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去到月亮背面的你

正文 第三十章三 公主出手

去到月亮背面的你 南海信步 8977 2022-12-23 22:31

  转眼便到了狮身外星人大王的33o岁大寿日。盛大的祝寿活动如期在帝王家狩猎场里隆重举行。老者早早地就开着他那辆绿色出行的橙色四轮开篷小轿车,载着千里和婵娟一起赶赴狩猎场。

  老者是祝寿活动现场维护管理勤杂人员的主要负责人。千里和婵娟是以一名普通勤杂人员的身份被批准进入场内服务的。

  在去的路上,老者边开车边说,“今天除了大王的贴身卫兵,其他所有进入场内的人员一律空手进入场内。而今天祝寿活动所需要的比赛道具昨天都已经提前运进场里面了。”

  婵娟说:“听竹三说,她们七姐妹也要演出一个节目。”

  “哦,是和公主一起表演孔雀舞。”

  “公主一起表演孔雀舞?”千里感到有点难于想像。

  “是啊!公主就是大王的第六个女儿。她的年龄和竹七一样”

  “可是,公主不是长得狮身人面的吗?她怎么能够跳孔雀舞呢?”

  “这你们就不知道啦!其实,每个狮身外星人都有三种身影。在平常,他们就显示出人面狮身的样子;高兴时,他们就显示出人面人身,也就是和人类一样;在战斗时,他们就显示出狮面狮身,也就是完完全全就是一头凶猛的狮子。”

  “像变形金刚。”千里想到小时候玩的玩具,就随口说道。

  “变形金刚?”老者似乎不知道千里说的是什么玩意。

  “变形金刚只是一种小孩子玩的玩具,不是真实的一动物。不过,地球上倒是有一种动物是可以根据心情改变自身的体质特征的,那就是变色龙。”婵娟解释道。

  “变色龙我在地球的时候看到过很多次。当它欲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得很暗。”

  “怪不得,那天在冰晶屋子里面,我明明看到的是一头狮子走进门里来的,走近时他却变成了狮身人面像了。”千里说道。

  婵娟接着说:“我那天看到的也是一样的。原来,他们是会变身的外星人。不过,公主和七姐妹她们将要表演的是什么样子的孔雀舞呢?”

  “就是传自傣族的孔雀舞。”

  “傣族的孔雀舞?她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千里好奇地问。

  “我媳妇是个傣族姑娘。她年青的时候因跳孔雀舞跳得好而出了名,而被一个有权有势,无恶不作的大财主相中,想纳她为小妾,但她不从,所以就跟着父亲逃到琼崖。之后,她的父亲就成了一个渡人过琼州海峡的船夫。”

  “也就是说,公主和七姐妹的孔雀舞传自七姐妹?”

  “就是那样。公主小时候被一个怪兽追赶,跑着跑着便摔倒吓晕了。不过离奇的是,被七个孔雀看到后,七个孔雀就围着公主,然后全部将屏打开,把公主遮挡住,就是那个怪兽追上来了,七个孔雀也不躲开。怪兽看到孔雀全都张开着屏,以为是别的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也不敢贸然攻击,所以就折回去了,从而公主获救。公主因孔雀救了她,从此爱上孔雀,也爱上了孔雀舞。之后,人们就将六公主叫做孔雀公主。”

  老者讲到这里,接着将车打向右边,给对面来的车让道,然后拿起放在方向盘旁边的一瓶子蓝色液体饮料喝了一口,接着就补充说道:“在这个星球上,公主和三王子是对我们人类最友好的了。”

  其实不用老者补充说,千里和婵娟也能感受到,公主对人类一定是很友好的,因为老者在说她的时候,总是充满敬意和感情。

  ......

  到了帝王家的狩猎场门前,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人数众多,但大多数是狮身外星人,只有少数几个是人类。狩猎场门口两边立着两根正方形的大柱子,两根大柱子的正面都雕刻上一个一模一样的雷鸟图案。在两根柱子顶上横着一幅铜色金属半圆形门拱。在金属门拱上挂着“a#$%&*&#$%&*”字样的字,虽然千里和婵娟不认识门拱上的字,但是他们却没有问,因为他们知道那上面的字的意思一定是:帝王家狩猎场。

