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帝尊阁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堂套路多,我想回山上

帝尊阁 万山尽染 6711 2022-12-23 22:12

  “恭喜少师,要高升啦。”

  诸葛青山来到方家庄,已经是轻车熟路,连拜帖都没递。

  方觉自然是热情欢迎,却意外他第一句,就是这话。

  “什么高升?”方觉摇头,一无所知。

  诸葛青山抿茶:“方才陛下与内阁商议,要提一提你,问老夫如今还有什么职位出缺。”

  “我已经领火枪局督造了?”方觉笑道,自己可是忙得很,哪有空再去担任别的职位。

  诸葛青山摇头:“鹏举,陛下的意思是,寻一个与少师一般的头衔。”

  鹏举,乃是方觉的字,源于地球某位民族英雄。

  “与少师一般……那就是空头衔呗?”方觉轻笑。

  “如今比少师更高的头衔,那就只剩下一个岀缺。”

  听到这话,方觉似乎想到什么,顿时惊讶:“不可能吧?”

  皇帝若是给那个头衔,那就有点儿过了,方觉自知资历与年龄太小。

  过于抬举,也不是什么好事,不知要吸引多少眼红的人。

  “如何不可能?”

  诸葛青山叹道:“单是新粮一项,鹏举你对夏国的贡献,便胜过了老夫半生耕耘啊。”

  “老大人何必自谦,夏国吏治清明、政通人和,也是首辅大人您的功绩。”

  诸葛青山摆手。

  “罢了吧,老夫不是不能容人之辈,夏国有你这样的人才,老夫才能放心。”

  诸葛青山道:“那个头衔,陛下已经打算给,内阁虽然震惊,却也无异议……”

  “只是……”

  他看向方觉。

  方觉点头,会意道:“我知道,我资历太短,贸然领此头衔,过于木秀于林。”

  甚至,我还有点儿想拒绝。

  但他也明白,皇帝要赏的东西,不爽快接下反而是祸事。

  兵权除外。

  “你要做出一些成绩……火枪局若是能打响名声,那就最好。”

  短时间内,需要有震慑朝野的实力。

  粮食不够,只能让他们佩服,并且不愿得罪方觉而已,并不会愿意俯首。

  诸葛青山道:“火枪局需得开始锻造了,等拿出一批火枪,去边境挑两个软柿子,你的名声也就立住了。”

  “……”方觉哂笑,“需要这么快?”

  “陛下等不及了……”

  诸葛青山淡淡道:“我也等不及了……”

  老首辅终究是老了,这个时代的人,五十岁之后就是半截入土。

  尤其是天天操心国事,一直不曾好好歇息过的诸葛青山,他并没有看起来这么健康。

  “新粮推广之后,你的政绩无人可敌……若你能通武事,利用火枪在军方站稳脚跟,夏国才能安心。”

  听诸葛青山这话,方觉却讪道:“那只怕陛下就不安心了。”

  老首辅此言,说得当真是十分露骨了。

  在政治方面,方觉这几个月表现出来的手段,让皇帝与诸葛青山都满意,觉得不愧奇才之名。

  若是诸葛青山有个万一,方觉或许可以顶替。

  于是皇帝还希望,方觉能在武事上有成就,最好能取代叶玄锋。

  那这样一来,夏国下一代的中流砥柱,才不会青黄不接。

  可是方觉却不这么认为,他感觉皇帝是在试探,想看看自己是否有窥视兵权之意。

  “放肆……陛下绝不嫉贤妒能,只会担忧人才不够。”诸葛青山纠正道。

  方觉白眼道:

  “老大人,您就别天真了,还是说您觉得我很蠢?”

  “陛下虽然贤能开明,却也不可能亲手培养一个,文武皆盖世的奇才出来。”

  诸葛青山眼前一亮:“这么说,你真的懂武事了?”

  “不太懂……”方觉淡淡道。

  “那你拿出火枪,难道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在武事上的天分?”

