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337.开会一天议对策 外面已经变了天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309 2022-12-24 16:27

  王烁这招忒损了,一下就把满清贵族给划到所有士卒对立面去了。

  估计这会儿济尔哈朗重新活过来,也能让他活活再给气死回去!

  遏必隆就更不行了,他现在看着谁都不放心了。

  他的亲军包衣奴才们也不行啊,那也是劳苦大众,更是他剥削和欺压的对象,更应该造他的反!

  关键是这大喇叭一广播之后,他感觉包衣奴才们和他说话的腔调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眼里没有了以前的温顺,脸上的媚笑也不对劲儿了,那是内心里对他的憎恨和仇恨给大喇叭勾出来了!

  这些人原本也是好好的自由人啊,满清来了,占了他们的土地,抢了他们的妻女,还霸占了他们的身体,把他们变作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包衣奴才。

  要说不恨他,打死他都不信!

  没有王烁的西北军,包衣奴才们有恨也不敢言,有仇也不敢报啊!

  现在可好,城外西北军几十万大军给他们撑腰,要解放他们,他们能不造他的反,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嘛吗?

  唉呀,怎么办呢?

  这要压制不住,今晚上他就得脑袋搬家呀!

  不光他要脑袋搬家,他的家眷、子女,估计也得让这帮“劳苦大众”给杀个一干二净!

  想到这里,遏必隆后脊梁骨都一个劲往外冒凉气呀!

  这个王烁,忒坏了!这些道理他都怎么琢磨出来的,这煽动性太强了!

  遏必隆意识到要坏事,他等不到天黑了,他得赶紧召集满人军官,开会研究对策啊,不然脑袋非搬家不可!

  那些满人军官也没有办法,有些甚至觉得王烁说的很有道理。

  凭什么我们就得一辈子受穷,受你们压迫啊?还不如跟着王烁造反呢!

  王烁算是为穷人造反找到了纲领性的理由和目标。

  当年伟人也正是凭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土洋结合的这种理论,发动起来中国所有的农民阶级,彻底打倒了在政治上执迷不悟,愚蠢透顶的蒋大总统,让他有苦说不出来,永远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

  遏必隆比蒋大总统就差得远了,想对抗这种极具煽动性的理论,犹如蚍蜉撼大树,螳臂当豪车啊!

  后来,大多数军官,特别是下级军官,都支持投降王烁,要不然死路一条!

  王烁毕竟不是南明那些抗清将领,抓住满人就杀,他自己刚才不说了吗?满汉蒙朝他都一视同仁。

  投降了说不定咱还能保住性命。抵抗到底,不用西北军攻城,今晚上估计咱们就得脑袋搬家!

  遏必隆是不愿意投降的。他属于满族高官,投降了,即便王烁兑现诺言不杀他,他也不会再有什么自由了。

  他早就听说了,在斜谷道被王烁俘虏的豪格,巴布泰一班人,到现在还给关着呢。

  听那边过来的人说,是接受新政府的教育,什么时候真正悔过自新了,什么时候就会放出来。

  放出来也没有荣华富贵了,只能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靠卖力气挣钱养活自己。

  那样的日子,还不如直接给杀了舒坦呢!

  而且,遏必隆认为,豪格即使“悔过自新”了,王烁也不会放他。

  说放他,只不过是一个哄孩子不哭的诱饵,让他抱着点希望,省得想不开抹脖子。

  至于王烁为什么舍不得豪格死,要留着他,遏必隆就想不明白了。

  所以,遏必隆觉得,他投降,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跟豪格似的,让人家给圈禁一辈子,那还不如死了呢!

  他的最好归宿,还是从北京城里突围出去,返回辽东,继续当他的“剥削者”。

  那些不想投降的满清军官,大多是高级将领,他们和遏必隆的想法大致差不多。

  愿意投降的,当然是出身“劳苦大众”的下级军官,虽然他们占多数,但迫于上官的压力,还是有不少人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最后,反对投降,设法突围的意见占了上风。

  突围可没那么容易,没听见李岩下的命令吗?一个城门就十万火枪手,你从哪个城门出去都是送死!

  净瞎****扯,他哪儿有那么多火枪军?那是他吹牛吓唬咱们呢!

  大家吵吵嚷嚷,会开了整整一天,仍旧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突围方案。

  天快黑的时候,外边包衣奴才进来了,回禀遏必隆道:“老爷,您这会还开呢,算了吧?”

  遏必隆这个气,大胆!老爷们开会有你什么事儿?怎么说话呢这是?

  包衣奴才嘿嘿干笑道:“您再在这儿待下去,外边儿城门就让士卒们挖开了,王烁就进城了!”

  “什么?”遏必隆大吃一惊问道,“外边出什么事了?”

  包衣奴才皮笑肉不笑道:“打今儿上午开始,好多汉军士卒就开始互相串通了。他们把好多不服的满人都给杀了。

  这会儿功夫,蒙古人,朝鲜人都已经站他们一边儿去了,连大多数满人都和他们合到一块儿了。承天门都给他们包围了,您还不知道呢?”

  遏必隆急忙跑到城楼大厅的门口往外瞧,果然,门外城墙两侧,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士卒。

  遏必隆惊的说不出话来,回头训斥包衣奴才道:“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包衣奴才嘿嘿笑道:“您早有话呀,不让我们进来打扰您。其他人早跑了,我这是觉得您对我不错才没跑,实在憋不住了,才开门进来跟您通报一声。刚才他们还在墙下边呢,这一会儿功夫,您瞧,这都上来了。”

  遏必隆这个气,这,这都新鲜了。我这儿卫队守卫严密,怎么我在里面议事,外面出这么大的事我竟然啥也不知道!

  哎,我外面的卫队呢?

  包衣奴才干笑道:“您卫队今儿上午就反了,把着门封锁消息,要不您什么也不知道呢?”

  嘿嘿,这倒好,你最信任的人就是最容易出卖你的人!这话谁说的来着?

  现在顾不上琢磨这个啦,遏必隆回身看着他的文臣武将们,怒道:“告诉你们来之前安排得力人手看住自己的部属,你们都干什么吃的你们?”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两手一摊,大眼瞪小眼。

  您连自己卫队都管不住,我们就更不行啦。他们答应我们好好的,我们前脚一走,后脚没准儿他们也反了。

  不反没活路,到这时候了,谁还听咱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