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325.只给十天难死人 大儒小儒两码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3868 2022-12-24 16:27

  尽管王烁反对强攻北京,但他是常委会制度。

  古人没他的文物保护意识,一旦他的这个意见提交常委会表决,他十有八九属于少数派,意见遭否决基本是定局。

  果然,宋献策自西安来电,给王烁十天时间,十天之内,他如果想不出比强攻更好的办法来,前指按原计划行动!

  宋献策这还是看在他大将军的面子上,才给了他十天时间。

  可十天够干什么用的?王烁是欲哭无泪呀,我搞什么常委会制度啊!

  这可好,让这帮无知的家伙们无法无天,不听他招呼!

  我的北京,我的千年古都,六朝京畿,就这么眼睁睁毁到这帮无知的家伙们手里了!

  郑成功出身富家,对王烁的保护文物的观点多少有点理解,可他不属于决策层,没发言权呀,也只能听他诉诉苦。

  而且,听他诉苦都听烦了,说道:“您就赶紧想办法吧,别在我这儿磨叽啦。十天本来就时间不多,您这么一磨叽,京师更没有保住的希望啦!”

  王烁只好去想办法,可他没办法呀。

  和济尔哈朗谈判?为这古董,咱不打了,您出来投降得了。

  李岩都不听他的,济尔哈朗能听他的?这不做梦嘛!

  这个时候,骆养性把汤若望给弄来了。

  济尔哈朗让汤若望负责研制新钢材,给弄盛京去了,还有跟着他的那帮洋教士,都一股脑给划拉到盛京了。

  当初王烁从北京把陈圆圆给抢出来,侍候陈圆圆的那俩丫头秀红和红秀,他没法带她们走,就留汤若望的教堂里了。

  汤若望为保住这俩丫头,老脸都不要了,非说这俩丫头是他买来侍候他的,总算蒙混过关,把两个人给保住了。

  既然是侍候他的丫头,他去盛京,得带着这俩人啊,就这么着,这俩丫头也给弄盛京去了。

  得亏有这俩丫头跟着,不时出来买菜做饭,骆养性在盛京的密探才能联络上汤若望。

  他们找了几个武术高手,趁清军败退回来的混乱,费了老大劲,才把汤若望给弄出来,俩丫头也跟着回来了。

  俩丫头在北京前线再次看到王烁,高兴的不知怎么好了,一口一个大将军,拉着王烁打听家乡的情况。

  西北人说话,十里不同音。虽然都叫西北方言,但陕西那边和甘肃的区别已经很大。

  当然外人无法分辨这些细小的差别,西北人自己却分的十分清楚。

  王烁是安定人,李定国是榆林人,两人说话,外人听着一样,王烁和李定国却知道两人实际是口音有很大差别的。

  安定和伏羌的差别反而不是很大。所以王烁乍见俩丫头,听着熟悉的家乡音,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用家乡土话和俩丫头唠上了。

  站在一边的骆养性和汤若望听的一愣一愣的,他们说的什么,俩人一句不懂。

  李岩看不下去了,扯一把王烁,提醒他道:“骆指挥使和汤神父还在等着你呢!”

  王烁这才回过神来。这人在机关干惯了,第一脸皮厚,第二自来熟。他不用别人介绍,一把拉住汤若望,哈哈大笑道:

  “如何老汤,我当初没骗你,打到北京来了吧?”

  汤若望就纳闷,我什么时候变“老汤”了,这事儿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王烁管吴朗西叫“老吴”,汤若望自然就是“老汤”了,不过跟“老汤羊肉”绝对没半毛钱关系。

  汤若望也不好跟这位大将军计较,估计他虽然中国话说的比中国人都好了,“老汤羊肉”是什么玩艺儿,他绝对不知道。

  当下汤若望微笑回答道:“大将军英明神武,威名早已经传遍天下,在下早已如雷贯耳。在下早就盼着大将军打过来,解救这遭满清欺压之众生呢!”

  看着汤若望,王烁突然就想到,没准儿这老家伙能给他解决怎么不破坏城墙,就能打进北京的这个世纪难题。

  这并不是说欧洲人就比中国人聪明。中国人常年受儒家思想约束,而儒家思想是不提倡机巧玩艺儿的。

  比如说,从井里往外打水吧,有省劲的杠杆活塞机构往外抽水,儒家主张不用,宁可一桶桶的靠人力往外提,也最好不用这省劲的玩艺儿。

  他们认为,这些省劲儿的玩艺儿会让人的大脑走偏门,干出邪恶的事情来,失去中庸之道。比如,造皇帝老倌儿的反。

  当然当年孔子并没有这么****,这都是后来董仲舒等的一班小人曲解了孔子的理论,创造出来的所谓儒家思想。

  这后来的所谓儒家思想,只能称作“小儒”,完全是曲解孔子理论的流毒。

  但这套理论利于皇帝加强统治,奴化国人,禁锢国人的思想,让百姓都变成唯唯诺诺,只知听皇帝话,没有自己自由思想的奴隶。

  皇帝当然愿意用这些“小儒”思想来代替真正的孔子理论。

  正是这“小儒”思想,让当时地球上最先进的文明,最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局面,从战国时代以后,就逐步衰落,从而维持了以后几千年的“皇帝为尊”时代。

  欧洲没有“小儒”文化,又经历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欧洲人的思维相对就比较开阔。

  基于这个原因,王烁才重视汤若望,而非就是认为欧洲洋人聪明。

  论聪明,中国人的智慧,在现代已经有目共睹了,老美自己都得承认,他们国家的大脑,是由华人组成的。他再怎么牛逼,也只配做四肢。

  汤若望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毕竟北京城里面有二十几万满清大军,济尔哈朗是做了与北京城共存亡的准备的,你不用武力打进去,消灭他,北京你就得不到。

  汤若望被从北京迁往盛京的时候,济尔哈朗已经在准备在北京城死守到底了。

  他把中原百姓往北迁移,迁移的同时,搜刮了所有的粮食,运进京师,集中在一起管理,就是为了统一调配粮食,坚持更长的时间。

  王烁问汤若望道:“他把粮食都存哪里了,你知道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