  走过门禁时,守门卫兵用一个检测仪器对每个想进去的人都前后上下左右仔细地扫一遍,检测仪器没有出报警声人就可以进去。

  千里和婵娟跟着老者过了门禁之后,就往里走。走进狩猎场,抬头一看,各种千姿百态的古木奇树即刻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有的树干、树枝上出的气生根从半空扎到地里,渐渐变粗,成为支撑树冠的支柱根,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有的气根缠绕在其它的树上,越长越粗,越长越宽,最后连接起来,把附着的树绞死,形成了独特的绞杀现象。

  跟着前人走过的路穿进面前的森林里,可以看到,那纵横交错如蛟龙盘绕的地面根,附生着蕨、地衣、苔藓、兰花等各种各样的植物,一样形成了一种地面独特的景观。

  穿守面前的森林后,就看到一片空旷的紫色草地,紫色草地的前方,是一片片更具原始的森林。紫色草地四周都用围栏围着,人们只能站在围栏外面观看。在围栏上,到处都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彩旗,彩旗在风中猎猎飘动。

  在紫色草地的另一头,是千里和婵娟跟老者他们一起在三天前搭建好的一个大台子。在台子上面正中间,放着一张金光闪闪的大龙椅,龙椅背后刻着的不是龙,而是雷鸟。在龙椅的两边,分别放着一排楠彬木椅子。台子后面是一面背景墙。背景墙上印着的是一幅雷鸟鹰击长空的图案,看来,雷鸟是隐星上的国鸟。

  进入狩猎场的人越来越多,围满了整个空旷的紫色草地。

  一阵锣鼓喧嚣,整个狩猎场上空都响起各种各样的大礼炮,成千上万个彩色气球升起,狩猎场上空形成了一片气球的海洋。

  两行人马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来。头戴铠钾,身穿山狎式战服的卫兵纷纷下马,手握兵器站好。狮身外星人大王在众多随从的陪伴下,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走上大台子,然后在龙椅上坐了上来。随后,马大臣就宣布祝寿活动正式开始。

  祝寿活动的第一项活动是王子射百鸟。

  紫色草地中间放着一个大笼子,笼子里面关着一百只各种各样的鸟。宣布第一项比赛正式开始之后,笼子打开,一百只鸟蜂拥飞向笼子,继而飞向天空。此时,允许射鸟的三声枪声响起,十个王子骑着骏马绕着空旷的紫色草地边奔跑,边射鸟。一时间,一枚枚银箭离弦而去,飞快地射向正在纷飞的鸟儿。有的一箭射中一只鸟,有的一箭射中两只鸟,甚至有的一箭射中三只鸟。鸟儿纷纷中箭掉下,不一会,天空上就只剩下一只鸟在飞。只看到大王子和三王子骑在马上同时放箭,两箭齐,那飞在高空中的唯一一只鸟儿就同时身中两箭而一下子掉了下来,然后重重地掉在草地正中间。

  一个卫兵跑了过去,连箭一起拾起地上的鸟大声说:大王子和三王子的箭都射中飞鸟了。

  卫兵的话音刚落,围栏外面万民齐呼。台上的人都鼓起了掌。唯独大王只是微笑着,心里若有所思,也许他是认为双子齐鸣这样并不好吧!

  最后公布,大王子和三王子所射中鸟的数量一样多,并例第一;五王子第二;七王子第三......

  接着进行的是公主和七姐妹表演孔雀舞——孔雀精灵。

  随着外星人改自傣族舞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响起,一座圆形舞台慢慢从地底下推出,公主和七姐妹已经摆好孔雀向晨的姿势立在上面。公主和七姐妹个个头戴孔雀翎羽饰,身穿现代修身鱼尾孔雀舞蹈裙。公主穿的舞蹈裙是绿黄色,七姐妹穿的是绿蓝色,性?感清雅大方。

  随着音乐声不断加大,公主和七姐妹如晨起的孔雀一般翩翩起舞。公主边跳边走到前面来,七姐姐边跳边向后退,形成七星伴月之势。

  公主形貌迤丽,气质高贵端庄,舞蹈高贵绝伦;七姐妹姿容秀丽可爱,纤腰玉带动人。月与星相伴相生相融,让人们逐渐融入舞蹈的小天地当中。而千里和婵娟也都睁大眼睛认认真真地看着。

