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明第一纨绔

第二百九十九章 谋逆之诗

大明第一纨绔 冷炼笙 6618 2022-11-05 17:31

  

  文贤馆。

  批阅室。

  薛儒看着手中的这份只有最后一道考题作答的考卷,神情僵硬,眼神中满是惊讶。

  “薛掌印,这?”

  那名监考官看着薛儒,迟疑着,欲言又止。

  听到话音,薛儒回过神来,急忙冲着那名监考官使了使眼色,四下看了一眼,似乎生怕旁边的其他人注意。

  紧接着,薛儒又低头重新看了看那道题目下面的作答,眼神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薛掌印,此事事关重大,要不要及时向太子殿下禀告?”

  那名监考官迟疑了一下,压低了声音问道。

  “不必,本官觉得不错,到时候将这份考卷夹在前十名的考卷之间报上去。”

  薛儒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薛掌印,这…这会出大事的啊!”

  那名监考官一听,忍不住脸色大变。

  “不会,有什么事本官担着,与你无关,你只管照做就是了。”

  薛儒看着这名监考官,沉声说道,话音中似乎带着一丝威胁。

  监考官迟疑着低下了头,面露难色,可是又不敢再多说什么。

  “出什么事了?!”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副主考官,国子监主事蔡元吉突然走了进来,看着莫名其妙的二人问道。

  “蔡大人,您来了啊?”

  “没事,没事。”

  听到蔡元吉的声音,薛儒急忙回头,立刻挤出了一丝笑脸,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

  “既然没事,你又为何站在这里,大家都在忙,你这么闲吗?”

  蔡元吉迟疑了一下,疑惑的问道。

  “哦,是这样的,陆大人发现了一名考生的答卷十分有趣,就叫我过来看了一眼。”

  “没别的事下官就去继续批阅考卷去了。”

  薛儒笑着说了一声,拱了拱手,转身自顾自的离开,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认真批阅考卷。

  “拿来我看一看。”

  蔡元吉转过了身,原本打算就此离开,可是紧接着又停下了脚步,转头冲着那名监考官伸手说道。

  听到这句话,正在低头批阅考卷的薛儒脸色忍不住变了变,不过并没有声张。

  而那名正在进退两难的监考官听到蔡元吉的话,迫不及待的将刚才那份考卷递给了蔡元吉。

  “九安候的?!”

  蔡元吉接到手中一看,一眼便看到了胡非的署名,忍不住脱口而出。

  “正是。”

  那名监考官点了点头,答了一句,偷瞄了一眼蔡元吉的神情。

  蔡元吉怀着一丝疑惑,翻看了一下胡非的考卷,然后便看到了胡非对于最后一题的解答,紧接着整个人脸色大变。

  “他怎么什么都敢写?!”

  蔡元吉瞪大了双眼,忍不住脱口而出。

  或许是因为声音过大,引来了周围其他正在批阅考卷的监考官注意。

  蔡元吉意识到了这一点,没有再说什么,收好了考卷,转身向外急匆匆离开。

  这时,薛儒缓缓的抬起了头,看着匆忙离开的蔡元吉,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神色。

  蔡元吉离开批阅室之后,径直离开了文贤馆,直奔皇宫而去。

  …

  东宫。

  大殿之中。

  朱标坐在坐榻之上,正在翻阅着第二场考试之中成绩排名前十名的考卷。

  然而他的脸色却并不好看,只因这十份考卷之中并没有胡非的答卷。

  正在这时,肖琦快步走进了大殿之中。

  “启禀太子殿下,蔡大人在外求见。”

  肖琦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嗯?他这时候不是应该在文贤馆批阅考卷吗?”

  “难道,又和胡非有关?!”

  朱标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问道。

  前面两场,蔡元吉都是这样匆忙觐见的。

  可是他今日特地去看过,胡非并没有继续睡觉,而且答题很认真。

  “还不清楚,不过看蔡大人的样子,貌似很急。”

  肖琦摇了摇头,缓缓答道。

  “快让他进来!”

