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神医毒后又在教做人了

正文 第170章 农家乐

  “二哥,是娘让你来带我回去吗……”

  吴二郎叹气道:“你是娘的女儿,我的妹妹,总是要回家的!况且,你如今也大了,村里头像你这么大的姑娘,已经足不出户在家绣嫁衣了,就你还在外头野!”

  一提嫁人,三丫更紧张了,死死抓着苏清歌的衣袖,“我这辈子就跟着姐姐了,我不嫁!”

  姐姐?

  吴二郎听见三丫换了称呼,心里头酸酸涩涩不知是什么滋味。

  苏清歌抬手拍了拍三丫的头,安慰道:“好了好了,明天就要过年了,你先跟二哥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等年后我亲自去接你。”

  三丫抬起头,声音闷闷的:“果真?姐姐会来接我?不骗我?”

  苏清歌笑着点头。

  三丫这才不情愿道:“好吧,那我跟你回去……”

  “哎,三丫……”一听三丫要回去,有良忍不住出声,却被赵大娘一个眼神制止。

  有良悻悻去了马棚,三步一回头看着三丫跟吴二郎上了牛车。

  吴二郎忽然又想起什么,从牛车上跳下来,低声道:“前一阵,有几个男子来家里,问有没有丢失什么首饰,我记得你之前手上戴着一个玉镯,后面就没再见你戴过,会不会……”

  苏清歌心里咯噔一下。

  她早就发现玉镯丢了,却不知丢在哪里了,难道……

  吴二郎见苏清歌皱眉不语,忙道:“我只告诉那些人,家中并未丢失财物,那些人便离开了。”

  苏清歌点点头,心中一阵暖意。她的来历,她的从前,吴二郎不是不想知道,但她不说,他也从来不问,更不会挟恩求报。

  吴二郎却还是有些不放心:“清歌,此处虽然偏僻,有心之人想要打听也并非难事,你一定要小心!”

  “二哥,我会照顾好自己,你放心吧!”

  牛车渐渐远去,在厚厚的积雪上留下一串脚印。

  院门又重新关上。

  几丈远的一小片梅花树丛中,一个黑影静静立在树下。男人帷帽之下的脸溃烂流血,不辨原貌,只一双眸子熠熠生辉。

  一阵风带着雪花吹来,黑影一闪而过,快得仿佛从未出现过,只留下梅花树下深深的脚印……

  苏清歌把羊腿交给赵大娘拿去灶房处理,拎着布包进了堂屋,打开布包,里面有好几个包得严严实实又沉甸甸的油纸包。

  这香味是……虾干儿?

  云城地处中原内地,略有几条河流,却不靠海,故而海产极其稀有,偶尔市面上略有一点,价格昂贵不说,往往抢不到。

  苏清歌打开那个纸包瞧了瞧,见一只只鲜红油亮的大虾俱都个头圆润饱满,肉也实在,乃是少有的上上佳品。

  这一包少说也有五六斤,放到外头总不会少于十几两银子。

  几个人都剥了一只吃,果然鲜美无比,口感结实弹牙,更难得一股天然咸鲜,当真是绝配。

  “太好吃了!”

  苏清歌也有一日子没尝到海味儿了,一时竟有些唏嘘。

  若放在以前,真是打死她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被一只风干虾带起乡愁……

  清蒸虾、白灼虾、蒜蓉虾、油焖虾……还有那鲜嫩味美的大闸蟹、粉丝扇贝等等,如今一时半会儿的恐怕都吃不到了。

  平时倒罢了,这会儿她还真是有些触景生情,分外怀念起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运输来。

  另外一个布包里是一袋红彤彤的橘子。

  云城本不产橘子,还是南边几个商人运过来的,一路颠簸,表皮有些擦伤,并不算十分好看,却意外的酸甜可口,反倒比后世那些圆润美丽的橘子更好吃些。

  苏清歌看着颜色鲜艳的橘子,想起以前学的一篇课文来。

  于是将橘皮顶端削开个小口子,然后把里头的瓤掏出来,再往里头放一截蜡烛,便是小桔灯了。

  大妞和二妞都看呆了,回过神来之后齐齐拍手,十分捧场。

  有良表情有些蔫蔫的,手里剥着橘子,心思却不在这。

  苏清歌抬头,看到赵大娘也注意到了有良的异常,两人飞快交换下眼神,赵大娘叹了口气,苏清歌却有些高兴。有良踏实、稳重,是个有担当的,和三丫也很相配。

  只是……古代的小孩都这么早熟的吗?

  “咦,这是什么?这样大的橘子么?倒是没见过。”有义指着布包里的一个圆滚滚的东西。

  苏清歌拿出来一看,笑了。

  这可不就是柚子吗!再一看,里头还有一些柿饼、大梨,都十分大个可人。

  吴二郎还真是有心了,给她送来这么多稀罕的东西。

  “这是柚子,南边来的水果,你们打小生长在北地,没见过也不足为奇。”苏清歌看着那几个大梨,心下一动。

  这里冬日天冷干燥,好些人都有咳嗽的毛病,尤其是有义,经常一咳嗽就是大半夜,睡都睡不好,听着叫人心疼。

  这几个梨,加上川贝枇杷的熬点糖梨膏,正好可以止咳润肺。

  苏清歌把柚子剥了,分给赵老汉一家尝尝。

  赵老汉还不好意思吃,连连推辞,“清歌,冬日水果本就贵得很,南方来的怕是更贵了,我们吃不吃也没什么,留着你自己和三丫吃吧。”

  苏清歌往他和赵大娘手里塞了几瓣,又给孩子们一人一瓣,正好分完。

  “老爹,过完正月,山上就要开工干活了,到时候有的是事情要拜托你,这点水果不算什么,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赵老汉一家跟着苏清歌的日子久了,知道她不是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为人十分大方,一味推辞反倒不美,欢喜地接过来吃了。

  柚子不比橘子那么细腻甜蜜,口感也更有弹性,口味尤其清新,冬日吃了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众人都赞不绝口。

  赵老汉还惦记着开工的事儿:“清歌,过了正月,后山准备怎么弄?”

  苏清歌“所谓靠山吃山,我准备在山上找个地方盖一处农家乐,吃喝玩一体,顺便搞点养殖和种植。”

  “农家乐?”

  赵老汉一家面面相觑,第一次听说这么新鲜的词儿。

  “简单来说,就是让城里人来体验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农家生活。”

  “采菊东篱下……”赵老汉一家没怎么念过书,一脸懵地看着苏清歌。

  “养养鸡,逗逗狗,钓钓鱼,种种田,这种生活对农村人来说是日常,可是对城里那些天天酒林肉池勾心斗角的富商显贵来说,简直是神仙日子。总而言之吧,就是赚城市人的钱。”苏清歌尽可能用最通俗的话解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