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进京觅才 176.清军拼死进攻 李过败守洛川

大清,坑你没商量 老余 4042 2022-12-24 16:27

  暗夜里,两边的士卒拼杀一天,都累了。趁着战斗间隙中这少有的宁静,慢慢进入了梦乡。

  王烁和他的高级军官们没有休息,他们还在分析战况,计划明天的战斗。

  待明日天一亮,清军必然还是要在突破口那里寻找机会。

  如此险峻的高山,黑夜里是无法攀爬的。只有天亮了,清军才好上山,往突破口那里增兵,然后就是不断保持旺盛的兵力进攻。

  自己兵少,顾一点就顾不上其他。如果从其他地方抽兵力,只一味加固突破口,就成了和敌人拼消耗。

  即便阻挡住了敌军在突破口的进攻,那其他地方呢?万一被敌人看出破绽,再突破其他地方怎么办?

  思来想去,王烁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道防线,趁着黑夜,撤退到“之”字地形的顶端那道防线去。

  他连夜下达命令,大炮和辎重先行,趁着黑夜,敌军没有发动进攻,也看不清他这边的行动,部队分批次,悄悄向后撤退。

  第二日天色微明的时候,王烁终于在“之”字地形顶端又建立起了防线,样式基本和前面那道防线一般。

  他让原先守在这里的部队接替退下来的士卒,让他们先休息,做为预备队,在防线出现漏洞的时候,随时机动。

  清军轻而易举占领了第一道防线,接着便大规模向第二道防线进攻。

  这一回,鳌拜没有回来,估计是死了,清军由谭泰和固山额真图赖指挥。

  经过昨天一天一夜的进攻,他们已经试探出王烁兵力不多,便开始不顾消耗的全面进攻。

  他们终于把自己的几门大炮,从后军运到了前军。虽然射击精度和速度没法和对方相提并论,但有聊胜于无,再差也能给进攻的士卒壮壮胆子。

  大炮被推到前边的山道上,和西北军对射。

  整个战场到处是喊杀声和枪炮声,山谷里浓烟弥漫,火光冲天。

  清军不顾伤亡的全面进攻,一来是因为看出王烁兵力远没有自己多,自己可以利用人多优势,不间断攻击,让敌军不得休息。

  这样的进攻办法,人少的一方很容易暴露兵力不足的缺点。只要对方有一个地方因为兵力不足暴露出破绽,被突破,大军就可以接连不断的从这个突破口涌入。那时候,西北军就只有挨宰的份!

  还有一个原因让清军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宋献策画蛇添足,派沈玉从斜谷道绕到清军后面去,袭扰清军。

  清军在地势极为不利的峡谷里,让王烁阻断了去路,本来就极为紧张,担心被敌人包围消灭吃掉,犹如惊弓之鸟。

  沈玉听着枪炮声赶了一夜,终于赶到清军后面。

  他担心自己兵少,不足以吓住清军,就在四下里点火放烟,遍山去插旌旗。

  清军远远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敌军赶到他们周围了,岂能不慌?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当然是把前面的堵截口打开,他们才有活路。不然,往后打追兵?

  有多少追兵尚且不知,就算击败追兵,跑出去,后面没有粮食吃还是死路一条。

  因此,宋献策的这个多余之举,促使清军只能玩命进攻王烁,试图打破他的防线,进入西安,和都类汇合。

  他们在山里行军,根本不知道这时候都类已经让宋献策消灭了。

  看着清军漫山遍野,不管道路险阻与否,不管死多少人,不分昼夜连续进攻,王烁就纳闷了,清军怎么突然发疯了呢?

  照这么个打法,他的这点军队还真不够往里填的,早晚让人家给打没了。

  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样发展下去,顶多三天,他守卫防线的士卒就会损失殆尽,被敌军突破。

  一旦被豪格突破了这个地方,后面太白县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他就只能退到北面的斜谷道里去。

  那时候,清军得了太白这个平地,就可以把被堵在后面的军队都调上来,兵力优势更加明显。

  不能给豪格这个机会!他决定把留在斜谷道里的一万士卒也调过来,和豪格赌一把,就是剩下一个人,也不能把太白这块平地让给豪格!

  就是调上那一万人马,他估计自己也只能再守四天,这四天里,李岩能不能赶到呢?

  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传过来,北面的李过已经退到洛川,清军大队人马正从延安方向,加速向西安方向赶来!

  宋献策原本打算带领剩余的一万余人马,在肃清西安附近残敌之后,前来支援王烁。

  现在看来,李过那边更危险,他只能先北上支援李过了。

  李过和高一功率宁夏兵团十万人马,很顺利的就占领靖边,沿着无定河两岸向榆林进发。

  这时候,阿济格刚刚离开大同向南开进,其前锋才到达平朔。

  榆林是唐通的草包军守卫,李过没费多大功夫就赶走了唐通,占领了榆林。

  唐通向东渡黄河逃窜入山西,同时派人疾速通知驻守太原的固山额真叶臣。

  叶臣闻报,急忙加固城防,防备李过东来,同时将这个情况分别报告阿济格和在北京的多尔衮,希望阿济格加速进军,将李过阻挡在陕北。

  阿济格接到报告,没怎么当回事。李过是他手下败将,他的大军只要过黄河进入陕西,李过十有八九会不战而逃。

  在北京的多尔衮却觉得有些奇怪。王烁这是要干什么?他就是怕我灭了张献忠对付他,也应该向南防御豪格,他跑到榆林我的地盘上来,这不是故意要和我叫板,逼着我灭他么?

  难道,他不自量力,觉得有能力和我争夺天下,要公开和我做对了?

  紧接着,潼关失陷的消息也传到了北京。

  榆林,潼关,多尔衮把这两个地方联系起来。

  甭问,这时候估计西安也变王烁的了。嚇,这小子,这是要公开造反啊,还反了他了还!

  他急忙召集内阁会议,商量西北突然出现的变局。

  定都北京之后,随着他威信的日益提高,他就有胆子把王公议政的制度给废了。

  一帮脑满肠肥的蠢货,除了知道什么好吃,什么好玩,晒晒自己手里的美人,剩下的什么不懂,还议政,净跟着瞎搅和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