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欣雨霏霏

第十七章 艰苦誓守再入苦海

欣雨霏霏 晓月之 4965 2022-12-31 11:51

  赵鸿武房屋简陋,又没有多余的空房间,奶奶知此,也热情相迎,让孙女和自己同息一床。作为刚回到家的一员,沈欣儿亦是尽力的想要和家人多亲近。奶奶的态度和以前大有不同,从厌恶到弥补的改变,这对于刚刚经历人生众多挫折的沈欣儿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心灵安慰。

  枕席间,祖孙二人,又畅谈了好久。奶奶也毫不遮掩的回忆了曾经对待小叶的种种,以及在真的失去了孙女后的那份思恋,毕竟沈欣儿是与奶奶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啊。之后,奶奶还毫无避讳的向沈欣儿说了家里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担忧。自从沈欣儿失踪后,奶奶用了好久时间才劝动儿子,让赵鸿武娶了妻,重组了新家庭。一家人的日子才慢慢走上正道。但是对于本就贫苦的小家庭,如果要突然接收一位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还是要长久生活在一起,则是很难适应与难以过活的。作为赵家的长者,也作为众多底层百姓的代表,奶奶考虑的很长远很现实,她必须要跟沈欣儿说清楚,如果沈欣儿以后打算回到生父家,恢复姓氏,那赵家必定要考虑后代的婚事,而赵鸿武肯定会为了女儿的婚姻大事而奔走劳累,努力筹备嫁妆,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儿孙的生活。而奶奶只要有一口气在,她就不会让儿孙的日子因为沈欣儿过得还不如以前。

  奶奶说这番话,很明显的表明了心意,她不希望因为沈欣儿的出现,破坏了一家人原本的幸福生活。说来,奶奶对待沈欣儿的态度尽管有很大的缓和,但是在她心中,血脉至亲还是有一二三等的排序的,明显,沈欣儿在奶奶心中的位置怎么都不如儿子及孙子。沈欣儿又何尝听不出来这话里的意思呢?奶奶是希望沈欣儿还是作为沈家人生活,只要在私下孝顺亲生父亲就好了。就算儿子想要为沈欣儿恢复姓氏,留在家中,到时候,沈欣儿的日子肯定过得还不如在沈家的好。因为如果作为赵家的孩子,奶奶是会为了孙子而卖孙女的,这样的话,又何必回来呢?还不如当落魄沈家小姐好。

  这样的思想观念对于老人来说,已经是根深蒂固,沈欣儿知道无能为力。如果可以改变,多年前,奶奶又何必多次想要扔了自己呢?尽管心里酸酸的,但是沈欣儿还是很知足了。毕竟她找到了血缘至亲,也知道了当初不是父亲狠心丢下了自己。相反的,她有些庆幸自己生活在沈家。小时候的痛苦记忆,沈欣儿从来就不记得,所以也没什么伤心难过或者要去怪谁的。再者倘若当时自己没丢,或许自己早就不在人世了,那父亲忍受的则是要看着女儿死去的痛苦了。在刚刚失去了疼爱自己的养父,又找到想念着爱着自己的生父,沈欣儿心里也已不再寒冷了。

  既然,现在已找到父亲,一家人团圆,父亲也满足了,那就更不该给父亲带来麻烦与困扰。想到此,本来还静静躺在奶奶身旁的沈欣儿一下子从床上弹起,表情万分严肃,她举手发誓道:“奶奶,我向你起誓。我,沈欣儿,誓必孝顺您与父亲母亲,疼爱欣瑞,绝不与难赵家。誓死以命保全家人周全。”

  奶奶本是不经意流露想法,却没想到沈欣儿突然以命起誓,顿时被惊住了。她盯着孙女一字一句的发完了誓,眼里全是严肃冷冽。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烈性子的人,现在自己的孙子发起这般毒誓,她却是被吓着了。不过随后她却舒缓下来,安了心。

  这不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吗?

