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妆面吟香

第34章 34:铁英骑

妆面吟香 君子不寸 6698 2022-12-14 10:44

  “想见识铁英骑,本将军允了。”

  大将军这句话让苏小闹又吃一惊。

  不得不说,大将军气度非常。

  这下更有趣了。

  苏小闹忍不住打量起这个纪灭明来。很显然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也是个有胆子的。此时他除掉外袍一身利落装束,看上去颇为清瘦,尽管个子比起与之同来的榆钱儿稍低一些,但身上散发出来的能量一点不必别人少。他说话不卑不亢,眼神明亮,唇角带笑,为自己凭添了一股自信与和煦,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

  李文俊,那个被称为榆钱儿的,自从来到铁英骑所在的北营,话比纪灭明多,手脚也麻利,但是明显的,纪灭明才是二人之中的主导者。

  需要的清单是纪灭明开的,做工流程也是他安排,不知是不屑于做这些细活还是懒,这些东西榆钱儿一概不出手。

  不,也不是懒,李文俊搬东西、制皮子也是不含糊的,那么,应该是习惯使然。从默契的程度看,两人一定相处多年、屡次磨合。

  苏小闹猜得没错。

  他们表现出来的何止是默契,还有“相爱相杀”。

  “灭明,不许再偷袭我,快把我脸上的妆卸了!嗷——”

  这样的场景在他们过去几年的生活中屡屡上演。

  当然,榆钱儿也有引以为傲的身手,玉岚山上的兔子他抓到的最多,纪家堡后院的马他骑得最快。

  默师兄也甘拜下风、自愧弗如。

  “跟上!”大将军道。

  这是要去校场。

  苏小闹却不动声色。她不去。

  将军也没有说什么,径直走了。

  校场。

  朝阳初升,深秋的早间天气带着不可忽视的冷意。

  然而,偌大的校场热气腾腾。一排排兵卒光着膀子操练得热火朝天旁若无人。放眼望去,有的在穿越障碍,有的在相互格斗,有的在操练阵型。

  大将军没有停,而是不发一言从一队队操练的下属前走过。

  任何推荐和夸赞都不足以道眼前的情形。

  对于铁英骑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步兵、骑兵、弓弩手,甚至是斥候。

  既善于团战又擅单个出击,既长于近身肉搏又可以长途奔袭。

  是铁锤,又是尖刀。

  十支小队,每队三百士兵,铁英一到铁英十,都是悍卒。

  纪恕专看他们的面部,还好,羔皮面具的色泽与他们肤色相当。

  一千张面具,他要看够三千人脸,做到大将军口中的万无一失。

  他们的脸也与普通人脸没什么不同,还好。

  这些年来,纪恕师兄弟三人对各色面孔早已司空见惯。

  然而还有不同!

  首先,气势。来自强兵的气势,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坚毅和忠勇。

  其次,表情。校场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内心再汹涌,表面都是平静和木讷的。

  就算愤怒,也平静;就算机敏,也木讷。

  铁英一到铁英十的队长看到大将军过来,一路跑来见过他们的最高统领,又一路小跑归队了。

  榆钱儿看着这校场、这操练、这阵势,痴了。不知为何,他觉得自己应该就是其中的一员。看着校场上那些人肌肉紧绷汗珠滚滚,他自己浑身的力量也开始膨胀起来,热血沸腾着,冲撞着他的大脑和神经。

  他十七岁,高大、结实、挺拔,他在玉岚山脚下跑过,攀登过那里的最高峰。他精力旺盛,浑身使不完的劲儿,活得无知又开心、憨傻又痛快!

  现在,校场的风刮来的都是雄性的气息,他大脑转得有点乱,跟着油然而生出的都是力气。他顿时觉得玉岚山的最险峰也没什么,他也敢去尝试攀登一番了。

  他突然渴望去战斗。

  像个真正的兵卒一样,去战斗!

  这里让他有一种归属感。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切。

  他的表情热切,眼睛睁的很大。

  纪恕扯了扯他袖口:“口涎都流三尺了!”

  跟着大将军转了一圈,真切切见识了铁英骑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大将军十七岁自请从军。

  那日早朝大殿之上三皇子李准奏请进入军营,君上听完陈述大为吃惊。

  老三虽说平时爱看兵书了些,话少了些,但还算少年心性,而今突然要自请入伍,实在没有道理!

