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56.无解之时求军师 扁鹊难医绝症人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612 2022-12-24 16:27

  这些日子,宋献策和李岩、王烁在一起。

  既然宋献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王烁也就不再隐瞒,将自己治理西北的办法和西北现在的状况,都对宋献策做了介绍,重点还是谈自己的治理理念,如何施行民主,如何贯彻法制。这两条办到了,宋献策所说“朝无幸位,野无遗贤”也就办到了。

  宋献策即便聪明,搞明白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观念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还是搞明白了,理解了。

  这些办法,比起他心里的大同世界,更先进,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大同世界在王烁那里,已经不是梦想,而是在一步一步的实现着。

  怪不得李岩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下了投靠王烁的决心。

  宋献策也下决心投靠王烁,到西北去建立一个更理想化,更能让百姓获得幸福的世界。

  三个人正在李岩那里商量如何离开,大顺皇帝的口谕到了,宣宋献策进宫。

  宋献策笑了,笑的有些凄惨,也有些无奈。

  当下说惨声说道:“为大顺陛下拥有天下,老夫耗尽心血,尽心竭力。古之扁鹊医人如何,吾不知也;然其心若何,老夫知之矣。

  其病尚可救药之时,把老夫当臭*狗*屎,理也不理,闻也不闻;其病入腠理,无药可救了,却想起老夫原来是香饽饽,晚矣,晚矣!”

  王烁、李岩二人闻言皆默然。

  宋献策进的宫来,太监引领着他去了文华殿。

  原来拷掠官员之后,大部分官员大失所望,已懒得上朝。

  李自成见无人来烦他,也把自己的办公地点从后宫挪到前面来了。

  宋献策进文华殿,刘宗敏和牛金星已经在那里了。

  行了参见之礼,李自成让太监搬过一把椅子,让宋献策坐。

  见宋献策坐下,李自成笑道:“最近朕偶感风寒,一直卧床,今日感觉见好,特招三位来,询问最近外面的事情。”

  宋献策道:“陛下原先得病,总是臣把脉开方,今病的如此厉害,为何不招臣来看呢?”

  心里却道,你就装吧,你长没长病我看还看不出来?那我那些医书岂不白看了?

  就听李自成道:“又不是什么大病,宫里有太医,开几副方子,吃了就好了,倒是不用麻烦神仙军师了。”

  宋献策心道,你作差不多了,当然好了。你倒是好了,这京师的老百姓可算是遭了大难了!目下城内大乱,还是得求他先下令禁止抢掠百姓,给百姓做点好事再说吧。

  于是说道:“百姓遭难,天降刑罚不远矣!肯请陛下降旨,恢复百官职责,不要再于城内骚扰了!”

  李自成详装吃惊问道:“出了何事让老神仙如此不安?”

  宋献策这个气,心说都成这样了你还装!只得把京城这几日的惨状约略的述说一遍。

  李自成故作生气道:“胡闹!朕才生几天病,你们就搞成这样!”

  对刘宗敏道:“传朕旨意,百官自明日起复职理事,把你的军队都给朕弄到城外去!胆敢再无命令进城,以造反论罪!”使眼色让刘宗敏赶紧走。

  刘宗敏起身施礼,下去领旨去了。

  李自成转头和颜悦色对宋献策道:“朕虽在病中,外面的事多少也知道一点,今日抱病出来,就是要处理这事。神仙放心,黑子刚才你没来我就训他了,他已知错,相信不会再胡来了。”

  停顿一下,算是将这篇略过,然后道:“朕这里还有一些军务,请丞相和军师一起商议。”

  就将吴三桂这几日的动向说了,又将吴三桂写来的书信和顺治写给吴三桂的信一起拿出来,让牛金星和宋献策观看。

  宋献策仔细观看吴三桂的书信,然后又看那顺治所写的书信,不由皱起眉头来。

  他虽然决定要跟王烁走,但面临异族即将入侵,不能不管。

  李自成待牛金星和宋献策将书信悉数看完,问宋献策道:“军师,你看这事,当如何办理?”

  宋献策沉思许久,说道:“若是据此认定吴三桂欲投满清,恐怕不尽然。他投了满清,带清军入关,必然落个天下骂名。

  他若肯承担这骂名,恐怕在广宁时,手里筹码更多的时候降清,反而会合适一些。

  然他此时犹豫不决,于他不利,他为何要如此犹豫不决?

  以其素日做事秉性看,此人很辣决断,绝非犹豫不决之人。

  他这是在拖,在等帮手。这个帮手,无疑就是满清的八旗军!”

  李自成和牛金星互相看看,不由点头。

  只听宋献策继续说道:“至于满清皇帝这封信,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了。

  越是秘密的事情,往来书信中越是要隐晦,尽量少提,这是常识。

  他却前后说出这么多,唯恐我们不知道,这明显就是故意要我们知道,信使是故意要让我们抓住,信就是要送给我们的。”

  牛金星问道:“他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事情透露给我们呢?他不怕我们得知吴三桂投降满清,把吴三桂给消灭掉?那满清又有什么好处?”

  宋献策笑道:“这个简单。吴三桂现在拖延,满清主力也没有出奉天,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之间的条件还没有谈妥,还在互相讨价还价。

  这时候,满清就是要利用我们,逼着吴三桂降低条件。试想,我们一旦认定吴三桂投了满清,我们会怎样?出兵打吴三桂!那正好把这家伙逼到满清那边去,他也就顾不得和满清谈什么条件了。”

  李自成和牛金星恍然大悟。

  李自成道:“如此,绝不可出兵山海关!”

  牛金星再问宋献策道:“军师的意思呢?”

  宋献策皱眉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吴三桂去投了满清。

  我们在京师兵力不足,满清骑军彪悍,又有蒙古八旗相助,即便我们集中全军与之抗衡,也胜负难料。此将来必是我军劲敌也!

  可先压下满清皇帝这封信,不使外泄。我闻关宁铁骑粮饷不足,可派人押解粮饷与之,厚禄招揽吴三桂,只要他答应归顺,多花些代价也值得。”

  李自成问道:“若这厮拿了我的粮饷还是去投满清,奈何?”

  宋献策道:“此亦是效满清离间之计也。我们大张旗鼓的给吴三桂送粮饷,陛下再封吴三桂高官,满清会怎样想?还会信任吴三桂吗?此分化瓦解之计耳。”

  李自成虽然心疼钱粮,可这也是暂时权益之计,还是点头认可了。

  牛金星最后道:“仍不可不防吴三桂投清。粮饷高官之后,我军应立刻准备向山海关进军,软硬兼施,方可收到奇效。”

  宋献策聪明机变,牛金星沉稳仔细,两人配合,当是天衣无缝。

  如李自成是个明君,能利用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的长处,避开其各自所短,必会开拓一个新的时代,未来的中国也就是另一种样子了。

  可惜哉!明末这个乱世,有贤臣却无明君。历史,注定要沿着它既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