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神医娘亲:拐个相公养萌宝

第七十三章 治水之道

  送走了苏家人,苏九冬终于能喘一口气,能静下心来研究药膳与药浴。而温以恒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夏日暴雨不断,浙江衢州有百姓受灾被困,养好伤的温以恒因公离家多日,和钦差大臣楚律封赶往当地查看情况。

  浙江境内的这场强降雨导致多处村县的小流域瞬间河水猛涨、山洪爆发。

  衢州位于钱塘江上游。连日的暴雨使得上游水位上涨,河岸出现缺口,官府正命人抢险修补。

  衢州境内多个村庄遇险。原本细窄的河道被洪水冲开,河流变宽,河水浑浊水流湍急。奔涌的河水气势汹涌,旋涡卷起巨大的响声,夹着断树残枝滚滚而下。

  当晚洪水淹没了多个桥面,通行受到阻断,无人能通过,是以许多村民逃生无路,只能黯然受死。

  当地县官向温以恒个楚律封汇报,河岸半夜发生决堤情况,当晚有熟睡的村民来不及逃生,被卷入洪流里不知所踪,如今报上来的失踪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十人。

  钦差大臣巡视其间发生如此天灾,随行的浙江当地官员战战兢兢,唯恐朝廷会问责到自己头上,只怕丢了乌纱帽,脑袋也不保。

  温以恒和楚律封来到已经修补好的决堤处察看,路面一片狼藉,有部分塌陷处也岌岌可危。河岸缺口周围的大树基本被连根拔起,可见洪水的冲击力之大。

  温以恒蹲下来粗略量了一下此处的积水深度,约莫有半米左右,再继续往下摸,就是大块石头与河水泥沙了。

  看到如此境况,温以恒在心里估算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想要要重新恢复原貌,只怕需要花费很久时日。

  此次水患实属天灾,楚律封在现阶段没有过多问责州官,只因现在仍是救援时段,官府已全力展开救援与运送物资到各个受灾村县。

  楚律封还需要在衢州处理各项事物,所以让久违归家的温以恒回到岐山县坐镇。

  温以恒第一时间去了钦差行辕简单说了此次受灾情况,再把公务交待下去,才姗姗回到永源药膳馆休息。

  从衢州到岐山县舟车劳顿,温以恒睡得并不好,直到现在回到了后院的休息间才能安睡。他知道有苏九冬在,她肯定会替他归置好其他琐碎的东西。

  温以恒安然睡一个白天,月上枝头时才睡意朦胧的醒来。

  温以恒见桌上点着蜡烛,旁边放着仍冒着丝丝热气的温热饭菜,身上有针扎的微麻,与被人更换过衣服的不适感,估计是苏九冬在他熟睡时替他针灸和擦洗过身子,然后再帮他换了干净的衣物。

  灯火摇曳,苏九冬端了汤药走了进来。

  “你终于醒了。睡得如何?”苏九冬放下汤药,拿沾了温水的毛巾递给温以恒让他擦脸,再巧手为温以恒布菜。

  “有你在的地方,自然睡得好……称得上是近期睡得最安稳的一次了。”温以恒和楚律封在受灾村县到处跑的那段时间,二人都是食不下咽睡不安眠,只因心里牵挂灾情与灾民。如今能安然归家,自然是睡得香沉些。

  “看你和楚大人去了如此之久,现在也只有你回来了,楚大人还留在衢州把关。衢州等地的水患有多严重呢?”

  温以恒快一个月没有回来,苏九冬担心不已,唯恐还会有余灾波及温以恒。如今温以恒安然无恙的回来,苏九冬心里的大石头才终于落地了。

  温以恒吃完了饭食,才向苏九冬详细表述了衢州等地的水患受灾情况。

  水患破坏力强大,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最为严重,一直是人类社会以其所知与技术,仍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

  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苏九冬所听闻的水患,大多是关于黄河决堤、或者台风过境造成水灾的情况。

  古代的一些救治工具不如现代先进,但是对于水患的治理措施大致是相同的。所以对于水患的治理,苏九冬也有自己的见解。

  “这次衢州水患,楚大人打算如何处理后续的情况?”苏九冬直把温以恒当做楚律封的辅助官,所以认为楚律封才是最大的话事人。

  “不外乎是止灾救民,赈灾济粮。”

  水患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受灾地区的农作物与当地百姓的民生资源,随之而来的是百姓生机的困顿。来看书吧