  公主演绎一只从晨曦中醒来的金孔雀,时而拖翅晒翅,时而展翅开屏,细长的手臂,传递着孔雀的灵动;柔软的腰肢,舞出了孔雀的婀娜;飞旋的裙摆,展现出孔雀的华丽;精致的头饰,散着孔雀的高贵。众人眼中的公主渐渐成了一只体态轻盈的孔雀,在舞台上舞蹈,舞蹈……音乐轻轻地回荡在耳畔,泉水叮咚,鸟鸣声声,仿佛还有风吹,花在摇摆,凤尾竹在轻轻挥动着手儿……百花丛中,一只孔雀在细细梳妆,时而啄啄鲜艳的羽毛,时而坐在草丛中休息。

  七姐妹如微风中的凤尾竹一般,伴随着公主柔若似水的舞姿,轻轻旋转,轻轻摇摆着。整个舞蹈画面使人心旷神怡,而千里和婵娟也看得如痴如醉。

  最后处,公主蹲坐在舞台上,宽大的裙子铺成了一个圆,她低着头,纤细的手臂颤动着,一直传到指尖,妙不可言…….忽而,又是一阵急的旋转,公主一点一点下蹲,身子呈“s”形,那种说不出的美,如梦境一般,欲挥之而无法却去。孔雀的一次眨眼,一丝笑意都被公主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伴随着公主的一蹲一坐,七姐妹们的舞姿也是一起一伏,如那轮静静明月下轻轻摇摆着的凤尾竹所留下的影子。

  娓娓动听的音乐,泉水叮咚般的舞姿,没有安塞腰鼓的磅礴,也没有印度舞蹈的火烈,但那种别具一格,典雅的美却芳香四溢,而迷倒了在场众人的魂魄。

  大王与王后沉醉其中,王子与大臣沉醉其中,千里与婵娟沉醉其中,老者与众人亦沉醉其中。

  舞蹈结尾处,人们仍一直沉醉在孔雀舞的美轮美唤当中,音乐都停止了,全场仍是鸦雀无声,直到报幕人提醒,全场才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在大台子上面,马大臣将脸倾向大王说道:大王,当今公主是万世精灵啊!

  大王端坐,还有身边的王后,都轻轻一笑,点点头。众大臣也一一默默地点点头。

  活动的第三项是狮身外星人的民间杂技表演,狮子戏珠。在表演当中,狮身外星人既表现出他们具有张牙五爪,勇猛无比的一面,又表现出他们具有迅捷灵敏,柔韧无比的一面。

  活动的第四项是众王子表演狮子摘红包,这将是一种集轻功与剑术的表演。

  表演即将开始,十个王子分别穿着十种不同颜色的整套制服,身披红色斗蓬,气宇轩昂地走上草地中间的圆形舞台。

  突然,从天边来一个红黄相间的地雷式炮弹,炮弹在紫色草地入口处的顶上空中爆炸。爆炸之后,从地雷式炮弹壳中炸出六把飞镖,飞镖在空中四溅,而飞镖尾部都绑着一缕红色的丝绸布。

  在场的围观人群都看向爆炸点,瞬间都傻了眼。这时,隐藏在入口处围观人群当中的六个杀手一跃而起,每人在空中随手抓住一把飞镖,再在空中来一个前空翻,旋即一甩手,六把飞镖就朝十个王子呼呼的飞过去。

  此时,隐藏的在人群当中的各王子的便衣保镖,个个都腾空翻身进入紫色草地里,直奔各王子而来,他们是想用身体和武技保护自己负责保护的王子。

  六把飞镖尾部都拖着那六缕红色丝绸布在空中飘飘然的,也随着六把飞镖朝着十个王子齐齐飞去,显得十分亮眼,从而,引得在场围观的人的眼光都随着飞镖转身十个王子。

  此刻,站在大台子两排,身穿穿山狎式战时制服的卫兵都想拔出配带在腰间的手枪式武器,而被大王一抬手停止了。

  与此同时,七姐妹一下子站在公主的前面,个个紧握拳头,准备危急时刻誓死保卫公主。

  由于婵娟从小就被追杀,而千里也见惯了婵娟被追杀的场面,所以他们两人心里虽然有些紧张,但是没有显得过分惊慌,而只是心里七上八下的站在一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最不惊慌的是大王和公主,他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即将如何演变,如何展。

  飞镖比便衣保镖跑得快,刹那间就飞到了众王子的眼前不远处。想等便衣保镖跑上来保护是来不及了,于是,大王子和三王齐齐双手往怀里一翻,接着双掌向飞镖一推,两团红红的火球就向飞镖迎头击去,击到飞镖时,飞镖顿时被炸得粉碎,洒落一地。原来,飞镖是用陶瓷制作而成的。

