那柄短刀更不值钱。

  “你懂什么。”孟白商白了他一眼。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一命,亦救民一命。

  ……

  孟淑月觉得出门应该看看黄历的。

  至少不会怕什么就来什么。

  刚到何满子家门口,就看到林泱正要进去。

  她正要调转马头回去,却被朱明叫住,她只得硬着头皮进去。

  林泱笑道:“你为什么躲我?”

  明知故问。

  孟淑月有些理解两个哥哥为她争得头破血流。起初林泱来国公府是为这跟孟家儿郎定亲,现在母亲烦透了她,估计跟孟家的婚事要告吹。

  她还知道林泱在家中的日子不好过。

  可林泱身上没一点悲怀。即便是切肤之痛,与她如清风拂面。她就像孤崖上一棵松树,时有堕涯之险,傲然独立。

  孟淑月意识到她比林泱的处境好多了,至少父母兄弟都是爱护自己的。

  还有今日来拜访的何满子。

  处境比林泱更为艰难,罪臣孤女又跟严家有仇,难怪林泱让她快刀斩乱麻。

  想到此,孟淑月不好意思笑笑:“是我太过矫情了。”

  她们二人都比自己差,自己居然好意思让两人安慰,真真是没用极了。

  “你能想开就好。”何满子欣慰道,“这世上之事,从来都不是你想什么就是什么的。”

  此时她坐在院子里一处葡萄架下,架下有一方桌,桌四周有早已备好的蒲团,她对侍女道:“羊脂,给两位娘子烫一壶热酒。”

  已到十月,天气渐渐转凉,须得一壶热热的酒驱驱寒气。

  其实几人都是自小练武,很少被寒凉侵体。

  让她们不寒而栗的,从来都是人心。

  林泱看到桌子上有个半成品圆领袄,外层是玄色麻布,里层是松花色绢,但在两层布之间是狐裘,外面领口是羊绒。

  也就是说便宜的耐脏的都在外面。

  “这是给谁的袄子?”林泱好奇道。

  何满子道:“李纨素那个小丫头的,到了冬日里她要到山上采药,我便给她做了这件袄子御寒。”

  “你用心了。”孟淑月感慨道。

  财不外露,何况李纨素一个女儿家。她经常独自上山采药,自然是越低调越好。

  她想起李纨素在林知堂忙得四脚朝天,看向林泱道:“你不是在长史府整理文书吗?怎么今日有空找阿满?”

  林泱微抬下巴,道:“文书很好整理的。”

  作为一个体验过工业化的现代人,林泱对古代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有着深刻认识。

  她看到各地呈递上来的文书,洋洋洒洒数百字,能用的信息能有1/4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她只需要按照州县整理,很快就理出来。

  没办法浮词太多。

  古代人工作量是真得少。

  比如平城县上报说修河渠,按照林泱的做法写河渠书,然后画一张地图,提交工程预算和报价,写上希望获得上峰多少帮助。

  但平城县令不是这样。

  先写一大堆必须要修的理由,然后重点描绘若是不修当地百姓受苦云云,最后希望获批。

  既然是个工程,需要多少人力,图纸是否完备,需要花多少钱等各种前期规划都没写。

  她拿着平城县令的《河渠书》找孟白商,跟他吐槽这个明府真能模糊重点。

  孟白商回答她说‘亏你读那么多策论,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也不打紧,能习惯就行’。

  然后扔给林泱另外一份文书。

  她一看,真是好家伙,废话更多。

  于是她十分干脆,直接记录‘平城县请修河渠,需从头规划’。

  这是关于官员的。

  另外大户人家人员严重超支。

  比如长史府。

  朱明是专门跟林泱出去的一等女使,平时做衣裳的有五个,负责洒扫有六个,厨房里的厨娘连带烧火丫鬟采买有五个,这还不包括家丁。

  她掐着手指头算了下,按照这些人的工作量,每天最多两个时辰。

  这还是林泱砍掉不少闲人后的结果。

  当然她还被城中娘子讥讽小气上不了台面。

  都说穷人想象不到有钱人的生活,说是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果然如此。

  但穷人和有钱人都是人,人性的各种卑劣一样不少,穷人虽想象不到有钱人生活,但对人性的窥探丝毫不比有钱人差。

  比如关于何满子。

  这几天何满子家中周围聚集很多人。

  有婆子骂她没有尊卑盯着其他家的男人,有人大肆宣扬她父亲为非作歹,还有人说她在宫中勾引今上被赶出宫,有人往她家里扔蔬菜,还有些往里面扔鸡蛋……

  分工十分明确。

  起初林泱觉得她放蛇吓唬严丽华和卢夫人,也该受点教训。

  谁知道事情过了一个多月,丝毫没有减轻的迹象。

  林泱感慨:这个梁媛儿还真是不屈不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