  民以食为天,受灾百姓缺乏足够的粮食,可能会因为饥饿而导致灾民暴动。所以水患后,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赈灾济粮,这个说法过于笼统了。如果要赈灾济粮,还得想清楚是等待京城拨下来的赈恤,还是委托地方官吏负责及时赈给。如何做才能符合救济时效,及时赈民。”

  “好,你提的这点很对,不妨再多说一些。”苏九冬点出两种救济方式带来的不同后果,温以恒大为吃惊。

  孔子有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但苏九冬的一番话让温以恒认为女子不仅不暇,而且还有大智慧。

  水患形成原因有二,一为天灾,二为人为。此次水患是因天候异常,降雨过量导致河川泛滥、山洪爆发。

  苏九冬思及温以恒提到的决堤缺口附近,大树被连根拔起,摧枯拉朽之力度令人震惊。如果人被卷入洪流中只怕凶多吉少,目前上报失踪的三十多人,估计生还的几率已经不大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苏九冬认为定是原本河岸就有松动的缺口,平时河道衙门疏于监管,才遗漏了松动的地方,以至洪水能冲破河堤泛滥成灾。

  “如果平时地方官吏有委任河堤使者与河工认真查验河堤沿岸,及时发现松动的地方进行修补,堤堰修筑,那么这一次的水患也许不会这么严重,死伤竟有数十人。”

  此次水患发生,温以恒代替地方官员直接上述朝廷明述灾情,早已在奏折中陈明,奏启圣上派遣其他朝中大员前来问责。

  “有关河道的部分,届时朝廷会由治河尚书派遣总河大臣前来问遣,到时候就会知道,是不是浙江的河道衙门平时疏于修筑了。”温以恒对此事也是十分关注,如果真的是平时疏于管理,那么衢州的河道衙门只怕要感受圣上的雷霆之怒了。

  “好,那再说会赈灾的部分。浙江与京都分隔还算遥远,如果苦等朝廷赈恤,实为浪费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我认为,还是由你们这些在地方巡视的大臣负责及时赈给。”

  苏九冬在翻阅《礼记》时看到其中有制,先秦时已然有储蓄粮食、以防范灾荒的观念,先秦非常重视积谷防灾。

  赈济灾民,一是为解决灾民饥馑,二是为避免发生民乱,维持社会治安。

  “灾粮赈给善后,牵涉到朝廷的防灾政策,与平时地方官员的防灾措施。太宗时设置义仓及常平仓以备凶年,玄宗时义仓之粮不足赈恤时,则兼以正仓米充之。所以平时官府设置义仓与水利兴建在此时就会派上用场了。”

  说到水患赈灾,苏九冬能如此长篇大论头头是道,全赖于她平日时常翻阅书籍,从书中获取知识。

  “我朝确有效仿太宗设置义仓、常平仓,到时赈灾粮会从地方义仓里出,若还不足够,朝廷也会派人从各地义仓调粮。”

  苏九冬不懂朝事,但是平时看书涉广,更能对水患赈灾侃侃而谈,联系实际情况表达自己的看法,温以恒对苏九冬更加刮目相看。

  “此女确有大智慧。”温以恒在心里默默嘉许苏九冬。

  赈灾济民后,受灾地区粮价也是需要按备调节的部分。

  温以恒辅佐朝政时,提交圣上查阅后早先颁布命令,让地方官员以政府财力买卖粮谷,丰年加价收籴,荒年减价出粜。获此谷粮,作为灾荒之年的赈灾救济和调节粮价的作用。

  所以如今衢州附近因受水患粮价暴涨,温以恒才得以借此调节当地粮价,才不会使得人民乏食、饥馑而引起民乱。

  “灾区粮价因此得以控制,百姓得以维持生计。颁布此条政策的官员目光长远,实为高瞻远瞩之人,朝廷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

  苏九冬由衷的感叹,却不知颁布这条政策的官员现在就这她身边。

  温以恒听苏九冬夸得真诚,喜形于色的大笑出声。苏九冬不知温以恒为何突然大笑,以为是他想出了什么治理计策。

  “我没有想到什么好计策,只是担忧钦差大人的治水手段。他提出的治水的方法还是走老路子,加高河堤,或者扩大堤坝。”

  温以恒重整情绪,收敛了心神,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到治水的话题上。

  苏九冬立马予以否决:“我认为这个方法不可行。加高堤坝和扩大堤坝,仍需要年年修建加固。神话中姒鲧治水用的就是这样的障水法,然而是水面只会越淹越高,一旦再次溃堤,又会造成人员伤亡。”

  “与其用障水法堵住洪水,不如效仿大禹治水,开辟河道将其疏通。既可让洪水迅速分流,地里田间也能有水灌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