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186.蒙古陈兵十万 王烁到最后关头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121 2022-12-24 16:27

  蒙古各部决定遵奉多尔衮的命令,集结十万大军,陈兵甘肃边界,准备进犯。

  虽然各部统一了意见,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按理说,王烁大军出击陕西,内部十分空虚。十万蒙古兵打进甘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问题是,打进去以后,抢到了财物妇女,这些部落应该怎么分?

  有人主张多劳多得,根据出兵多少分,有人就不同意。

  我们不是不想多出兵,我们的精兵不都让皇叔父摄政王调去中原了吗?我们实际人口比你们多,困难比你们大,力其实也没少出,只是没捞着在这个地方出。

  真正说起来,我们比你们出的力多大了,凭什么少分?

  特别是那些大盟,出兵少还想着多分东西,主张按各自人口多少来决定分多少。

  那些出兵多的不干呢,我们出人又出力,凭什么不能多分?他们擎现成的还想跟我们平起平坐,有这样的道理吗?不成不成,要不我们干脆不去了,有本事你们自己去抢去!

  得,还什么事儿没干,脏根本没得着呢,先为分赃打起来了。

  要不蒙古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口,倒让没几个人的满清给统治了呢,耗子扛枪,专在窝里耍横。

  汉人亡国,也是这毛病。

  没办法,各盟派出的带军统领,就聚集在肃州边界上开大会,商议分赃问题。

  待解决了分赃问题之后,就过界占领肃州,然后一路向南烧杀抢掠。

  也幸亏这帮蒙古部落为分赃一直争吵不休,耽误了进兵,不然,这时候兰州恐怕都失陷了。

  王烁的工业重心已经大部分转移到兰州附近,一旦兰州失陷,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候,他就来不及对付多尔衮,而是要回军对付蒙古人了。

  蒙古人杀来的消息,胡琏器的暗探早就探听到,报告给在家的梁敏和王平了。

  梁敏考虑到陕西的战局,没有让胡琏器告诉王烁。

  她看的很明白,陕西战场现在是个僵局,王烁以少敌多,各个地方都吃紧。从哪里调兵回援,哪里就会出现空缺,清军就会从这个地方借机杀进来。

  一个战场被突破,其他战场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无法支撑。

  如果发展成那种局面,就只有全军撤回兰州了。

  如果王烁全军撤回,满清大军就会尾随而至,整个根据地,甚至整个西北王烁势力,就会面临彻底被消灭的危险。

  只有陕西战场消灭掉豪格或者阿济格、多铎,占据了主动权,多尔衮才有可能退兵。

  也只有到那时候,王烁才有能力维持住陕西战场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兵力,回军对付蒙古人。

  而现在这个时候,王烁绝对不能撤军。蒙古入侵的消息,还是不让他知道为好。让他专心陕北战场,直到战局出现转机,再把家里的事情告诉他。

  梁敏必须在陕西战场出现转机之前,想办法破解这个危局,设法拖延或者阻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可是,负责守卫北方的哈克什甘肃兵团只有四万骑兵,还要分布在肃州到宁夏的长长边境线上,如何能够对付的了十万蒙古骑兵的进攻呢?

  而这个时候的王烁,已经连太白那块平地都要守不住了。

  清军也是急眼玩命了,死命向褒谷口进攻,不计血本,王烁只能用火炮把褒谷口封住。

  火炮弹药消耗太快了,后方运输能力有限,根本无法保障火炮的需求。

  王烁五万步军已经消耗殆尽,手里还剩下一万来人,他不得不考虑撤进斜谷道。

  身后是宽阔的平地,放清军骑军进来,他这一万步军,能平安撤回斜谷道吗?

  思考许久,他还是命令撤退。

  在阻挡住清军的又一次进攻之后,大部队拖着火炮,快速向后方撤去。他则跨马擎枪,立在平地的中央,等着清军的到来。

  身边是三千满脸灰痕的疲惫士卒。士卒们虽然疲惫,但战斗意志不减,个个抱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大不了和清军同归于尽!

  清军没有等待多久,便发动第二次进攻,轻松占领褒谷口,然后大队骑军撒马奔驰,向着平地中间的王烁和他的三千疲惫士卒冲杀过来。

  看着清军骑军冲杀而来,王烁纹丝不动,身边士卒在他身后立起长盾,弯弓搭箭,准备迎击骑军的冲击。

  王烁要在清军骑军接触自己战阵之前,单人独骑杀出去,打乱敌军的冲锋队形,尽量减少骑军对自己方阵的冲击力量。

  不然,三千士卒恐怕阻挡不住敌军的一次冲击就被冲散,失去战斗力。

  那时候,后边的主力还没有撤到斜谷道里的预设防线,他就再无能力挡住豪格大军进入渭南平原了。

  到了这时候,他已经无法顾及自己的生命了。尽管,他已经爱上了穿越以后的生活,爱上了明末老百姓的朴实无华,更舍不得他四位如花似玉的夫人。

  可是,正是为了这些他所爱的,他必须用生命来保卫她们。

  他相信,他已经把伟人的思想,变相的传输进了根据地每一个人的心里,即使他死在这里,伟人的思想已经落地生根,觉悟了的百姓,再也不会忍受异族蹂躏,再也不会容忍封建帝王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再也不会容忍不平等。

  伟人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已经播下了伟人思想的种子,这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将来会不断的结籽,繁衍,最终,会在整个中原大地上茁壮生长!

  即使没有他的存在,星星之火也不会熄灭,早晚有一天,会燃遍中华大地!

  中华有觉悟了的百姓,就不会有大清,更不会有这个朝廷带给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中华,就一定会崛起!

  为了这些,值了!

  看着渐渐接近的清军骑军,他举起手中的亮银枪,准备冲锋,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再为他爱着的土地和人民,为他爱着的夫人们,最后一次抵挡敌军的进攻。

  就在这个时候,清军大队忽然停了下来。

  尽管后面依旧尘土飞扬,大队的清军依旧在赶过来,但前面的清军却莫名其妙的停止了前进。

  王烁纳闷了,他们怎么停下了呢?

  满清骑军看见王烁了,给吓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