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火爆悍妞和她的极品男友

赵家

  <divid="chaptercontentwapper">

  赵父不再言语,闷着头喝酒。赵母看了老伴儿一眼,清了清嗓子“萌萌啊,你也不小了。家里的情况你也都知道。你弟弟马上要念高中了,又得花一大笔钱。家里底子薄。你一个女孩子将来好办,找个婆家也不用花钱。你弟弟就不一样了,这说(娶)媳妇儿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我和你爸就是砸锅卖铁豁出棺材本儿来也供不起啊。萌萌啊,要不----你、就别念了,在城里找个工作,也好帮衬帮衬家里,将来再找个好人家,妈的心事儿也就了啦----”

  赵萌萌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母亲说话的时候父亲没出声,显然是两个人早就商量好了的。自己要是不答应父母肯定不高兴,弄不好还会伤了一家人的感情。可要答应话赵萌萌实在是说不出口“妈,我----”

  赵思宇从手机中抬起头来“妈,你说什么呢?我姐的成绩多好啊,你怎么能不叫她念书呢!”

  赵萌萌感激的看了弟弟一眼,这小子关键的时候居然敢帮着她说话,看来这些年没白疼他。

  赵思宇说道“还记得当年我姐考上全市重点高中的时候,乡里特意敲锣打鼓的送录取通知书来,全村的人都夸我姐有出息,当时咱家有多风光啊。现在眼看我姐还有一年就考大学了,你们不让她念书,那多可惜啊!”

  赵母道“有啥好可惜的?一个女孩子家再出息能有啥用?早晚还不得嫁人?养得再好也得给人家。还不如趁着没出嫁多帮衬帮衬家里,能省下一笔学费不说,我和你爸也能轻松些。”

  赵思宇道“我姐的成绩好,当初的学费可是全免了的,又不用咱掏。生活费我姐也能自己挣。再说了,多念书有啥不好的。你就是卖粮食还得分等级呢。我姐现在没文凭能找着啥好工作?等将来我姐大学毕了业,成绩好,长得又漂亮,找个好工作不说,将来就是要嫁人,咱家的腰板也硬气不是?说不定我姐还能在城里给我找一个有能耐的姐夫呢,到时候咱全家都能跟着沾光。那可是一辈子的好处。”赵思宇不愧是念过书的,将赵母说得没了词儿。赵萌萌感激的看着弟弟,赵思宇调皮的冲她眨眨眼睛。

  赵母没了主意,犹豫的看着赵父“他爸,你看呢?”赵父一口干掉杯中的白酒,咂着嘴巴,半晌说道“思宇说得也有道理,就由着她去吧。”

  赵萌萌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见赵父表了态,眼泪都差点儿流出来。趁着他们没改变主意,急忙说道“爸、妈,我得先走了,明天我就得上班了。”

  赵思宇道“姐,你不吃饭了?”“不吃了,我还得赶车呢。”赵萌萌说着背起包包,转身出了院子。

  急走几步,隐隐的就听见赵思宇在埋怨赵母“妈你干啥呀,我姐刚回来,饭都没吃就让你给吓跑了。”

  赵母道“我这还不是为了你着想?你道好,埋怨起我来了。你个小兔崽子,老娘白替你操心了。”

  赵思宇道“替我着想也不能坑我姐啊,她就不是你闺女?”

