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14章 朝鲜平定

  

  当朱慈炯带着斥候骑兵回到彰义门外时,夏完淳已经初步打扫完了战场,被建奴遗弃的战马全部归拢,负伤的将士也已经得到救治。

  阵亡的将士则被整整齐齐的摆到了一起。

  汉城一战,明军算是真正的打出了威风。

  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惨重,真是尸相枕籍。

  “禀定王。”夏完淳上前神情沉重的报告道,“此战共伤亡一千九百余人,其中九百余人阵亡,另有一百余人重伤垂危,估计撑不过今晚。”

  朱慈炯闻言便长叹了一声,这个伤亡属实有些惨。

  其实建奴的伤亡也差不多,真正毙命的也不足千人。

  剩下两千多人都只是负伤,有些建奴的伤势并不重,相当于是被活捉了。

  然而由于最终是明军获胜,而且明军也是死伤惨重,所以等待这些建奴伤兵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都被集中起来砍头。

  两千多个建奴都被砍了头,鼠尾则被割下收集起来。

  汉城因为离南京实在太远,把人头带回去早就腐烂,所以朱慈炯就决定割下建奴的鼠尾充当首级,顶多就是解释几句,料想内务府也不会不认。

  “阵亡的将士要分开火化,再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去。”

  “重伤的将士要尽量抢救,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救。”

  “是。”夏完淳肃然应诺道,“臣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

  正说话间,李过来禀报说:“定王,我父王携朝中百官来向你请罪来了。”

  朱慈炯回头看,果然看到原本紧闭的彰义门已经打开,随即朝鲜王的仪仗就从彰义门中开了出来,红罗伞下是一乘肩舆。

  肩舆上坐着的肯定就是朝鲜国王李倧。

  在肩舆后面跟着一大群官员,将近有上百人。

  朱慈炯便示意夏完淳搬过来一只马鞍,然后端正坐好。

  朱慈炯由于受到崇祯的影响,也是十分讨厌繁文褥节,但此刻另当别论。

  因为此刻他朱慈炯代表的并非他自己,而是代表大明,大明的国格不允许他随意,而是必须摆出大国威严,朝鲜毕竟是犯了错的。

  夏完淳见状便也率领未受伤的将士肃立在朱慈炯身后。

  李倧乘坐的肩舆逐渐的接近,将近五十步时,李倧便看到了坐在马鞍上的朱慈炯,当即示意内侍放下肩舆。

  李倧挣扎着从肩舆上站起身。

  然而才往前迈了一步,便险些摔地上。

  此间可以看出,李倧的身体状况是真的很差。

  最后李倧只能够由两个内侍搀扶着来到朱慈炯的跟前。

  朱慈炯端坐在马鞍上没有动,只是面无表情盯着李倧。

  李倧便颤巍巍的跪倒在地上,喘息着请罪道:“罪臣朝鲜王李倧,携国中臣工叩见大明定王殿下,并恭请大明皇帝陛下金安。”

  李倧身后的文武百官也跟着跪倒一片。

  在朝鲜的文武百官中,有不少仍心向大明的,但是畏惧建奴兵锋的大臣更多,但是刚才在彰义门城头看过明军与清军之间的厮杀,这些大臣就纷纷转变立场,转而支持脱离建奴的控制,重归大明属国之列。

  在这些文官武将看来,当大明属国显然更好。

  毕竟之前他们已经当了近三百年的大明属国,大明一直都没有苛待朝鲜君臣,每次派使节去朝贡,大明皇帝给的赏赐比他们的贡品更多,壬辰倭乱的时候还出兵帮朝鲜,所以当大明的藩属国真是有赚不赔。

  反之,满清就有些需索无度。

  不光是要朝鲜每年缴纳钱粮,甚至还要调兵。

  所以,当大明藩属显然要比当满清藩属更好。

  只不过这次,朝鲜君臣却打错了主意,大错特错。

  朱慈炯向着南京方向遥遥的一揖应道:“圣躬安。”

  李倧又向朱慈炯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跪坐起身。

  朱慈炯这才黑着脸沉声喝道:“有上谕,朝鲜王李倧,你可知罪?”

  李倧和身后的文武百官赶紧又跪伏于地,惶然回应道:“李倧知罪,罪臣不该屈服于建奴淫威之下,做出有辱大明尊严、有失朝鲜国格的愚蠢行径,惟望大明皇帝陛下看在我朝鲜国凡两百七十余年,始终侍奉大明以宗主国、从不敢有丝毫逾矩之份上,宽宥我朝鲜君臣一时糊涂所犯之错误,则我朝鲜君臣感激不尽。”

  朱慈炯冷然道:“与建奴所签之盟书何在?”

