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380.丧心病狂守坚城 一筹莫展论偷袭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3911 2022-12-24 16:27

  鳌拜的主意是十分狠毒的。

  他把城外种地养活满清的所有汉人,都按照满清的军队形式编制了起来。

  满清退回关外的时候,把黄河以北所有的汉人都驱赶到关外,为的就是继续剥削他们,让这些可怜的百姓养活他们。

  他们把前明当初阻击他们的时候,留下的几十座卫城都利用起来。

  这些卫城从满清都城一直分布到山海关前方。每一座卫城,满清都留下部分军队和部分汉人。汉人平日里到城外种地,满清军队则负责监视这些汉人,防止他们逃跑。

  范文程主政对汉人还是比较宽松的,给汉人家庭建造居住的房屋,给他们的妻儿老小分配粮食,除了派军队防止他们跑回关内,其余都和满人一样。

  鳌拜不这么干了。在他心里,汉人就是汉人,这辈子也不会和满人一条心。

  他把所有卫城的汉人都造册登记,把强壮的劳动力实行军事化管理,把这些劳动力的妻儿老小都驱赶进卫城,再不许这些人分家别户的居住。

  劳动力编成军队,在城外设立营帐居住,平时在满洲士卒看管下种地生产粮食,打仗的时候,拿起武器就是士卒。

  这些人如果逃跑或者投靠王烁的军队,满洲的看守士卒就把他们在卫城里面的妻儿老小全部杀掉。

  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能够活命,这些汉人不得不去种地养活满人,打仗的时候也不敢不去和王烁的大军对敌。

  在得知王烁急于部署出兵关外的消息之后,鳌拜又逼迫这些汉人劳力加固所在卫城的城墙,让这些城墙可以抗住对方大炮的轰击。

  虽然经过不断的努力,满清军队也配置了火枪,但这些火枪无论是制造原材料还是制造精度,都远远不及王烁制造的火枪,射程和射击精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再说他们到现在为止,也没造出王烁那样的大炮来,还是无法和人家在一个档次上打仗。

  所以,鳌拜根本就不打算和王烁野战。

  只要发现王烁的大军,他立刻就会让城外的士卒和汉人劳动力进卫城,仿照济尔哈朗守御北京的模式,把城门洞用黄土填死,不死完最后一个人,王烁的军队休想踏入卫城一步!

  战争时期,鳌拜令每个卫城最忠于满清的统领率兵,将汉人的妻儿老小集中在一起看管,在其周围布满浇了火油的柴草。

  一旦城破,那统领就会点燃周边的柴草,将这些老弱妇孺统统烧死!

  所以,汉人劳力如果要保全自己妻儿老小的性命,就得拼死守城,不让王烁的军队攻进来。

  为防止像守御北京时那样,让王烁放热气球把粮食烧掉,鳌拜还命令将各卫城将粮食挖地窖存放,这样就不怕敌人的火攻了。

  看着骆养性的密探弄回来的满清防御地图,王烁知道了鳌拜的这些毒辣招数之后,也是十分头疼。

  从地图上看,仅仅从山海关到广宁卫,前明的卫所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这些卫所都变成坚城,不说士兵伤亡,光攻破这些卫所,就不知要消耗掉多少炮弹,他发行国债搞到的这点钱,恐怕打到广宁卫就差不多消耗光了。

  宁远卫仅仅是第一个大卫所,从宁远到广宁,再从广宁到沈阳,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卫所呢!

  你说这大明,啊?也真够混蛋的。修这么多坚固的卫所,你倒是守啊?这可好,都特么便宜满清了!

  关键是,他就是付出巨大牺牲,把这些卫所都给攻破,估计关外的人也就都死绝了,那还打个什么大劲儿!

  王烁只得命令两集团军暂时不发动进攻,留下王平看家,他和李岩、宋献策、李定国亲自赶到山海关前线,寻找破解鳌拜防御的办法。

  和山海关接壤的第一个满清卫城,是前明的广宁中前所。

  这里本来只是前明一个小小的屯兵所,现在却被满清将四周的土城墙加高了一倍,也加厚了一倍,城上架设了十几门打散子的火炮,远远看去,易守难攻。

  光这样的卫所,从广宁中前所到宁远卫,就是两卫三所,分别是广宁中前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后所,宁远中右所,宁远卫。

  所还算规模小的,卫就跟一个真正的城池差不多了。

  出关仅仅前进几十里,就得攻破这两卫三所五座坚城,太特么难了!

  四个人边站在山顶上,拿着望远镜观察,边对比脚下铺好的地图。

  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了,四个人坐在山头上,看着地图默默无言。

  强攻损失太大,肯定不是办法。可面对这样的防御,你不强攻,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王烁盯着地图的目光,在渐渐离开广宁中前所,向西向北转移。

  不走山海关,从中胁出击,饶过中前所,奔翁后和连城?

  西边也是关卡重重啊,那等于深入敌后,处在敌军包围之下。部队没有后方,损失会更大。

  这时候,李定国说话了。他道:“让海军把部队调到朝鲜北部登陆,然后翻越长白山,直接袭取满清老巢赫图阿拉,从西北过萨尔浒,直取沈阳,动摇清军的防守意志!”

  这个太异想天开了,王烁摇摇头。从朝鲜鸭绿江上游到赫图阿拉,直线距离就不下一千里。

  长途跋涉,给养、武器弹药如何保证?大炮也过不去。

  人派多了,无法保障供给,派少了,那不成了给满清送菜了?

  果然,宋献策和李岩都不支持李定国的办法。

  李定国却坚持道:“鸭绿江上游到赫图阿拉,人烟稀少。我军前进保密性好,不易被敌军发现。

  而且,赫图阿拉是满清大后方,敌人无论如何想不到我军会出现在那里,防御必然松懈,这就给我军偷袭成功制造了条件。

  一旦老巢失陷,满清必然大为恐慌,会派军死死争夺。那么,其前线兵力就会被抽回去增援后方,为我们正面进攻制造出条件。”

  宋献策沉吟道:“办法绝对是个好办法,可现在已经入秋,待我军渡海登陆,赶到长白山,恐怕那里已经天寒地冻了。

  东北严寒的天气,是我们的士卒无法抵御的。况且,天寒地冻之下,补给会更加困难,成功的希望基本没有。”

  王烁盯着地图问宋献策道:“即便我们拿下赫图阿拉,就可以破解满清的坚城固守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