  心里暗暗高兴,不过,奶奶表情却是一番担心。她安慰道:“小叶,你不用说的这么狠的,奶奶知道你是好孩子,你会明白奶奶的一片苦心的,我这也是为你好啊,我的好孙女!”说着,奶奶便伸手去握住沈欣儿冰冷的手,示意沈欣儿赶快躺下休息。

  看到奶奶嘴角微微露出的喜色,沈欣儿也安心躺下了。这样的状态也好,毕竟沈欣儿现在还是沈家人,沈家的振兴也还需要沈欣儿。短时间内,什么安定舒适的小日子根本与沈欣儿无缘。

  奶奶得了沈欣儿的承诺后,心里立刻安定下来,之后和沈欣儿若无其事的说了会话,谈着谈着,便慢慢睡去了。

  奶奶睡着了,可沈欣儿却是睡意全无。突然回到一个陌生的家,对于沈欣儿来说甚是不习惯,再加上听了许多自己小时候的事,由此联想到此后的日子,夜不能寐是肯定的了。

  夜已深,露加重,临滨小乡村都已经入眠了,四周一片寂静。沈欣儿却愁容不减,拿了件张雅阿娘缝补好的衣服披在身上,沈欣儿悄悄开门出了屋子。屋外小田在夜色的笼罩下,黑晕晕的排着连向那一头的竹林。沈欣儿忽然看见竹林那头隐隐的有些光亮,而竹林那边正是村子口,乡下农户大晚上的谁会去竹林呢,沈欣儿心中顿生怀疑,难道不是村子的人?沈欣儿心中顿时不安起来,她这一路完全沉浸在寻亲的思想纠结中,丝毫没留意自己行踪是否已经暴露,她根本就没想到过那些人还会再来,此刻沈欣儿担心的是自己的仇家找上门,伤害到村上的人,沈欣儿决定悄悄过去看看。

  来到竹林,沈欣儿果然看见五个长得雄健威武,还身配长剑的人,那几个人正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吃东西,仔细一听他们的对话,原来是受尚书高大人的指使,跟踪打探沈欣儿的下落,将沈欣儿除掉,要不是沈欣儿恰巧出了屋子,正好看到他们大晚上的烧火光芒败露了行踪,沈欣儿恐怕还不知道自己已被跟踪,得赶快将他们引开远离临滨村,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赵家,那沈欣儿定是要恨死自己了。但是村口又被他们堵住,若此时现身,只怕与这些人会是一场恶战,还会惊动村里人,到时候沈欣儿可真正的给临滨村带来灾难了,这断然不能发生。几经考虑后,沈欣儿决定还是先悄悄返回家中,好生保护家人,再想对策。

  沈欣儿身披寒露再次回到屋中。

  夜深冰冷,让人不忍得一阵哆嗦。沈欣儿轻轻推开了屋门,小心走进屋中,来到奶奶床边。烛台上的火苗摇摇晃晃,烛芯也快浸没在蜡油中,看到熟睡中的奶奶,沈欣儿陷入了沉思,眼睛里无不透着寒光与冷冽。

  这些人能够跟到这里来,想必家中的哥哥也被他们找到了。她该如何决择,一边是远方的哥哥,一边是老弱妇孺,她明白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现在她在临滨村,生父的家中,她不能给赵家人带来危险不解决,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人离开。

  沈欣儿轻叹了口气:“哥哥,我很快就回来!”她必须尽快寻找机会解决掉这些人,防止临滨村的消息传回上京城,这样或许能够缓些时日让沈欣儿安心回京找寻哥哥了。沈欣儿此刻处于两难境地,她孤身一人,承受着别人无法知晓的精神压力,她何来的勇气应付暗处四面八方的杀机。沈欣儿甚至都后悔来临滨村找亲人了,她仿佛都觉得自己真的是不祥之人,让家人无故陷入危险之中,向她这种一出生死了亲娘又罹患重病且现在家道中落的人就不该怀抱对人间亲情的美好希望……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赵爹爹就起床说着要去村外一所山神庙还愿。都说村里人早起晚归,没想到赵鸿武起得时间竟然比鸡叫还早。爹爹憨憨的笑着,说菩萨灵验,定要怀着虔诚的心去膜拜感谢。因为之前沈欣儿失踪的时候,赵鸿武都是去那为沈欣儿祈福的,现在沈欣儿回来了,赵鸿武就非要让沈欣儿跟着去,好生祭拜这位仙人。而张雅就留下来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之前因为怕父亲担心,沈欣儿就没有详说家里发生的变故,若现在和父亲一起去,恐怕就会碰到那群杀手吧,这样不就引祸上身,将父亲置于危险之中了吗?可是父亲的这个要求,又岂是能随便推脱的。

