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嚣张弃妃:别惹废材三小姐

章节目录 第704章

  只冲着这一点,便足以显示叶氏对槿萱的看重了。

  ……

  许徵新得了女儿,既怜惜又疼爱,恨不得天天告假待在家里,陪伴妻子女儿。可惜事与愿违。朝堂风起云涌,只要身在其中,不免会被牵扯,有些事想避也避不过去。

  朝廷求才若渴,皇上今年特意开了恩科进行会试。这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好事,让所有有资格参加恩科会试的举子欣喜若狂。

  没想到,这次恩科闹出了轩然大波。

  十几个会考落第的举子一起联名上了奏折,揭露会考几位考官暗中高价泄露考题。这份奏折上一一列举出了高价买考题中了进士的举子,竟占了新科进士的三分之一。

  这场令人震惊的科场舞弊案,令文武百官哗然。皇上更是怒不可遏,立刻令刑部将奏折上牵扯的所有人都抓捕下狱,严刑拷问!

  大燕立朝以来,还从未发生过这样大规模的科考舞弊。刑部的天牢里也从未关押过这么多新科进士,更不用说,其中还有几个翰林学士。

  素来有清名的翰林院,一时间也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许徵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职位,不过,毕竟是翰林院的人。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不敢有半点怠慢,每天老老实实的点卯当值。

  有关科场舞弊案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翰林院众人都在关注此事,每天都有消息灵通的人传出各种“确切”的消息。

  “听说没有,刑部用了重刑,那些新科进士们根本扛不住,早已经招认了。”

  “确实是科场舞弊。一份考题卖价五千两。普通的举子根本负担不起,那些买了考题的。大多是家中富裕之辈。”

  “五千两?卖出三十多份,岂不就是十几万两银子!”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的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时下一户中等人家的家资也不过千两银子。十几万两银子,绝对是一笔令人心动的巨款。几个考官平分了这十几万两银子,每人也有三四万两。

  财帛动人心。面对这样的诱惑,也怪不得身为考官的几个翰林学士会怦然心动铤而走险了。

  这样的消息,许徵自然也听说了。他不由得暗暗庆幸,原本会试主考官定的是岳父曹大人。曹大人身子不适。便上奏折辞去了这份差事。皇上这才另外指定了主考官。否则。闹出了这么大的事,主考官根本难辞其咎,至少也是失察的罪名。

  岳父没被牵连是好事。可惜的是有一个考官是曹大人的亲传弟子。曹大人得知此事之后,气的当场就晕厥了过去,之后更是一病不起。

  曹萦还没出月子,不能回府探望。

  许徵身为学生和女婿的双重身份。自然义不容辞,每天奔波去曹家安慰曹大人:“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懊恼生气也无济于事。万幸岳父当日辞了主考官的差事,不然,被牵连入狱的也有岳父了。现在岳父也不必过于忧心,皇上再愤怒。也不至于牵连到岳父的身上。”

  曹大人躺在床上,额上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显得疲惫苍老:“你真以为此事有这么简单吗?”

  许徵一愣。下意识地问道:“莫非此事还有内情?”

  曹大人叹了口气:“有什么内情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猜这件事不会这么容易结束。等着看吧。很快就会知道了。”

  许徵半信半疑。

  却不料,曹大人一语成谶!

  半个月后,一位考官禁不住严刑拷问,招认出了幕后主谋,竟是楚王!

  据说,这几位考官都被楚王暗中收买,泄密考题也是楚王暗中授意所为。那些举子通过舞弊才考中了进士,留下了把柄在楚王手中。将来各自进了六部做官,很自然的就会成为楚王党羽。

  楚王处心积虑地做出此事,其狼子野心不言而喻。

  刑部尚书拿到这份供词的时候,脸色都变了。片刻不敢停留,立刻进宫求见皇上,战战兢兢地奉上供词后,便垂着头不吭声了。

  不出所料,头顶处很快传来皇上阴沉愤怒的声音:“这份供词可是真的?确定是楚王所为?”