  就在这一刻,又一个银色地雷式炸弹从天边飞来,落在离公主不是很远处的空中爆炸。爆炸之后,从弹壳里弹出五条乌黑锃亮的大毒蛇。大毒蛇身体两侧长着一对不大不小的翅膀,翅膀在空中不断地扇动着。

  围观的人们个个都显得目瞪口呆。

  站在离公主身边不远处的老者提醒公主道:公主,这是变异的太攀蛇,有剧毒。

  然而,公主披着一件与众王子一样的斗篷,依然站着一动不动,只是用双眼死死地盯着那空中的五条蛇,也不知道她是被吓傻了眼呢,还是处事不惊,神情自若。

  太攀蛇是一种极度危险的毒蛇,它拥有修长的头部及身体。头长而窄,前额向前稍微弯曲,形状犹如棺材。这种蛇的毒性在6栖毒蛇中位列第一,它每咬一口释出的烈性毒素可以杀死1oo人左右,其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强9倍之多。不过,正常的太攀蛇是没有长翅膀的。此时此刻正在空中不断地扇动着翅膀的太攀蛇因为已经变异,所以在长有翅膀的。

  六条变异太攀蛇在空中齐齐地将头转向公主,而公主一样是站着一动不动。王后担心了,大王担心了,所有的人都担心了。

  婵娟和千里站得离公主不算远,也不算近。婵娟看到五条变异太攀蛇都转头看着公主,就担心地说:那六条毒蛇是不是要攻击公主啊?为什么没有人敢冲上去杀蛇呢?

  千里说:也许是他们一时间都被蛇的寒意吓住了。

  就在这时,五条变异太攀蛇都将翅膀一收,就像翠鸟从空中扎下捕鱼一样,张着鲜红带血似的嘴,伸出长长的暗黑色舌头,直直地冲向公主的脸部。

  可是,公主一样是站着不动,看来,公主是被吓得傻了眼无疑了。

  “快快救公主吧!”婵娟这句话也不知道是心急之后随口就说的呢,还是在叫千里帮帮公主。而千里呢,他认为婵娟是在叫他去帮帮公主,所以,他心一急,就一下子从围栏上拔出一面旗子,连杆带旗,一个筋斗云就跳到公主与蛇的中间,拿起旗杆就想扫毒蛇。但没有想到的是,那六条变异太攀蛇竟然在空中竖起一米多高的身子来,昂着头,准备将口中的毒液齐齐喷向千里。如果让太攀蛇的毒液喷到千里,千里如果大命不死,也会全身腐烂不成人样,情况十分危急。

  说时迟,那时快,一直站着不动的公主双掌朝外,向千里一推,用气功一下子将千里打到高空中去,然后用右手再将身上披着的红色斗篷一甩,把斗篷甩向六条变异太攀蛇,同时对七姐妹说,“快把人接住!”

  公主话音落处,那被公主甩出去的红色斗篷已经将六条变异太攀蛇团团包住。紧接着,公主运气又是双掌一推,用气功也将被包住的六条变异太攀蛇推到高空中。六条被包住的变异太攀蛇被推到高空中后就燃起一团火,火把六条变异太攀蛇烧焦后就掉到草地上。

  婵娟看到千里被打到高空中后,就朝着千里落下的方向直奔过去,她想去不顾一切地抱住从空中落下的千里。

  七姐妹已经在婵娟到达之前提前站在千里即将落下的地方站好,她们彼此手拉着手,摆好架势,准备接住正在往下掉的千里。

  不过,这一切都不需要,因为千里在即将掉到地面时又来一个小小的筋斗云,随后双脚落地,再来一个向前的翻滚,滚到紫色的草地上。

  可是,让千里预想不到的是,当他从草地上抬起头来的时候,公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已经拿着一把剑站在那里等着他。公主用剑指着他气气地大声说道:你这个从哪里来的有勇无谋的家伙,谁叫你闭着没事跑到空中救我的!?

  千里刚从高空中掉下来有点晕,一时间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睁大眼睛盯着公主看。这时,婵娟也已经跑到,她看到公主正用一把剑指着千里,就一头冲上去挡在千里面前说:你不用伤害他!是我叫他跑到空中救你的。

  公主看到婵娟一下子挡在千里面前就说:呵!还有一个不怕死相好的!

  (本章完)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