  李倧招了招手,便有一个内侍将盟书呈上。

  朱慈炯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建奴与朝鲜之间签订的盟书,分别以汉、满以及朝鲜文书写一遍,并且盖有黄台吉的宝玺以及李倧的印信。

  朱慈炯看完盟书之后,又将之归还给李倧。

  李倧当即命领议政金瑬点火,将盟书焚烧掉。

  烧掉盟书之后,李倧又命内侍取来一袭貂裘。

  “此裘乃建奴伪帝黄台吉所赐,今一并焚之。”

  李倧说完又命内侍点了一把火,将貂裘也给烧掉。

  再接下来,就是重新签订盟书,但是朱慈炯没有带崇祯的皇帝宝玺,所以这份盟书得先带回南京盖上崇祯的宝玺,然后再专门派人送回朝鲜。

  到了这里,朝鲜也就脱离建奴,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再接下来,就是确定世子人选,这个其实已经没有悬念,李现在已经成为李倧唯一在世的成年儿子。

  朱慈炯道:“朝鲜王,有个事孤得跟你说声抱歉。”

  听到这话,李倧和金瑬等朝鲜大臣顷刻脸色煞白,还道朱慈炯要提出什么过分要求,譬如说要朝鲜进献数千甚至数成处女。

  建奴伪帝黄台吉就曾干过这事。

  朝鲜不给,他们就直接动手抢。

  谁让他们朝鲜的女子艳名在外呢。

  “是这样,凤林大君李淏已然殁于方才的乱战中。”

  朱慈炯目光转向李,心说孤不会白替你擦屁股,将来总得百倍讨回,只希望等将来付出代价的时候,不要埋怨。

  李倧闻言,脸色顷刻间变成白纸。

  也是可怜,原本就已经纵欲过度,已经油尽灯枯,结果又接连失去了长子以及次子,这样的精神打击,没几个老人能撑得住。

  ……

  当天晚上,李倧回到景福宫之后就一病不起。

  因为病重,李倧甚至都没有参加当天晚上的庆功晚筵,而只是让李代表他给朱慈炯敬了杯酒,向朱慈炯和大明表示了感谢。

  领议政金瑬和左议政具仁垕等朝鲜官员都出席了晚筵。

  朝鲜的上流社会都崇尚儒家文化,常常以小中华自居,也都以习汉字、说大明官话作为身份地位象征,所以都能与朱慈炯无障碍的交流。

  朱慈炯端着酒樽走到金瑬的席前,笑着招呼:“金大人。”

  “不敢当。”金瑬慌忙跪坐起身,谦卑的说,“定王直呼臣姓名即可。”

  朱慈炯笑了笑,又说道:“傍晚进城的时候,孤看汉城的街上颇萧条,城中百姓似也过得颇为困苦,这是怎么回事?朝鲜不是历来富庶?”

  金瑬便叹息道:“定王,那是以前的老黄历了。”

  左议政具仁垕也凑过来,叹息道:“近几十年,我们朝鲜是迭遭壬辰倭乱、丁卯胡乱以及丙子胡乱,再还有李适等逆贼作乱,国中百姓尽颠沛流离,王畿也是不例外,是以定王进城时之才会看到那等破败萧条之气象。”

  朱慈炯又问道:“孤听闻朝鲜岁入只十余万石?”

  “谁说不是呢。”金瑬和具仁垕不约而同的向朱慈炯倒起苦水。

  “十余万石还得是年景好的时候,若遇到灾年,十万石都没有,京中官员时常只能领取三成甚至两成俸禄,八九品小臣甚至有饿死街头者。”

  “这么悲惨啊?”朱慈炯终于亮出了此行的底牌。

  “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帮你们朝鲜君臣度过难关。”

  “是这样,眼下我大明百业兴盛,工匠的需求量极大。”

  “你们若可以征集朝鲜铁匠前往南京做工,大明可以给予每人每年十元、也就是十两足色银的工食银,如果不想要银子,也可以折米。”

  听到这话,金瑬和具仁垕的眼睛顿时亮起来。

  一个铁匠每年十两,一万个铁匠岂不是十万两?

  南京的米价记得是每石一两,十万两就是十万石。

  这对于当下的朝鲜来说可是一笔巨额的国库收入。

  有了这笔国库收入,至少官员的俸禄就不用再拖欠。

  当下金瑬和具仁垕对视一眼,又问朱慈炯:“定王,不知大明需要多少铁匠?”

  “多多益善。”朱慈炯笑道,“孤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大明百业兴盛,对于各种工匠的需求量都非常大,一千个不嫌少,十万个孤亦不会嫌多。”

  金瑬大喜道:“我朝鲜八道之铁匠少说也有两万人!”

  具仁垕也道:“定王,除了铁匠,其他的匠人需要否?”

  “需要,只要是匠人大明就需要。”朱慈炯道,“铁匠、木匠、石匠、泥瓦匠甚至杀猪匠,只要是匠人,我们大明就都需要,给的工食银也是一样。”

  说到这一顿,又说道:“当然了,得是技能熟练的工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