  刑部尚书不敢抬头看皇上的脸色,迅速答道:“启禀皇上,这份供词是刑部两位郎中亲自审问得来的。一开始只有一个考官松了口,后来几个人都招认了。上面有他们的画押,皇上一看便知。”

  皇上紧紧地攥着那份供词,脸色难看至极,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人,立刻宣楚王进宫!”

  ……

  楚王在宫中和刑部都有眼线。刑部尚书进宫的那一刻,他就收到了刑部天牢里的最新“进展”。气的脸都青了!

  利用会考邀买人心培养心腹安插人手,确实是他暗中安排好的。可他自信做的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那十几个落第的举子联名上奏折,让他的一番心血付诸流水。现在,这份供词,更是陷他于水火!

  是谁有这个能力暗中查清真相,还利用落第的举子坑了他一回?

  楚王的脑海中迅速的闪过一个人影,清秀文弱的脸孔顿时阴沉扭曲了起来。

  魏王!一定是魏王!

  这个隐忍了多年的二哥,心机手腕竟如此厉害。他一定要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不,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撇清罪责,免得父皇愤怒怪罪……

  书房的门忽的被敲响了!

  楚王正在气头上,心烦意乱,怒嚷道:“谁?”

  门外的人被吓了一跳:“殿下是我。快到午时了,我特意过来,是想请殿下一起用午膳。”

  是叶秋云!

  楚王和叶秋云是嫡亲的表兄妹,也算得上青梅竹马。叶秋云嫁到楚王府之后,两人感情不算热烈,却也和睦。

  楚王此时哪有哄人的心思,不耐地说道:“你一个人吃吧!”

  叶秋云被楚王恶劣的语气吓了一跳,又有些不甘心,放柔了声音说道:“殿下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不快的事情?不如和我说一说,虽然我帮不上什么忙,不过,说出来心情总会好一些……”

  回应她的,只有冷冷的一个字:“滚!”

  叶秋云委屈极了,红着眼眶退下了。

  ……

  此事闹到这样的地步,已经绝不可能瞒得住了。

  他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宫见父皇。想完全撇清是不可能了,找个身边的幕僚做替死鬼,然后声泪俱佳的哭诉自己根本不知情,都是属下自作主张。父皇听了一定会心软。

  父皇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再也承受不起这样的痛苦了!再者,他是储君的最佳人选。父皇一定会选择信任他。

  楚王打定主意之后,立刻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当宣口谕的太监到楚王府的时候,楚王故作疑惑地问道:“父皇为何这么急着召本王进宫?”

  那太监哪里敢明言,含糊其词地应道:“奴才奉皇上之命请殿下进宫,其余的事情奴才一概不知。还请殿下体谅。”

  楚王心中冷哼一声,脸上却露出温和的笑容:“罢了,你既是不知道,本王也不为难你了。这就随你进宫。”

  楚王府离皇宫很近,只两柱香的功夫,楚王便进了崇政殿。

  刑部尚书依旧在崇政里跪着。

  楚王故作讶然地看了刑部尚书一眼,然后才躬身请安:“儿臣见过父皇。不知父皇这么急着召儿臣进宫,是为了何事?”

  皇上铁青着脸,将那份供词扔到了楚王面前:“你自己做的好事,难道心里还不清楚吗?现在他们几个已经都招认了,朕倒想看看,你还如何抵赖!”

  楚王故作茫然地拿起供词,看了几眼,顿时面色大变,扑通一声跪下了:“儿臣对此事半点不知,一定是有人暗中陷害儿臣,还请父皇明察,还儿臣一个清白!”

  清白?

  皇上看着楚王满是震惊的无辜脸孔,心中的怒火稍减,沉声道:“你真的完全不知情?”

  楚王确实把握住了皇上那份微妙的心思。

  一方面,证词确凿,楚王是此案的幕后主谋。身为一朝天子,绝不能坐视不理。另一方面,身为一个父亲,岂肯疑心自己的儿子?