  朱标皱了皱眉,急忙大声说道。

  肖琦答应了一声,缓缓退下。

  很快,蔡元吉就在肖琦的陪同之下快步走进了大殿。

  “微臣蔡元吉,见过太子殿下。”

  蔡元吉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

  “免礼免礼!”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朱标焦急的摆了摆手,迫不及待的问道。

  “太子殿下已经知道了?”

  蔡元吉愣了一下,惊讶的问道。

  看到蔡元吉的反应,朱标忍不住心里一紧。

  果然!

  “是否跟胡非有关?!”

  紧接着,朱标再次问道。

  “殿下圣明,您还是自己看吧。”

  蔡元吉皱了皱眉,缓缓从怀中拿出了那份胡非的考卷,双手奉上,恭敬的说道。

  肖琦上前一步,接过考卷,缓缓来到了朱标面前。

  “这是九安候的考卷,只答了最后一题,请太子殿下亲自过目。”

  蔡元吉恭敬的站在原地,缓缓说道。

  朱标茫然的接过了考卷,看着全是空白之处后,忍不住露出了一丝不满。

  但是蔡元吉的话让他意识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于是在确认是胡非的署名之后,直接翻到了最后。

  只见在最后一道考验治国之策的题目下方,胡非写下了几行字:

  说了未必懂,懂了未必做,何必浪费唇舌?

  要紧的还不是这行字,而是在这行字下面的那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朱标看着那首诗,忍不住读了出来,紧接着脸色大变,眉头瞬间皱起。

  “胡闹!”

  转瞬之后,朱标忍不住拍案而起,满脸怒容。

  “太子殿下息怒!”

  看到这一幕,蔡元吉和肖琦神情大变,急忙跪在了地上,异口同声的说道。

  “他为什么总是喜欢出风头!?”

  “为什么总是令本宫胆战心惊!?”

  朱标气得差点撕了那份考卷,可是刚要发力却停了下来,焦急的开始踱起了步子。

  “殿下息怒,或许九安侯只是为了一展诗才,并未有其他深意。”

  蔡元吉跪在地上,迟疑了一下,恭敬地说道。

  “你不用袒护他!”

  “诗中之意本宫看得比你明白,他这不只是暗指我大明朝局毫无生气,甚至指出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明王朝焕发勃勃生机,这乃是谋逆之言!”

  “是大不敬,是以下犯上!”

  朱标摆了摆手,义愤填膺的说道。

  听了朱标的话,蔡元吉立刻低下头,不敢再搭话。

  说实话,当他第一眼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也读出了跟太子殿下一样的意思。

  “见过这份考卷的人,还有谁?!”

  紧接着,朱标看着蔡元吉,大声问道。

  “除微臣之外,还有薛儒,以及陆离。”

  蔡元吉想了一下,急忙答道。

  “你立刻回去,告诉他们两个,这件事绝对不可以泄露,否则本宫决不轻饶!”

  “另外,立刻准备一份新的考卷,让胡非重新作答!”

  “肖琦,你也一同前去,带上考卷之后,立刻找到胡非,让他重新作答一份,然后交回蔡主事手中!”

  朱标沉着脸,看着蔡元吉和肖琦,厉声喝道。

  “是!”

  蔡元吉和肖琦急忙同时答应了一声,恭敬地行了一礼之后迅速出宫而去。

  目送二人离开之后,朱标皱着眉头看向了桌案上的那份考卷,无奈的摇头叹息。

  “诗是好诗,可是你为何总是这么不计后果!?”

  看着那首诗,朱标忍不住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相信胡非并无谋逆之心,以胡非的才智,如果真有谋逆之意,不会傻到将这首诗写在春闱考卷之中。

  他更愿意相信那是胡非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来告诫父皇,想要让大明王朝经久不衰,只有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般的改变才能做到。

  可是胡非没这么想,不代表旁人不会胡乱臆测,如果这份考卷出现在父皇的眼前,恐怕胡非就完了,不止如此,很可能整个胡家都要受到牵连,到时候京师必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