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先前的风气

信史的沟与壑 敬与耻

先前的风气 穆涛 1040 2022-11-24 17:30

  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这是一句老话。敬,指内心的端庄正直。西安土话里有“端坐”“端走”“端下”等词汇,这个端的含意就是正直。孟子讲的“四端”,是作为人的基本。“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敬有两方面的指向,敬人和敬己。敬己是敬德,是自尊,自重,自爱,是克敬守敬。敬礼不是举举手,摆个姿势,装装样子,而是循规守矩的总称。敬人,敬业,敬行当,敬天地万物。清朝康熙年间设置了一个中央办公部门的办事机构——敬事房,属内务府。职责范围有:“奉行谕旨及内务府文书,管理宫内事务及礼节,收核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宦官,并巡查各门启闭、火烛关防。”皇帝和后宫的居行,吃喝拉撒,以及正经和不太正经的娱乐,都包括了。当好这个琐碎的差使,皇帝只要求一个字,就是敬。“事上以敬,事下以宽”,是《清史稿》对大太监刘有三做的政治结论。

  老话里关于敬,还有很多说道,“入门主敬,升堂主慎”“宾客主恭,祭祀主敬”“敬事而信”“居敬而行简”。敬是一个人的态度,要有态有度,态是行为状态,度是分寸感。无论对人还是对己,不及和过分都是失敬。

  耻,一边是心,一边是耳。一个人心底偶尔冒出一个不妥的念头,或听到一句想洗耳朵的话,会有点不好意思,这点不好意思,就叫耻。无耻,就是没有这点不好意思。用南怀瑾先生的话说:“真正爱面子这一点心思,培养起来,就是最高的道德。”

  孔孟二老对耻的知见很清澈,“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有一篇好文章,叫《廉耻》,其中有两句了不起的判断:一句是“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另一句是“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士大夫是对官僚的旧称谓,泛指国家机器的所有零件。用今天的话讲,叫各级公务员。有外族入侵的日子,是国耻。没有外族入侵,自己入侵国家纲纪的底线,也是国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