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南宋不咳嗽

017章 药不能停!

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2139 2022-05-01 20:56

  “不过我有点担心,这么多火枪被蒙古人拿到,会不会很快就被仿制出来,哪怕没有我们制造的好,如果数量足够多,也会大大消弱我们的优势。”文南确实考虑得很全面,不光看到了战场上、国家间的问题,还想到了技术层面。虽然他不是个技术人员,连懂都谈不上。

  “大可不必,火枪不像火炮,只要找到合适的金属配方和火药配方,就能做出来。它对工业基础的要求更高、更精细,就算是大宋朝廷想仿制火枪也很难,勉强搞出来了,过低成品率也会让他们承受不了高昂的制造价格。至于说被缴获的那些枪支会不会被蒙古军队利用起来,我觉得他们可以这样想,也可以试试,但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还是那句话,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他们连合格的铅弹与发射药都造不好、更没有用于更换的簧片,那些火枪很快就会变成废物的,还不如拎着一支短矛管用。”

  对于文南的担忧,洪涛觉得是多余的。文南不了解火枪的优劣,但是自己很明白。成建制的火枪兵,非常依赖后勤补给和阵型,这也是为什么火枪兵不能过于突前和追击敌人的原因。没有足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严格的训练,拿着火枪战斗力反而会下降。

  至于说蒙古帝国能不能仿制出这种燧发前装滑膛枪,答案是肯定的。这玩意并不是太高端的技术,只是古人没有这种成熟的思路,现在亲眼见到了火枪兵的犀利,又获得了火枪的样品,只要想仿造,一点都不难。但是造出来并不意味着可以形成战斗力,靠手工打造枪管,速度太慢了、成品率太低了,于是成本就被人为抬高了,高到一个难以承受的程度。

  这样弄出来的火枪兵,不仅提高不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还会拖后腿,极大浪费他们有限的资源。在失去了掠夺这个主要财政来源之后,蒙古帝国没有资本再和南宋来一次装备竞赛,不管火枪如何好用,他们也得放弃。

  就像民国时期的军阀们一样,很多枪炮国内也能仿制,但是枪管、炮管必须进口,再加上工艺不够精细,还得大批量从国外进口成品,能自己修理修理,就算很会过日子、很有战略眼光的军阀了。据其原因,只有一个,基础工业、化工不给力。在这种情况下,给你先进的武器,不是帮你,而是害你。

  当然了,缴获了这么多火枪,也不是一点用没有。这些火枪可以让蒙古军队更熟悉它的具体性能,从而为以后的战斗提供足够的参照。很快蒙古军队就会找出对付火枪兵的办法,火枪兵也就不再是一种可以出奇制胜的武器了,战争也就会更难打。

  其实更该担心的是那十几门改装成陆战炮的甲板炮,只要蒙古军队塞上火药就能打响。由于发射药的质量问题,原来还有几千新军训练好了但没有武器装备,正好,把火枪和火炮都给他们,连训练新兵都省了,搞几次实弹演习就能拉上去了。”

  “另外加派二十名军官负责帮他们指挥新军作战,再提供几百匹驮马,我估计经过这么一次大败,大宋朝廷里那些人得消停一段时间,不会再插手新军的指挥,现在新军是个烫手山芋,他们都等着看郑清之的笑话呢。不能让郑清之一派受到的打击太大,和其他人比起来,这些主战派的底线还稍微高那么一点点,留着他们在大宋朝廷里对帝国有好处。”

  “这次新军虽然败了,但我觉得他们虽败犹荣,至少没有全军投降,在被全军包围的情况下,还坚持了十多天,非常难得。这件事儿必须要大力宣传,不是在帝国宣传,而是去大宋宣传。要让每个宋人都知道,前线的军人并不是白吃饭的,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没有当逃兵,他们是国家的英雄,理应受到尊敬。失败不是他们的责任,也不是火枪无能,而是朝廷里有人瞎指挥。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人民有权利知道原因是什么。”

  “这次不用顾忌大宋朝廷的脸面,监察部和宣传部可以发动手中控制的一切资源造声势。就算因此有损失也没关系,这两个部门就是做这个用的,损失了我们再重建,我倒想看看大宋朝廷这次又该罢免谁了。对了,孟珙一定要保住,战败不是他的责任,换一个人指挥还不如他呢。”洪涛准备要对大宋下手了,前几年的海商罢市证明自己对大宋的影响确实有,而且是根本性的,这次他要再检验检验这些年对大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仅停留在海商这一个阶层里。

  未完待续。

  ...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