  “爹爹,您先去庙里,我随后就来,您不是说那庙里的神仙很灵吗,我来的时候经过镇上,见有卖红烛纸钱的,我去镇上多买些香油纸钱,这才能显示我们的诚意啊。”沈欣儿思索了好一会,才想出支开父亲的办法。另一方面,此次沈欣儿来临滨村,并没有佩剑在身,是啊,谁会想到在陌生的乡村里遇到仇人呢?沈欣儿必须做好准备,她不能出一次错误,让那群人活着带走消息。

  “那我和你一起去啊。”赵父亲应和道。

  “不不不,我一个人可以快些回来,而且您大可不必去遭这份罪,您先去庙里,好吗?爹爹。”

  “好吧!”说着,赵鸿武便独自一人开心地离开了。

  沈欣儿不能把危险引到毫无武功的赵家人身上,她必须把自己与家人隔离起来,支走父亲,沈欣儿一个人出了村子,就开始带着那藏在暗处的五个人到处乱走,寻找下手机会。这是最好的法子了,那群人没有见过赵鸿武和沈欣儿在一起,是不会随便动手的,沈欣儿则需要在自己身份暴露之前除掉那些人。以前,沈欣儿是一位商户千金,练轻功剑法也是为了自卫和保护家人。现在她却要为了这个目的狠下心来,杀人。

  来到一处山崖间,草木丛生,足有半人高。四周不见人烟,静得有些瘆人。绝好的反击位置,沈欣儿一个转身躲进了淹没人的丛林间。那五人尾随而来,不见了目标,正在四周张望,沈欣儿躲在隐秘处,从身上搜出提前准备好的两把小刀,用力朝其中二人飞去,那两人被莫名的小刀射中,随即倒下,而另外的三个人见状则一下子紧觉起来,开始朝沈欣儿所在方向探了过来。躲已无义,唯有一拼,沈欣儿从丛林后腾空飞了出来,那三人见到沈欣儿,也立即飞奔过来,手里拿着利器,就要直取沈欣儿要害。

  手无兵刃,沈欣儿绕过其中一人,落到其身后,从之前倒下的人中夺得长剑,与之厮杀。情势危急,从不曾想要害人性命的沈欣儿在一次次的威逼之下,终只得拔剑与那些杀手拼杀……

  好一片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不知混战多久,所有的杀手终不及沈欣儿,纷纷绝命而亡。消淡眼中的那份凌人杀气后,沈欣儿累倒在地,躺在枯草之上缓着气息。刚才在厮杀中受的伤也慢慢传出痛感,可沈欣儿并没立即处理伤口,她忍着伤口传至心房的巨痛,两眼无神、静默地看着远方的山林,任白皙凝雪的额头渗出汗,将汗珠凝成水流,冲淡脸上的血滴,再顺着脸颊流到下巴,滴落在衣服上,把衣服上的血晕染开来。之前还有半人高的枯草此时也是被辗得一片狼藉,处处洒着杀手的鲜血。那些枯草驮着血的重量,在风中也一动不动,所有的景色仿佛都充满着死气。

  沈欣儿惨白的面色中看不到一丝希望。她没想要阻挠谁的光明前途,或是要为了什么宏伟理想而不择手段,她只想要简简单单的和家人在一起,可现在她为了保护家人,而不得不让自己双手沾满鲜血,就算那些人是歹徒、是敌寇、是该死之人,可终究是沈欣儿结束了他们的性命。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