  当楚王哭诉自己半点都不知情时,皇上果然开始动摇了。

  楚王见皇上神色有了松动,深深地一跪到底,红着眼眶说道:“儿臣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父皇将儿臣关入天牢,然后彻查此事。将那个在暗中陷儿臣于不仁不义的人找出来。”

  皇上脸上犹有残存的怒气,语气却和缓了不少:“事情尚未有定论,你身子又弱,进天牢就暂且不必了。不过,你也需得避嫌。从今日起,你就留在延福宫里。事情尚未查清之前,不得出延福宫半步。”

  楚王叩首谢恩,然后退下了。

  刑部尚书站在一旁,至始至终一言未发。

  事情是明摆着的,楚王肯定是幕后主谋。什么不知内情,一听就知道是胡扯。不过,皇上肯相信这样的说辞。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

  皇上看向刑部尚书,沉声吩咐道:“你立刻命人去楚王府一趟,将楚王身边所有的幕僚下属都带进天牢,将事情问清楚。”

  刑部尚书恭敬地应下了。心里暗暗叹口气。

  看来,皇上是打算包庇楚王到底了……

  楚王想找个替死鬼还不容易吗?只要有人肯顶罪,楚王就能以“毫不知情”为由安然脱身。这等心术不正手段阴险的皇子,将来若是真的做了大燕朝的储君,岂是百姓之福?

  ……

  延福宫里。

  叶皇后也收到了风声,正在为楚王焦虑担忧之际。忽然见楚王来了延福宫,不由得一阵错愕,急急地问道:“阿昀,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起科场舞弊的案子,真的是你暗中指使人做的吗?”

  楚王没有隐瞒,点了点头:“是,确实是我暗中命人做的。”

  叶皇后脸色一白。气急败坏地骂道:“你真是糊涂!怎么敢做出这等胆大妄为的事情来!你想邀买人心。用什么法子不行,非要铤而走险,使出这等招数来!”

  更可气的是。也不做的隐蔽些,还被捅到了皇上面前。

  事情一旦传开,楚王的颜面荡然无存不说,皇上也会重重处罚楚王。虽无性命之忧。却又离储君之位更远了一步。

  楚王拧紧了眉头,语气中也满是恼火:“我之前仔细筹划过才动的手。除了我的心腹幕僚之外。根本无人知晓。谁能想到竟被人揭露了出来。那十几个落第的举子,肯定是受人指使告的御状!”

  事已至此,埋怨再多也没用了。还是想想怎么解决此事才是正经。

  叶皇后压抑下心里的怒气,思忖片刻说道:“依你看来。会是何人在暗中给你使绊子!”

  楚王冷哼一声,脸孔有些扭曲:“肯定是魏王!有这个能耐暗中捅我一刀的,除了他还能有谁!”

  叶皇后深以为然。眼中寒光连连闪动:“以前我倒是小瞧了他,从未把他放在心上。没想到他如此有城府有手段!如今成了你的心腹大敌。”

  楚王冷笑连连:“他想借机扳倒我。这才是痴心妄想。母后不用忧心,我自有对策。”

  叶皇后依然忧心忡忡:“听闻那几个考官扛不住严刑拷问,已经写了供词招认你是主谋了。现在那份证词就在你父皇手里,你能有什么法子逃脱罪责。”

  “找个人顶罪就是了。”楚王轻描淡写地说道:“母后不用担心,我进宫之前已经做好了安排。”

  语气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

  叶皇后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找人顶罪确实个好法子。不过,你总会受些牵连。”

  朝野声望是一定会受影响了。

  名声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看似虚无缥缈,可对皇子们来说,却又是最要紧的东西。当日秦王能成为太子的心腹大患,就是因为贤名卓著。

  如果楚王落下个“心思狡诈野心勃勃”的名声,对储君之争绝不是什么好事……

  对这一点,楚王也是心知肚明,淡淡说道:“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先度过这一关再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