  ……

  诸葛青山走了。

  “少爷,要升官了您怎么还不高兴?”典一笑问。

  他虽然不想做官,但是却希望少爷,可以位极人臣。

  那他就与有荣焉。

  方觉摇头:“你在密室之中也听到了,皇帝想让我练火枪军,还要领兵试验兵锋。”

  “这不好吗,独掌一方兵权,要是能带出一支火枪军,岂不横扫六国?”

  “皇帝只是好奇,想看看帝尊阁的评语是否真切,要看看我是否真的是全才……他可不会轻易让我掌兵权。”

  况且……我也不能掌握兵权。

  就算是火枪局,若非担心下面人乱来,方觉也是不想亲自监管的。

  如同那烟花局,丢出去让户部操作,自己躲在后面就是了。

  “这皇帝咋那么多心眼子呢?”典一无语道。

  方觉瞅着他,轻笑:“皇帝打算再提我的头衔,还以兵权相诱,大概是想看看我是否有这样的上进心吧。”

  所谓上进心,在朝堂上就叫野心。

  皇帝的算盘打得响,方觉远在方家庄,都已经听到了。

  文官至高的头衔之一,加上在军方横空出世……要真有哪个奇才,敢这样冒尖,那只怕一辈子都得被锁在京城。

  就像是叶玄锋。

  从卸任之后,叶玄锋虽然退出军方事务,颐享天年……但他其实不敢离开京城。

  否则以他的威望,一旦外放出京,皇帝可能面临的局面就是:登高一呼,天下景从。

  虽然可能性极低,但皇帝不能冒这个险。

  面对自己,也是同理。

  方觉很明白,这些手握至高权力的人,满脑子都在想什么。

  他们只想一件事情:如何榨干臣工的剩余价值,又不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威胁。

  古来君王,乃至府衙县令,都是这样的核心主旨,只是做法不同。

  方觉不可能做叶玄锋第二。

  就算要做,那也是诸葛青山第二。

  至少诸葛青山,不能影响任何一方将领,人脉关系与威望都只在朝堂上。

  一群文弱书生?

  常言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少爷,要我说啊,这朝堂太复杂了……既然您已经将新粮,交给夏国推广了,想必很快天下人就能吃饱饭了。”

  “要不您跟我回太皇山去吧,那儿的人都心思单纯,用不着废这脑子。”

  典一有些厌烦,这些算计与心机,觉得实在是无趣又危险。

  “吃饱饭……只是第一步罢了。”

  方觉摇头。

  “何楼前那样的伪君子,不知道藏着多少……他们打着朝廷的旗号,欺压百姓,欺行霸市……需要改变的不只是农作。”

  一个社会的好坏,最终还是看上层。

  溯源而上,所有不正之风,一定是从高层开始流传的,下面的人才敢有样学样。

  千百年来,老百姓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勋贵们不在乎。

  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下面的老百姓怎么过活。

  只要还能活,就接着压迫,若是有人反抗那就镇压……压不住了,丢几个人出来平众怒,然后继续循环。

  要改变,需要革命!

  之所以来大夏,是因为这里,最适合方觉积蓄力量。

  朝职、兵权,方觉并不是不需要,而是眼下不能要太多。

  “少爷,您想要改变朝局,整顿吏治……甚至是变法?”典一终于明白了,少爷为何要做那么多准备。

  若是来大夏国升官发财,是不需要准备那么多年的。

  方觉回头,瞥了典一一眼,微微昂首。

  变法,又如何?

  典一瞪道:“这太……不可能,上一个主张变法人,坟头草都长成参天大树了!”

  变法,自古以来,就存在。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革命。

  历史每次巨大进程,或是人类文明进化,都有变法的作用。

  而每一次,主张变法的人,都位极人臣,如日中天。

  但很快,就会被打落云端,成为君王用来给在变法期间得罪的权贵,泄愤用的工具。

  没有一个主张变法的人,有好结果,不论变法是否成功。

  不信,翻一翻史书,下场最好的也是贬谪流放。

  “少爷,咱不干这官儿了,这太危险,还是回太皇山吧?”典一很担忧。

  “对了,带上叶姑娘一起回去。”他又补充道。

  方觉哂笑不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