  然而,三皇子铁了心要离开皇宫,誓要加入上渊三军,成为其中最“显眼”的一份子。

  三皇子表现很坚决,君上和皇后挺闹心。

  在君上和皇后闹心之际,大皇子李晏和二皇子李卓听闻此请心下窃喜。

  当时正值上渊国东部边境不稳,倭贼屡次犯边挑衅。据说倭贼狡猾且心狠手辣,每次挑选好目标之后趁夜悄然而来,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令当地驻军防不胜防,每每令人痛恨切齿又苦于束手无策。

  老三走了好啊!

  战场上可是刀枪无眼,管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白丁布衣。

  万一……呢,岂不是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三皇子自请从军之际,福建边防守军已折损两员副将,伤了几百民众,毁了三四个村庄,正是人心惶惶。

  剿贼将领李十枫连向朝廷上了三道折子,痛陈倭贼之害,一并向朝廷请罪,恳请兵部派人协助剿贼。

  君上见到折子勃然大怒,小小倭贼居然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副将折损?百姓流离?我上渊颜面实在无存!

  既然统领无能,合该就地免职!

  一时朝堂议论纷纷。

  情绪激昂痛斥倭贼者有之,主张尽早派兵肃清者有之,分析福建临海地势者有之……

  兵部侍郎暗暗筛选了一遍可派出将领的名单。

  不料,三皇子李准站了出来。

  三皇子单独站出来发表意见的时候不多,这次他没有同往常一样听完朝议就走。

  他走出朝列,面向君上,朗声道:“父皇,儿臣愿赴福州建东协助剿贼!”

  此话一出,大家立即息了声,集体转头看向这个据说喜爱看兵书的三皇子。

  别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一个爱看兵书的皇子也只是个皇子罢了。

  真的认为自己振臂一呼就成了将军?

  谁还不会纸上谈兵!

  李准道:“儿臣这两日细细分析了福建沿海形势,尤其是近来受到重创的建东海清。海清地形复杂,海湾众多,加之海风、潮水作用之下,想要发现登陆的倭贼自然比较困难。事实上倭贼多次登陆之地确实很是隐蔽;其次,倭贼所乘船只轻便,驾船技术高超,又擅长水性,抢掠之后撤离迅速,故而难以抓捕;再者,倭贼并无固定抢掠之地,我方专务剿贼之军尚且左支右绌,难以防范,何况沿海渔民终日劳作忙于生计,更是有心无力;最后,”他顿了顿,“也恐怕有人里通外贼,混淆我军视听。”

  他一席有理有据,话侃侃而谈,那些等着看热闹者听完个个始料未及。甚至君上也被他的话打动了。

  这纸上谈兵谈得颇为头头是道。

  君上忍不住问道:“依我儿之见,如何应对?”

  李准朗声道:“重防、锄奸、严打!”

  六个字囊括了一切。

  “平定建东倭贼之乱所需兵力几何?为时多久?”

  时值夏末秋初,恰是鱼肥稻熟之季,建东百姓忙于生产,亟待收获。

  “朝廷可派一万兵力,最迟冬月可定。”

  七日后,兵部派水军将领四品中郎将石封领兵一万赴建东剿贼。

  三皇子李准作为参军同行。

  入建东前,在参军李准的建议之下剿贼军人马潜行。进驻建东之后且让李十枫继续遵照之前方式剿贼,佯装焦头烂额,实则重组剿贼阵型。李准一边重新勘察地势,一边收集倭贼情报,制定合适的作战计划,务必将倭贼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离海边最近的百姓分批逐步撤离出村庄,由官府统一安置。村民则由一批严选精挑的兵卒取而代之,扮作普通渔人的样子。

  经过精密的计划和严密的布置,八月中旬,剿贼军与倭贼第一次大规模遭遇,首战,捷。斩贼首级三百二十七;九月初至十月上旬,剿灭和俘获的倭贼已达一千六百余,并抓获了里通倭贼的、原籍建东浪头村海盗头目王水禹及其喽罗二十一人。

  腊月既望,剿贼军回到京州王都。

  自此一战,三皇子李准声名渐起。

  后几年,李准跟随镇北元帅墨玉辗转北疆及西北等地,他迅速成长,军事能力卓然,震慑边疆;再后来,南召小靖王反,南召王赵景承请求上渊支援平叛,李准亲率王师八万不过月余平定小靖王之乱。

  拜大将军。

  大将军长年驻外。

  上渊朝堂暗潮汹涌。

  大将军此次率军出征,或许是最后一次。

  身为皇子,他手握军权,有人深深不安。

  就让面具覆盖下的铁英骑跟着我再战一回,肃清胡羌之患,为我上渊赢得至少十年之安。

  ……

  末了,纪恕问大将军要了胡羌人画像。

  画像有男有女。

  这下才算是彻底胸有成竹。

  而榆钱儿,被大将军以及铁英骑的豪壮与沉默深深折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