  “你个”听着赵母高八度的叫骂声,赵萌萌心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特别的不是滋味,赶紧跑了几步,出来村子,泪水夺眶而出。

  ``````````````

  高杰独自坐在小屋前面的草地上,随手揪着地上的野花野草。想着刚才老人对他说的话,心里有些乱。

  没有仪器,单凭经验高杰只能判断出老人曾经受过伤,并且伤得不轻以至于就这样落下了病根。随着年纪愈来愈大,身体也会愈来愈差。

  老人赞赏的点了点头“年轻人,有两下子,我的确受过伤,不过不是普通的伤,而是内伤。”

  “内伤?”高杰差异的看着老人,怎么好像武侠小说似的。老人长叹一声“我的事儿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就是丫头也只知道一点点而已。我本来想着就这么把它带进棺材里去了,可是我今天遇见了你,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缘分吧,我想把我的过去说给你听听。阿杰,有兴趣听听吗?”

  高杰万没想到老人会这么说。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高杰觉得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有一种气势,虽然无形却让人生畏,不敢小觑。直到听完了老人的故事,高杰才明白,原来那股气势叫做“杀气”。

  老人年轻时曾经是一名少林武僧。

  六零那会儿闹饥荒,草根、树皮都被剥下来吃光了,还是饿死了不少人。老人的母亲带着他逃荒,眼看要饿死了,母亲一狠心将儿子扔在了少林寺门口,自己走了。那个时候他才六岁。从此他便在少林寺做了小和尚。

  他不知道母亲去了那里,总以为过几天母亲就会来接他。盼啊盼,母亲却始终没有来。他这才明白,母亲已经不要他了。幼小的心灵从对母亲的思念变成了怨恨。

  师父和师兄们可怜他年纪小,对他一直照顾有佳,可他心里的结却怎么也解不开。只是发了疯似的习武,靠折磨自己的肉体来发泄心中的苦闷。很快,他就超过了不少早他入门的师兄,成了这一辈弟子中最有天赋的一个。

  他把自己封闭起来。除了师父和极少数的几个师兄弟以外也很少与其他人接触。他就这样一直呆在少林寺,直到十五年后,一个男人找到了他,告诉他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希望能在临死之前见他一面,而这个男人就是他母亲现在的丈夫张大年。

  张大年告诉他,他的母亲一直没有忘记他。

  当初他们母子俩身在异乡又身无分文,只能靠乞讨为生。可是当时正是荒年,家家都吃不饱,那里还有余粮施舍别人?为了儿子不被饿死,他的母亲狠心将幼小的儿子送进了少林寺。她寻思着出家人吃斋念佛,心地和善,必然会救孩子一命她自己却连累带饿又加上思念儿子昏倒在路旁。眼看着就剩下一口气儿了,是张大年救了她。

  张大年的祖父早先是地主,成分高家里又穷,所以张大年直到三十多岁也没说(娶)上个媳妇。老人的母亲感激他救了自己,又加上无处可去,于是便嫁给了他。

  张大年说最初母亲天天都哭,还不时的到少林寺门口转悠,却不和人说话,躲躲藏藏的。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还有一个儿子。

  母亲怕少林寺知道儿子还有亲人就不再收留他,不敢和他相见。张大年见母亲思子心切就悄悄的跟寺里的和尚打听。但少林弟子一入寺门就弃了俗家名字,只称法号。所以和尚们也不知他要问的究竟是谁。张大年只是辗转的打听到寺内弟子生活的都挺好,吃得饱穿的暖。

  母亲虽然没有看见儿子,但也放下心来。起码孩子不会忍饥受冻,比跟着她要强百倍。对于那个时候的人来说,吃得饱穿的暖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了。

  母亲开始和张大年一心一意的过日子了。只是还常常会看着他小时候玩儿的拨浪鼓,先是流泪然后发呆,一呆就是好半天。由于母亲年轻时那场差点死掉的大病,她的身体一直很差。这一两年更是连起床都费劲儿了。她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提出想见儿子一面。

  听完张大年的话老人哭了。除了悔恨还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其他情绪,他哭得很伤心。当他看见母亲的时候,依稀还能认出她的模样。只是印象中的母亲年轻漂亮,如今却变成了一位鸡皮鹤发的老妇人,竟然比她的实际年龄老了不止一辈。母亲看着他,手里还拿着一个破烂的拨浪鼓,冲着他微笑。老人再也忍不住了抱住母亲放声大哭。

  他问郎中母亲得了什么病。郎中叹了一声,说是早年病过一场,身子一直就不太好,再加上常年营养不良,最主要的是常年的悲伤之气积于胸,说是肝郁气滞,没有救了。

  没有救了?简单的一句话听在老人耳朵里犹如晴天霹雳。他和母亲才刚刚相认,难道又要生生的分离?他不死心,又带着母亲去了城里的大医院。几番检查后确诊了,肝癌晚期。

  医生告诉他这相当于是绝症,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治不了的。“回去之后好好照顾她吧,兴许还能多活个一年半载。”<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